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
迷惘、迷茫辨析 同:两词都含有“思维或意识模糊不清”的意思。 异:“迷惘”指由于分辨不清(人生的方向、行走的道路等)而
感到不知怎么办。“迷茫”既指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也形 容(神情)迷离恍惚。 例:(1)初次踏上人生的征途,人海茫茫,哪里有指引航向的灯 塔?我感到很迷惘。 (2)小姑娘用迷茫的眼光打量着陌生的来客。
三 记一记词义
1.疲惫: 非常疲乏。 疲惫、疲倦辨析
同:两词都有“身体感到劳累”的意思。 异:“疲惫”指非常疲乏。“疲倦”指疲乏、困倦,它
在疲乏的程度上比“疲惫”浅。 例:(1)他走了一小时的路,疲惫不堪。 (2)他看书看到晚上11点后,感觉有些疲倦了,就躺在
床上休息。
2.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也形容(文辞等)内容贫乏,枯燥无味。 3.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2.怎样理解“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等意象? 【答案】这几个意象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 的形象。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祖国所遭 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案】“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 舞的神。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希望比作 “飞天”袖间的花朵, 虽美丽诱人, 但尚未落到 地面,不能成为现实,用此意象来比喻人民心中的 渺茫的希望。
一 读一读字音
biě 干瘪 pēn 喷出
bó 驳船 pèn 喷香
cù
pēi
簇新 胚芽
魔法记忆:词性定音法,pēn音多用作动词,作 “射出”的意思讲,如“喷薄、喷饭”。pèn音多 用作形容词,作“香气浓厚”讲,如“喷香”。
二 写一写字形
yū( 淤 )滩 suì( 隧 )洞 迷wǎng( 惘 ) qiàn( 纤 )绳
祖国啊, 我亲爱 的祖国
苦难的历史——痛苦 痛苦的希望——悲怆 崭新的祖国——欣喜 奉献的誓言——奋国、 献身祖国
本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描摹了祖国苦难 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 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 任感。
1.意象普通而新颖。 诗人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情感,但诗人选取的意象却很普 通,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 诗人从这些普通的事物中挖掘出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自己 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同时,这些意象在以往赞颂祖国的诗 歌中几乎难以找到,因此,它们在表现爱国情感的运用中 又具有新颖性。
品析第三、四节诗 4.第三节诗列举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 意思? 【答案】 列举了“理想” “胚芽” “笑涡” “起跑线” “黎明” 这些意象。这些意象代表了 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祖 国腾飞的憧憬和祝愿。
5.“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 和。”如何理解句话? 【答案】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中的一 个,是祖国的一分子;但从“我”的使命上来说, “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 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 里突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相连。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如 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祖国) 的倾诉。“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表 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 “疲惫”,却仍然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 有活力的特点。
2.运用间隔反复,表达强烈的感情。 诗中每一节末尾都有“祖国啊”一句, 形成间隔反 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并且 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感情强烈。
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 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 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 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 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 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 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 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重难点小结 这两节诗中有两个意象群,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和诗 人的自我奉献。第三节诗人连用五个新颖独特的意象描 绘出处于转折时期的祖国摆脱苦难、正欲腾飞的崭新气 象。第四节诗则是“我”的宣言,强调“我”与祖国再 次融合, 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诗中“祖国啊” 一句,一咏三叹,形成间隔反复,感情强烈。
1.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重点) 2.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难点) 3. 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
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重点)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女诗 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 散文 集《心烟》等。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配练》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
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 的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 国,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 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 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正是在这 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了这首诗。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 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 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 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北岛、 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 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 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 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难点探究】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答案】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成。 诗中, “我是你……”(或 “我是……”)的句式反复出现, 将“我”与“你”(即祖国) 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 的形象是和祖国的大形象熔铸在一起的。“我”代表了要为祖国 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 他们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 走过,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负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这个大形象里的。
(4)结论,所以不能(能)调换。当然也可把结论写在最 前面,然后说明理由。 这类题目答案一般为不能调换, 答 题模式一般为:不能调换,因为这几个词语(句子)之间是 按照……的顺序安排的,或与前文(后文)的……相照应, 因此不能调换。
7.诗人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结束全篇,有何作用? 【答案】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结束全篇,有力 地强化了献身祖国的题旨,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诗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在中 国历史上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 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 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
舒婷却反其道而为之,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其严峻 的现实,选取大量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以舒缓深沉的节奏, 唱出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款款深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 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 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宋•岳飞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译文】号令像疾风暴雷一样迅速传遍全军,官军的声威震动 了大地的每个角落。军队长驱直入,必将迅速收复河洛一带失 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带。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 旗杆上悬挂着敌国君主的头颅。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 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
1.【难点探究】诗歌中每一节诗末尾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 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答案】本题运用诗人情感 “六看” 法。诗歌中四句“祖国啊” 所抒发的感情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第二句蕴涵着诗人的痛苦和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誓 言;第四句是诗人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 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 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 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 情绪,也引发了他们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
6.“迷惘、深思、沸腾”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答案】不能。 “迷惘”一词是年青一代面对 “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带来的混乱而陷入深深的 苦闷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当国家出现转机时, 诗人经过“深思”,转而“沸腾”,投入到火热 的建设大军中。
阅读方法解密
词语(句子)能否调换顺序分析法。 常见的考题形式为:“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 换顺序?为什么?”针对此类题的答题思路是: (1)判断能不能调换,那就要仔细推敲词语或句子间的逻 辑顺序,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互为前提的先后逻辑关系; (2)分析词语(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谈谈调换了之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苦难历史
导思1.第一节诗中选 取了哪些意象 来表 现祖国苦难的历史?
崭新的袓国
导思3.第三节是如何表 现祖国蓬勃的希望的?
关键词: 爱国
“我”和祖国
痛苦的希望
导思2. 第二节诗是 如何突出“我” 是 祖国痛苦的希望的?
奉献誓言
导思4.诗歌最后采用 了怎样的方式来表达 “我”的 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