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不合格药品处理情况分析报告
一、不合格药品来源统计
主要是在验收发现和售后退回产生。
具体,下表:
注:2013年我公司共产生不合格药品594批次。
其中验收环节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已当场处理,未进入正常库中。
二、不合格原因统计
三、不合格药品产生原因分析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包装破损、污染、过期、为不合格药品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中破损、破碎所占比例最大,产生不合格药品的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易碎药品在来货运输过程中,特别是物流快递的野蛮装卸,造成药品破
损、破碎,这种情况在验收环节发现了大部分批次,保障了验收入
库商品安全。
2、在入库过程中的装卸也会造成一部分不合格,在养护、发货过程中发现
的部分源于此类。
3、在发货过程中的拆零拼箱不合理,造成部分药品挤压、破损也会给其他批次的药品造成污染。
4、库存药品送货途中及装卸过程中也有不慎打碎药品的现象。
5、过期药品主要是库存不合理、滞销、或客户在药品近效期时退回后未及时处理造成。
6、药品本身质量问题由顾客投诉、养护、药监部门抽检发现等。
7、2013年,仓库进行改造,改进了空调系统和温湿度监控系统,全库区的存储条件都达到阴凉库标准,电脑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超标的温湿度,及时采取温控措施,保证了库存药品的质量稳定,因此本年度未发生因仓储条件或保管不善造成药品变质的情况。
四、不合格药品的处理
1、对这些不合格药品,日常处理严格按照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及时停售,移库,并作好相关记录备案。
2、不合格药品中一部分在质量管理部的监督之下退回供应商,由供应商来承担部分损失,不能处理的一部分由公司统一存放预做销毁处理。
五、预防措施
1、此次统计中药品包装破损(破碎、污染)情况最严重。
因加强拆零药品拼箱合格率的检查,严格执行拼箱制度,做好减震,防摔,固液分开运输管理,运输途中控制车速,防止碰撞、挤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对验收工作的管理,严格把好药品入库的质量关,将最大的不合格风险截流在入库前。
3、药品过期问题还是存在,公司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促销和退货工作,在源头上加强采购工作管理,优化库存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继续加强养护工作、改进养护方法,加大对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
作,提高识别假劣药品的水平,把好在库养护关。
5、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查,及时淘汰一些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差,资质不健全的供应商,为公司创造一个优良的供货环境。
华润昆山医药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部
2013年1月18日
抄报:经理室
抄送:市场运营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物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