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是什么
19世纪初,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占领了亚洲大多国家后,英国将侵略矛头转向了中国。
受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英国在对华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通过大量走私毒品鸦片作为改变这种贸易逆差的手段。
又因为连续两次经济危机,英国急需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6月,英军侵华舰队封锁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鸦片战争的危害
A、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
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B、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
○3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
A、性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之后中国
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矛盾:使中国的社会矛盾由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变成了中华
民族对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历史任务:之前的任务是农民推翻封建地主的压迫;后来的
历史任务变成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
人民富裕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
○1控制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5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3、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主观方面:○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上的失误
○3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给太平天国
起义带来了危害
客观方面:○4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极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力量也得到扩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成为革命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5、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的主要表现
○1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2其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最后,在思想文化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4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
6、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社会存在着哪三种重要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是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2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
义遭到破产之后。
他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即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3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本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的基础。
)
○4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8、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1)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大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
它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
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条件。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从主观方面来讲:○1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2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右倾机会主义在大革命后期才在中央领导机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3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它当时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
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对这次大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所出的主意有些是正确的,但由于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情况,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
(3)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1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推进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才能找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9、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怎样提出的
○1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成为必要的了。
○2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及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社会成分的比重不断的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日益加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3正是从以上两个方面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过程
○1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八字方针。
○2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和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3农业合作化的迅猛发展,也极大的加快了手工业合作化的步伐,由于改变了过去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而采取手工业
全行业一起合作的办法
○4到1956年底,手工业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11、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基本内涵
○12005年11月,胡锦涛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系统的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2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中国即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3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