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力公司2018年安全生产“深化反违章、实现无违章”活动方案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意见,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三集五大”改革后安全局面的持续稳定,公司决定,2018年继续开展“深化反违章、实现无违章”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总体目标持续严抓严管,进一步培育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理念,深化反违章,实现无违章,全面完成公司2018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二、组织机构公司成立2018年安全生产“深化反违章、实现无违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研究决定重大决策,协调有关重要事项。
三、活动内容2018年安全生产“深化反违章、实现无违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一深化、二推进、三到位”。
(一深化:深化反违章;二推进:推进标准化建设、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三到位:安全履职到位、生产管控到位、安全监督到位。
)(一)一深化:深化反违章。
1、加大反违章力度。
(1)加大安全稽查力度。
一是加大公司本部稽查力度。
除稽查组外,安监部、基建部、运检部每月稽查现场次数不少于四次;营销部针对业扩、计量等工程、现场,每月稽查现场次数不少于三次;水电部每月稽查现场次数不少于二次;稽查情况于每月底前报安监部,在稽查月报中通报。
二是加大领导干部督查力度。
二级单位一把手每月督查现场次数不少于二次,分管领导每月督查现场次数不少于四次,各部室稽查次数不少于公司本部相关部室稽查次数;三级单位一把手每月督查现场次数不少于二次,分管领导每月督查现场次数不少于四次;领导干部、各部室督查情况于每月底前报二级单位安监部,在稽查月报中通报。
三是加大班组自查自纠力度。
强化班长、工作负责人、安全员现场监护,及时纠正违章行为;班组应对每次作业的工作票(操作票)、“三交”录音、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检查分析,做好改进提高。
(2)加大违章查处力度。
一是加大行为性违章的查处。
突出对无票作业,无人监护,擅自扩大工作范围,擅自解锁,安全措施不到位,票、卡代签名或漏签名,约时停、送电,作业流程错误,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等严重违章的查处。
二是加大管理性违章的查处。
突出对重复性违章的惩处力度,对同类型安全风险小的问题多次出现在同一单位,按严重违章处理;对人员到岗到位不满足要求、不发布作业信息、故意推迟开工、有意逃避稽查的要严查严处;对超承载力安排工作、“三种人”管理不到位等违章要追究领导管理责任。
三是加大装置性违章的查处。
每次安全大检查、专项检查时,应加大对电气设备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绝缘配电线路没有设置验电接地环,输电线路“三牌”不齐全、无杆号牌或字迹不清晰等作业环境不满足要求的装置性违章的查处。
(3)严格落实违章惩处。
一是强化“四停”措施运用。
对查处为严重违章的现场要“停工”整改,对重复性违章的单位、专业、个人要“停产”整顿,对屡教不改的队伍要“停用”整治,对不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领导、干部要“停职”反省。
二是严格执行“说清楚”制度。
上级单位查处的严重违章,下级单位领导到上级单位说清楚,对发生严重违章的单位,按分层分级原则召开现场分析会。
2、拓展反违章深度。
一是全过程反违章。
从设计、招标、施工、验收、运维等方面,突出“五个重点查处”反违章。
设计方面,重点查处新建、改扩建工程不按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设计的违章;招标方面,重点查处将伪劣产品引入系统的违章;施工方面,重点查处基建、农网升级改造、外包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标准化作业不到位的违章;验收方面,重点查处验收项目不全不到位、验收后发现的缺陷或隐患未按要求整改的违章;运维方面,分析每次缺陷、跳闸事件,重点查处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的违章。
二是质量工作反违章。
深入开展质量事件调查分析,重点查处质量事件中暴露的管理性违章行为。
在电网建设质量方面,重点查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管缺失的违章;在设备质量方面,重点查产品质量抽检流程不到位、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入系统的违章;在运行质量方面,重点查运行维护质量不高、导致设备非计划停运所暴露的违章;在服务质量方面,重点查供电服务“十项承诺”落实不到位的违章。
3、拓展反违章广度。
从单位、人员、现场方面全方位反违章,实现“三个延伸”。
单位方面,实现从重点抓专业所、县局延伸到抓代管县局(公司)、集体企业、分包队伍;人员方面,实现从重点抓生产班组人员延伸到抓集体企业人员、临时劳务派遣人员;现场方面,实现从重点抓生产、基建、农网升级改造现场延伸到抓营销业扩计量、户表集抄改造、分包队伍施工现场。
对这些单位、人员、现场全部纳入反违章范畴,进行违章计分管理和考核,对现场要做到100%的管控到位、稽查到位。
(二)二推进:推进标准化建设、推进隐患排查治理。
1、推进标准化建设。
(1)推进作业行为的固化。
一是生产管理部门应开展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检查,分析在现场作业执行中存在问题,不断完善、优化标准化作业卡,规范作业流程、工序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省公司、各单位的运检部、基建部、营销部、安监部等部门应建立会商机制,总结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省公司运检部每季度、各单位运检部每月负责编发专题通报。
二是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双票”管理,每月做好统计分析;做好对作业前培训、工前“三交”、标准化作业、作业过程中风险管控等的监督,加强现场安全稽查,每月编发稽查通报。
三是班组应进一步规范工作过程“九件事”,即工作前的现场查勘、工作准备、工前培训,工作中的站队三交、安全监护、标准化作业,工作后的作业点评、验收交接、总结提高。
(2)推进管理流程的固化。
一是进一步梳理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清除无效、归并重复的规章制度、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做到正确简洁、操作性强。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一季度前行文公布本部门的有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按要求配置到相关班组,做到班组有章可依。
二是对工作实行痕迹化管理,在开展每项工作时留下痕迹(文档、录音等资料),定期对“痕迹化”管理指导、检查、考核。
三是固化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实现信息发布、作业提醒、现场把关、现场监督的百分之百,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监护到位,把关到位。
(3)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
一是健全安全网。
要行文公布省、地、县、班四级安全网人员名单,按照“三集五大”改革后安全监察质量部的职能迅速开展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网例会,省公司安监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各单位每月组织一次。
二是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培训。
“三集五大”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制定了28项新的安全管理标准,各单位应加强培训,确保各级人员掌握新标准并按要求开展工作,要确保标准和流程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
三是抓“日早会”管理。
建立班组管理、项目管理“日早会”制度,班长、供电所长、项目工作负责人要亲自主持“日早会”,交代、安排好当天工作任务,分析每个现场工作的危险点、注意事项,做好“日早会”的记录管理(含录音)。
四是强化SG186安全监督系统(包括隐患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规范流程管理,确保上线人员及有关模块使用率同比大幅度提高。
2、推进隐患排查治理。
(1)完善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
及时调整“三集五大”改革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机构,各二级、三级单位应分专业明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责名单并行文公布;发挥机构效能,及时修订完善制度、梳理工作流程,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运转高效、闭环,工作全面覆盖。
二是定期分析通报。
各单位在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上要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分析、通报,要提出每一项隐患下阶段具体的控制、治理措施。
三是强化激励考核。
各单位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评价考核办法,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职责,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评价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
四是加强隐患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维护好系统基础数据,及时录入使用系统的人员名单,设置相应的角色和使用权限;做好过程管控,依据工作进展在线管理、动态跟踪隐患,对隐患从发现、登记直至统计、分析、归档进行全过程管理。
规范隐患填报,使隐患简题、内容描述、后果判定、分类、治理情况、验收结论等用词规范、语句完整。
五是加强宣贯培训。
认真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12〕1532号),使各级人员掌握安全隐患的定义、分级、管理要求、报送流程、填报要求等,全面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
(2)全面排查。
坚持以常态化开展为主,专项活动为辅,主辅结合、协调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一是常态排查。
结合日常巡视、检修预试、电网年度和临时运行方式分析、各类安全检查、安全稽查、已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等全面排查隐患。
二是专业排查。
年度内各单位应组织各专业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专业隐患排查,要有排查方案,有整改计划,做到闭环管理。
(3)抓好治理。
一是抓“五落实”。
隐患一经确定,隐患所在单位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编制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二是抓过程监督。
安监部应根据治理时间节点跟踪隐患治理,及时督促整改。
三是抓验收。
省公司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果进行验收,二级单位组织对一般事故隐患治理结果进行验收,三级单位组织对安全事件隐患治理结果进行验收。
验收后填写“重大、一般事故或安全事件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表”。
(三)三到位:安全履职到位、生产管控到位、安全监督到位。
1、安全履职到位。
(1)行政正职安全履职到位。
二级单位行政正职:每半年至少讲一堂安全课,每半年至少听取一次安全投入情况汇报,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每月至少督查二个施工检修现场,每月到一个基层生产单位调研现场办公,每季对安全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
三级单位行政正职:每周主持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每月至少督查二个施工检修现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日活动,每年至少讲一堂安全课,每年至少参加二次大型作业全过程把关。
(2)分管副职安全履职到位。
二级单位分管副职:每周主持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三级单位月度安全分析会,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日活动,每月至少督查四个施工检修现场,每季度至少主持一次大型作业点评,每季度主持一次稽查分析会。
三级单位分管副职:每月至少参加二次班组安全日活动,每月至少督查四个施工检修现场,每月至少主持一次作业点评,每月主持一次跳闸分析会(县局含农配网跳闸),每季度至少参加三次大型作业全过程把关,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作业标准化指导卡的编制。
2、生产管控到位。
(1)现场管控到位。
一是抓周例会管控。
生产检修(技改)、基建过渡、配网报装接电、农网升级改造、市政涉电、杆线迁移等工程应全部纳入周例会平衡协调,农网升级改造期间各县局每次周例会原则上由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