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一标题的作用学科语文班级高()班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
2•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作用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作用的答题模式。
二、知识链接:[考纲解读]〈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主指散文与小说,戏剧及诗歌不纳入考虑)阅读有八条要求: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三、学习过程: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高考真题回眸】1.(2009浙江卷)魔盒》15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2.(2014浙江卷)走眼》14 .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3.(2016全国新课标I卷)11 .(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1.把标题“X/”为“XX”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2.“XX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探讨标题作用】3 “XX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标题意蕴】真题演练,掌握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探讨标题作用】(2014浙江卷)〈走眼》14 •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文本见课后练习)标题作用答题思路指津】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比如:《礼拜二午睡时刻》第9车厢》晚秋》祝福》……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比如:〈面包》项链》药》鱼和水》……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比如:〈孔乙己》陈小手》装在套子里的人》琴王》……(二)探究标题意蕴】(2016全国新课标I卷)11 .(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文本见课后练习)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1)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飘落;隐喻义:生命的飘逝一一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是精神支点,生存寄托。
(2)对贝尔曼而言:’绝笔”。
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女口〈品质》:一是指靴子的质量是一流的经得起人们的检验;二是指主人公的处世是诚实的,经得起道德的锤打。
(三)探讨是否可以换标题】(2009浙江卷)〈魔盒》15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文本见课后练习)标题替换答题思路指津】1.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的作用。
2.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
3.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XX主题。
4.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
四、总结小说题目的考查类型及做题技巧(一)小说标题的考查类型1、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①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②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③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2、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②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③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3、标题是否可以替换①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
)②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
(二)总结小说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五、课后训练(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走眼王伟锋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
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
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
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 收了。
给客人添茶。
”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
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
”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
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
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
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11.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12.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13•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分)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15.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5分)(2016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分)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word完美格式咳呀。
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六安爷已经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
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
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
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
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
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德五彩缤纷。
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
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