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 推荐

杭州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 推荐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空调技术课程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杭州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专业制冷与冷藏技术班级 11高职制冷1班摘要本设计对象为杭州市某宾馆空调设计。

针对该宾馆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盖楼的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

先用Exel计算各房间的冷负荷,再根据房间的类型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

对于高级客房、普通客房和客厅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然后根据房间冷负荷选择风机盘管,根据新风负荷选择新风机组,最后进行水力计算,选用冷源设备,布置制冷机房。

根据各种计算结果通过性价比分析进行设备选型,确保容量,压强,噪音方面满足要求。

本空调设计力求达到经济,舒适,方便,实用并尽可能满足节能要求。

大楼主要有:大厅和客房。

大楼共两层,一层高4.3m;二层高3.2m,总高度为8.8m。

一层为展厅采用全空气系统。

二层为客房采用风机加独立盘管系统,采用自然排风;机房位于建筑后面;卫生间通风统一由排风扇接出,在末端安装止回阀。

关键词:冷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制冷机组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建筑概述 (3)第二章空调系统室内外设计参数 (3)2.1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3)2.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4)第三章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 (5)3.1冷湿负荷的概念 (5)3.2冷湿负荷的计算 (6)第四章空调房间总送风量的设计计算 (9)4.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9)4.2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点的确定 (10)第五章空调方式的选择和系统分区 (11)5.1空调系统的分类 (11)5.2空调系统的选择 (11)5.3空调系统的划分 (12)第六章空调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15)6.1 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 (15)6.2新风系统风道的水力计算 (15)第七章风机盘管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16)7.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 (16)7.2空调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7)7.3水管管径与水管阻力的计算 (17)7.4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18)7.5冷却水泵的选择 (20)7.6冷凝水管的计算 (20)第八章末端设备及空调冷源设备的选择 (21)8.1 末端设备的选择 (21)8.2空调冷源的设计及设备选择 (22)第九章空调系统的保温消声隔振设计 (23)9.1空调系统的保温 (23)9.2空调装置的消声 (24)9.3空调系统的隔振 (24)第十章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 (25)10.1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25)10.2空调系统的排烟 (25)设计小节 (26)参考文献 (28)附表 (29)第一章工程概述1.1 建筑概述本次空调设计的任务是给杭州市的一座宾馆建筑设计空调系统。

该宾馆用房有以下几种:大厅、客房。

1.所在地: 杭州2.名称:杭州市某宾馆3.用途: 一层:大厅二层:客房4.规模:地上两层,一层层高为4.3m,二层层高为3.2m;5.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6.结构特点:一层为厅,二层为客房;7.面积建筑总面积:1865.38m2空调面积:1182.46m2第二章空调系统室内外设计参数2.1 杭州市室外计算参数2.2 室内设计参数本设计为舒适性空调系统第三章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3.1冷、湿负荷的概念为了连续保持空调房间恒温、恒湿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为了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去除的湿量成为湿负荷。

房间冷、湿负荷也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主要依据。

(1)主要冷负荷由以下几种:1.外墙、屋面及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3.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4.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5.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本建筑特点,本设计不计算该冷负荷);在冷负荷的计算方法上,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

(2)主要湿负荷有以下几种:1.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2.从房间内液体表面散出的湿负荷;3.设备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3.2空调冷湿负荷的计算1. 冷负荷计算方法 : 冷负荷系数法2. 冷负荷主要计算公式:(1)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公式])[(n d l t K K t t K F LQ -⨯⨯+⨯=ρατ 公式(3-1)式中:F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 2;K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C 0);τl t—— 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 0。

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3和E-4;d t ——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C 0。

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5;αK ——外墙或屋面放热系数的修正值,αK =1;ρK ——外墙或屋面吸收系数的修正值,ρK ; n t —— 室内设计温度,C 0; (2)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公式如下:])[(n a d l t K t t K F LQ -'⨯+⨯=τ 公式(3-2) 式中:F —— 窗户的面积,m 2;K —— 窗的传热系数,W/(m 2×C 0),K =3.61 W/(m 2×C 0);τl t—— 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 0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7;d t ——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C 0,查《通风愉快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8;αK ——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2; n t —— 室内设计温度,C 0。

(3)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max j CL n s a D C C C C F LQ ⨯⨯⨯⨯⨯= 公式(3-3)式中:F —— 窗户的有效面积,m 2, a C —— 玻璃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取1n S C C —— 玻璃窗遮挡系数为0.74,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为1; cl C —— 玻璃窗冷负荷系数,以北纬27°30’为界划分南北两区,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9;D J,max —— 不同纬度带各朝向7月份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KW/ m 2,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9由《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9查得夏季各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是七月为代表的夏季)。

查得的数据如下表2-3:(4) 室内人员散热形成的冷负荷①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CL s C n n q LQ ⨯⨯⨯=21 公式(3-5)式中:q s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 。

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得q s =61 W ;1n —— 室内全部人数; 2n —— 群集系数,取0.93; C CL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取1②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21n n q LQ l ⨯⨯= 公式(3-6)式中 :q L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潜热散热量,W 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得q=73;1n —— 室内全部人数;2n —— 群集系数。

(5) 室内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如下: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如下:白炽灯 LQ = CL C N ⨯⨯1000 ( W ) 公式(3-7)式中:N ——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 C CL —— 照明冷负荷系数。

3.湿负荷的计算室内湿源包括人体散湿、从房间内液体表面散湿以及设备散湿。

室内湿源的散湿量即形成空调房间的湿负荷。

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的计算方法与人体散热量计算的处理方法相同,同样只取成年男子的人体散湿量作为计算的标准,然后再利用人员的群集系数进行修正。

人体散湿量由下式计算:21n n w W ⨯⨯= 公式(3-8)式中:w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 ;1n —— 室内全部人数; 2n —— 群集系数,2n =0.93; 湿负荷汇总表,见下表3-2。

特别说明:以101大厅为例详细说明各个负荷的计算,见附表1。

其余房间的负荷汇总表,见附表2。

各房间最大负荷值统计如下表:第四章 空调房间总送风量的设计计算为使空调房间的空气状态保持在工作、生活、生产所要求的范围内,必须有空调系统或装置向空调房间输送一定量和一定状态的空气。

4.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由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得出送风量的计算是为:oN m h h Q q -=或4.2 空调房间送状态点确定因本设计对空调送风温差没有要求,所以选用最大温差送风。

oN m d d W q -=第五章空调方式的选择与系统分区5.1 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其优缺点1、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集中式空调系统——集中控制管理,作用面积大,不能分别调节,精度低;分散式空调系统——可分别调节,但维修管理工作量大;2、据负担室内热湿符合所用的介质不同分类:全空气系统——要求有较大的风道,占用建筑面积较多;全水系统——输送管道占用的空间较少,但室内空气品质较差;空气-水系统——既可减少风道占用建筑面积又可向室内送新风;冷剂系统——蒸发器直接吸收空调房间余热余湿,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3、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新、回风式系统——节约能源且室内品质好;封闭式系统——有利于节约能源但室内品质差;直流式系统——耗能高适用于空气洁净要求较高的空调房间;5.2空调系统的选择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被调对象、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和空气分配设备所组成。

空调系统的种类很多,在工程上应根据空调对象的性质和用途、热湿负荷特点、室内设计参数要求、可能为空调机房及风道提供的建筑面积和空间、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和比较,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

本建筑物属于宾馆建筑1、宾馆的一层101房间为的大厅房间面积较大、人员出入较多,对新风要求较高,且有利于节能、降低运行费用故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2、宾馆的二层均为客房,房间体积较小,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水系统)。

5.3 空调系统的划分5.3.1系统化分的原因根据此建筑的布局特点,一层为面积较大的大厅,二层均为客房面积较小的房间。

5.3.2 系统化分的原则1.系统划分的原则(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室内设计参数及热湿比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