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硫酸盐腐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学习资料
硫酸盐腐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学习资料
(3)非饱和溶液中的数学模型 加拿大魁北克拉 瓦尔大学的Marchand(2002)在低浓度硫酸钠 溶液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提出一个在非饱和溶液中的数学模型。此模型 既考虑了离子和流体的扩散,也考虑了固相的化 学平衡。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可以分析不同水灰比、 不同类型水泥、不同硫酸盐浓度以及不同的潮湿 度对扩散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暴露在低 浓度的硫酸钠溶液中,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将发生 明显的改变。硫酸盐粒子在材料中的渗透不仅是 钙矾石和石膏生成的原因,而且也是氢氧化钙分 解,脱钙的原因。模拟数据进一步说明了水灰比 是控制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提高混凝土密实性
许多工程虽选择了合适的水泥品种,但由于密实 度不高,而遭受了严重的侵蚀。水泥水化需水量 仅为水泥质量的10~15%左右, 而实际需水量(由 于施工等因素的要求) 高达40~70% , 多余的水分 蒸发后形成连通的孔隙, 侵蚀介质就容易渗入水 泥石的内部, 从而加速了侵蚀。因此,在施工中 应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掺适当的外加剂及 改善施工方法等措施均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另外,还可在混凝土表面进行碳化处理,生成难 溶的碳酸钙外壳,使混凝土表面进一步密实,也 可以减少硫酸盐侵蚀。
3、碳硫硅钙石腐蚀
混凝土受此类腐蚀后没有明显的体积膨胀现 象,在腐蚀的混凝土的孔隙和裂缝中充满白 色烂泥状腐蚀产物,它们是碳硫硅钙石与钙 矾石、石膏以及碳酸钙等晶体的混合物。
4、碱金属硫酸盐结晶型
其作用机理为该反应析出带有结晶水的盐类,产 生极大的结晶压力,造成破碎和分裂混凝土的破 坏特别是当结构物的一部分浸入盐液中,另一部 分暴露在干燥空气中时,盐液在毛细管抽吸作用 下上升至液相线以上蒸发,然后,致使盐液浓缩, 则很容易引起混凝土强烈破坏。这种反应生成的 石膏晶体或钙矾石晶体会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 产生内应力。反应将CH转化成MH,降低了水泥 石系统的碱度,破坏了C-S-H水化产物稳定存在 的条件,使C-S-H等水化产物分解,造成混凝土 强度和粘结性的损失。其特点为严重的硫酸镁侵 蚀甚至将混凝土变成完全没有胶结性能的糊状物。 其微观结构通常是在混凝土表层形成双层结构,
二.侵蚀机理
硫酸盐侵蚀过程中钙矾石、石膏和钙硅石的产生 对混凝土产生膨胀破坏作用,这是引起混凝土腐 蚀破坏的主要原因。反应生成的盐类矿物可使硬 化水泥石中CH和C-S-H等组分溶出或分解,导致 水泥石强度和粘结性能损失。
1、钙矾石腐蚀(E盐破坏)
钙矾石(三硫型水化铝酸钙)是溶解度极小 的盐类矿物,它在矿物形态上是针状晶体, 在原水化铝酸钙的固相表面成刺猬状析出, 放射状向四方生长,互相挤压而产生极大的 内应力,致使混凝土结构物受到破坏。其破 坏特征是在表面出现几条较粗大的裂缝。
3、采用高压蒸汽养护
高压蒸汽养护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混合料中 的钙质成分与硅质成分等发生作用,生成水化产 物,获得一定强度和各种性能。采用高压蒸汽养 护能消除游离的Ca(OH)2,同时C2S(硅酸二钙) 和C3S(硅酸三钙)都形成晶体水化物,比常温 下形成的水化硅酸钙要稳定得多,而C3A(铝酸 三钙)则水化成稳定的立方晶系的C3AH6(六水 铝酸三钙)代替了活泼得多的六方晶系的 C4AH12(水化铝酸四钙),变成低活性状态, 改善了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
5、MgSO4溶蚀-结晶型
MgSO4侵蚀是对混凝土侵蚀破坏性最大的一种, 即使硅灰混凝土也难以抵抗MgSO4的侵蚀。其原 因主要是SO42-和Mg2+均为侵蚀源,二者互相叠 加,构成严重的复合侵蚀。
三、影响硫酸盐腐蚀的因素
四、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配制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应根据侵蚀环境的 特点,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当采用火山灰质或粉 煤灰掺料与抗硫酸盐水泥联合使用时,配制的混 凝土对抗硫酸盐侵蚀有显著的效果。掺硅粉等超 细混合材的混凝土,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也大大 提高。资料显示,硅灰能够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 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凝胶体。掺入适量硅灰, 可以显著提高抗压、抗折、抗渗、防腐、抗冲击 及耐磨性能。
5、严把施工质量关
任何优良的材料都必须采取与之配套的施工技术 与工艺,严把施工质量关,许多工程质量事故往 往与施工的组织与控制密不可分。要确保混凝土 质量,必须坚持正确的施工工艺。
6、酸盐水泥中掺入耐腐蚀性外加 剂
比如MNC—SFF型耐腐蚀剂,主要是针对硫酸盐对 酸盐水泥腐蚀而研制的。抗硫酸盐极限浓度为 10000 mg/L,是新一代防腐蚀专用外加剂,在混 凝土中掺人本剂后,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渗透 系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等级,阻止或 减缓了有害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保证水泥水化 物的稳定性,达到提高混凝土自身防腐和耐久性 的目的。
硫酸盐腐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 响
(盐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混凝土)
(海水腐蚀的混凝土)
(某大坝水下混凝土的腐蚀)
一.硫酸盐侵蚀理论模型
(1)基于热动力学的硫酸盐 膨胀理论 加拿大渥太华 大学的Ping 和Beaudoin (1992)基于热动力学提出 了硫酸盐膨胀理论。该理论 认为钙矾石与水泥胶体之间 的结晶化压力是引起膨胀的
(出现水硬性的钙矾石)
当侵蚀溶液中SO42-的浓度1000mg/L 以下时,只 有钙矾石生成。当溶液中SO42-大于1000mg/L 时, 若水泥石的毛细孔为饱和石灰溶液所填充,不仅 会有钙矾石生成,而且还会有石膏结晶析出。在 SO42- 浓度相当大的变化范围内,石膏结晶侵蚀 只起从属作用,只有在SO42-浓度非常高时,石 膏结晶侵蚀才起主导作用。事实上,若混凝土处 于干湿交替状态,即使SO42- 的浓度不高,石膏 结晶侵蚀也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水分蒸发使 侵蚀溶液浓缩,从而导致石膏结晶的形成。
4、增设必要的保护层
当侵蚀作用较强上述措施不能奏效时,可在混凝土 表面加上耐腐蚀性强且不透水的保护层(如沥青、 塑料、玻璃等),可防止硫酸盐等侵蚀介质进入混 凝土内部。沥青、塑料和石材等保护层由于本身 耐腐蚀性强且不易透水,可以阻止或减缓硫酸根 等侵蚀性介质对混凝土的腐蚀。但过大的保护层 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会影 响其使用性能同时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我国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保护层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