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方式
礼记中孔子曾说过,人其国,其教可知,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可见正是书籍记录了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与道德品质,正是阅读陶冶出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即便是在几千年以后的今天,阅读仍然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在今天,阅读的方式正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

从以龟甲,竹简为代表的原始媒体,到携带方便造价低廉的纸质媒体,再到信息技术下,视、听、触多种感觉融为一体的新型媒体,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纸质与电子并存的时代”。

提到新媒体,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便捷,没错。

相对于传统纯文本的形式,新媒体可以快速提供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在内的多样的阅读内容。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阅读的效率和检索功能,在新媒介提供的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大学生可以借助更加广泛的阅读获得自我认同,并不断丰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但是新型阅读虽然带领我们进入更广阔的信息空间,却造成了看完就马上扔到一边,从此不再理会的快餐阅读现象。

这就违背了读书本身应有的内涵。

一本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其中的精妙之处。

只有这样才能将书中的智慧与自身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这样看来似乎两种阅读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劣之处,那么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式呢,
我认为,我们可以以传统阅读为主以新媒体阅读为辅,结合自身的实际将二者有机的结合。

比如,对一些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思考的材料最好应进行纸质文本的阅读;对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最新信息的,应该选择网络阅读;在阅读纸质文本时,要善于“纵向深入”,在网络阅读时则要注“横向比较”,如果能够把传统阅读中细致深的入信息分析和与网络阅读中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一定会趋利避害,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

老师们,同学们当代社会,处于信息膨胀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的是“自由穿梭”,从新媒体阅读中开阔自己的眼界。

张扬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从传统阅读中沉淀智慧,获取知识,领悟美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们在阅读当中学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真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相信前方我们将收获的是一个更加美好的青春和更加广阔的未来。

11级人资一班都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