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高亢的西北腔》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高亢的西北腔》


2+2+ 3
3 + 3 +2
看是 容易 摘去难,摘不到 我手里 枉然。
民间格律诗 1、格 式 : 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 2、歌词意境:式一段写景,二段抒情;
运用比喻,喻情于景。
聆听与思考
语言:
采用方言( ) 普通话( )
旋律:
高亢悠扬(
节奏:
) 柔美低沉( )
紧凑规整( ) 自由随意( )
学唱旋律 它的旋律线是怎样进行的?
青海

宁 夏

山 西

西
地区地域了解
花儿是产生并流行于 甘肃、宁夏、青海地区的一种山歌
《上去高山望平川》
青海民歌
花儿的种类较多,而影响最广、最具代 表性的则要数青海地区的“河煌花儿”。 由具有“花儿王”之称的朱仲禄演唱的 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就是河煌花 儿的代表作之一。
歌词分析:
上去 高山 望平川,平川里 有一朵 牡丹;
追逐流逝的岁月 不见我的童年 搜寻远去的从前 什么都没改变 小河亲过我的脸 一遍又一遍
正月里来呀是新春, 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 猪啊羊呀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 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 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 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脚夫调
——陕西民歌
在陕北“脚夫”又称“赶脚的” 或“脚户哥”。脚夫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 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他们常年赶着牲口 行走在黄土高原的沟、梁、峁、壑,在寂 寞无助之中,借歌抒怀消愁解闷。
这首信天游的旋律、节奏、歌词和 演唱方法上有着怎样的特点?
四十里(那个)长涧,羊羔(就)山,好婆姨出在我们张家畔。 张家畔起身刘家峁站,峁底里下去我把朋友看。 三月里(那个)太阳红又红,为什么我赶骡子人儿(呦)这样苦闷。 不唱山曲不好了盛,唱上一个山曲想亲人。 你管你走东我盛上西,无定河把我们俩分离。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吆红艳艳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 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 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 一青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那的千层底, 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 蓝格莹莹的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 实实的爱死个人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啊
它的旋律线是怎样进行的?
它的旋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A、错落无序 B、循环往复
上 句: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 下 句: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
这种旋律线条的进行,你联想到了什么?
高低起伏的地理环境
旋律线条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使 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 律中一览无余,直泻千里。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
这种高亢、嘹亮的声音歌 唱者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 方法来演唱的呢?
思考讨论:
这种高亢嘹亮的声音歌 唱者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 方法来演唱的呢?
唱( )
花儿基本特点:
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 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一带的一种山歌。 一种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 一种节奏工整,旋律平稳。
脚 夫 调
旋律一: 5→1→2→5 旋律二: 2→5→1→6→5
花儿与信天游
花儿 演唱方法 真假声结合 歌 词 民间格律诗 感情表达 表达较含蓄
信天游 多用真声 自由随意 憨厚直白
传唱
我低头向山沟 , 风沙茫茫满山谷, 我抬头向青天,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大雁听过我的歌 ,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
这首信天游的旋律、节奏、歌词和 演唱方法上有着怎样的特点?
旋律粗犷、高亢,节奏自由随意, 歌词情感表达直白,演唱多用真声。
观看视频,听一听脚夫调 每段歌词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基本相同
B、差别较大
观看视频,听一听脚夫调 每段歌词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基本相同
B、差别较大
上 去 高 山 望 平 川
哥哥你(我)走西口,小妹妹我(你)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我)送到大门口。 哥哥我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人马多来解忧愁。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 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 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