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课件——内分泌系统
制破骨细胞对骨钙的溶解,降低血钙。
092
4、甲状旁腺
较小,呈圆或椭圆形, 位于甲状腺附近或埋
于甲状腺实质内。
22
作用: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
正常水平。 摘除甲状旁腺:引起低钙血症,出现 肢体抽搐; 功能亢进: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 折。
23
5、松果体
在前丘上方。 产生肽类激素,抑制性腺活动。
胞生长。刺激糖皮质激素释放 4. 促甲状腺素(TSH):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
泌,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 5.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和
分泌 6. 促卵泡素(FSH):促进卵泡发育。促进雌激素产
生。 7. 促黄体素(LH):促进排卵;促进黄体生成,产
生孕激素和雌激素。 7
4、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心房壁内的一些细胞可分泌心房肽, 消化道内有细胞可分泌消化道激素。
2
二.特点
1.无排出导管,但有丰富的毛细血 管或血窦;
2.分泌物直接进入血管周围的组织 间隙,经血液或淋巴流向全身;
3.细胞排列为囊状、团状或泡状; 4.分泌物统称为激素,其量小,作用大、 缓慢而持久,但无种间特异性。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2) 胰高血糖素作用
与胰岛素相反,是动员机体能源物质分解的激
素。 •加速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促使血糖升高; •促进脂肪分解。 •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等。
7、性腺
一、性腺的结构和分泌特点 性腺:分泌性激素,非性腺:分泌性激素。 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松弛
激素四大类。
雄性体内分泌少量雌激素 雌性体内分泌少量雄激素
3)孕激素
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降低子宫兴奋性;
增加宫颈粘液粘稠,阻止其它精子进入;
③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
对下丘脑及腺垂体有反馈性作用。
4)松驰素
为分娩准备,宫颈扩张、变软,使耻骨联合和 其它骨盆关节松驰和分离。
激素: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 (Hormone),通
过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直接进入血液或淋 巴,随血液循环传递到全身相应的靶器官 (靶细胞)。
激素的分类 (按化学组成)
(1)多肽类激素:如脑垂体、胰岛、甲状腺、 甲状旁腺、肾上腺髓质等。易被消化道酶类 分解,不易口服,必须注射使用。 (2)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可口服
许多腺泡。
滤泡上皮细胞: ---甲状腺激素。 滤泡旁细胞(又 称C细胞) :分 泌降钙素。
功能
甲状腺激素 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生长与成熟。 2)提高组织耗氧量,增加产热量。 3)升高血糖。 4)促进蛋白质合成。
但甲状腺激素大幅升高时,蛋白质大量分解, 从 而变得消瘦。
5)促进脂肪的分解。 降钙素:增强成骨作用,促进骨骼钙化,抑
11 内分泌系统
一.组成
1、独立的内分泌腺:
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松果体。
2、附属于某些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群:
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小球旁器 (肾素)、睾丸间质细胞(睾丸酮)、 卵泡(雌激素)、黄体(孕酮、雌激素) 等。
3、散在的内分泌细胞
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尤其是神经系统中, 共同组成一个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4
三、内分泌腺
1、脑垂体
卵圆形小体,灰白色 或褐色。借垂体柄连 于下丘脑。
5
垂体的划分
腺垂体 神经垂体
远侧部---前叶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部
后叶
漏斗 生长激素(GH):促进生长和代谢
分泌少:侏儒症;分泌多:巨人症 2. 催乳激素(PRL):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细
6、胰腺
实质分为
–外分泌部:许多腺泡和导管组成 –内分泌部:外分泌部腺泡群间,由大小不等
的细胞群----胰岛
胰岛中B细胞分泌胰岛素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1) 胰岛素作用
091
• 糖:促进肝糖原生成,抑制糖原分解,增强葡萄
糖利用,促使糖转变为脂肪,因而使血糖降低。
•脂肪:促进储存,抑制分解。 •蛋白质:促进合成。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调节水盐代谢; 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及蛋白质代谢; 性激素: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髓质:中央,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素,使小动脉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12
3、甲状腺
喉后方,前两三个气管 软骨环两侧和腹侧。
牛甲状腺 马甲状腺
猪甲状腺的腺峡与 左右侧叶连成一个 整体
15
结构: 结缔组织把实质分成许多小叶,小叶内有
作用
1)雄激素
①刺激性器官发育与成熟,维持生精作用。 ②刺激和维持雄性副性征的出现。 ③刺激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生长; 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骨钙、磷沉积和生长。 ④负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GnRH)及腺垂体促性腺激素(GtH)分泌。
2)雌激素
①促进卵泡发育,促进排卵。 ②促进性器官和副性征发育,维持性行为。 ③促进与生殖活动有关器官的发育。 如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长,子宫内膜增厚; 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阴道上皮细胞角化、 增生等。 ④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 ⑤对下丘脑及腺垂体有反馈作用。
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
神经垂体激素是指由下丘脑视上核、室旁 核产生而贮存于神经垂体的升压素(抗利 尿激素)与催产素。 (一).抗利尿激素 (二).催产素 有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 用。
2、肾上腺
1对,呈红褐色, 位于左、右肾的内 侧缘前方。
11
肾上腺实质可分为:
皮质:周围,占腺体大部分,分泌的激素 按作用分为3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