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试题一(20分)1.某建设项目的工程费由以下内容构成:(1)主要生产项目15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00万元,设备购置费1050万元,安装工程费150万元。

(2)辅助生产项目3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50万元,设备购置费110万元,安装工程费40万元。

(3)公用工程15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00万元,设备购置费40万元,安装工程费10万元。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年完成投资40%,第年完成投资60%。

工程建设其他费为25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0%,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6%。

3.项目建设期年。

建设期贷款1200万元,在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中贷款年利率为6%,在建设期年投入40%,第年投入60%。

贷款在运营期前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偿还。

4.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运营期第年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

5.项目运营期正常年份的营业收入为1300万元,经营成本为525万元。

运营期第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70%,自运营期第年起进入正常年份。

6.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金及附加6%。

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的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2.列式计算项目的建设期贷款利息,并完成表1.1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3.计算项目各年还本付息额,填入表1.2还本付息计划表。

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年的总成本费用。

5.列式计算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中运营期第年的净现金流量。

(填表及计算结果均保留位小数)参考答案:(1)基本预备费=(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费率=(1500+300+150+250)10%=220万元涨价预备费=It[(1+f)t-1-1]=242040%[(1+6%)(1+6%)0.5(1+6%)-1]+242060%[(1+6%)(1+6%)0.5(1+6%)= 316.11万元(2)建设期贷款利息第一年利息=120040%6%/2=14.4万元第二年利息=(120040%+14.4)6%+120060%6%/2=51.26万元合计=14.4+51.26=65.66万元表1.1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3)项目各年还本付息额表(4)运营期第1年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52570%=367.5万元折旧=2801.77(1-5%)/8=332.71万元(2801.77为固定资产投资,见投资估算表)利息支出=75.94万元(见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367.5+332.71+75.94=776.15万元(5)运营期第1年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营业收入=130070%=910万元项目资本金=200万元(流动资金)借款本金偿还=316.42万元(见还本付息计划表)借款利息支付=75.94万元(见还本付息计划表)经营成本=52570%=367.5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30070%6%=54.6万元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所得税税率=(910-54.6-776.15)25%=19.81万元现金流出=项目资本金+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200+316.42+75.94+367.5+54.6+19.81=1034.27万元运营期第1年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910-1034.27=-124.27万元试题二(20分)某咨询公司受业主委托,对某设计院提出屋面工程的三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相关信息素。

基准折现率为8%。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拟建工业厂房寿命期内屋面防水保温工程各方案的综合单价现值。

用现值比较法确定屋面防水保温工程经济最优方案。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2.为控制工程造价和降低费用,造价工程师对选定的方案,以3个功能层为对象进行价值工程分析。

各功能项目得分及其目前成本见2.2表。

表2.2 功能项目得分及其目前成本表参考答案:1.(1)260*[1+(P/F,8%,30)]+260*10%*( P/F,8%,30)=288.42元/m2(2)90*[1+(P/F,8%,15)+(P/F,8%,30)+(P/F,8%,45)]+90*20%*[(P/F,8%,15)+(P/F,8%,30)+(P/F,8%,45)]+35=173.16元/ m2(3)80*[1+(P/F,8%,10)+(P/F,8%,20)+(P/F,8%,30)+P/F,8%,40)]+80*20%*[(P/F,8%,10)+(P/F,8%,20)+ P/F,8%,30)+(P/F,8%,40)]+35=194.02元/ m2方案二为最优方案,因其综合单价现值最低。

2. (1)1)14+20+40=742)14/74=0.189 20/74=0.270 40/74=0.541(2)1)16.8+14.5+37.4=68.72)16.8/68.7=0.245 14.5/68.7=0.211 37.4/68.7=0.544(3)1) 0.189/0.245=0.7712) 0.27/0.211=1.2803) 0.541/0.544=0.994改进顺序: 找平层——防水层——保温层试题三(20分)某市政府投资一建设项目,法人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招标,并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了招标控制价。

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 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后,招标人考虑到该项目建设工期紧,为缩短招标时间,而改为邀请招标方式,并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

事件2. 资格预审时,招标代理机构审查了各个潜在投标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技术能力。

事件3. 招标代理机构设定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3个工作日;要求投标保证金为120万元。

事件4. 开标后,招标代理机构组建了评标委员会,由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3人、招标人代表1人、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1人组成。

事件5. 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其提出降价要求,双方经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2%。

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3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

问题:1.说明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主要依据。

2.指出事件1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事件2中还应审查哪些内容?4.指出事件3、事件4中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指出事件5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1)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技术标准、技术文件。

(3)设计文件、相关资料。

(4)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其他要求。

(5)国家、行业发布的定额(6)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造价信息。

2.事件1中:(1)“改为邀请招标方式”不妥,因政府投资一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如果项目技术复杂,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邀请招标。

(2)“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不妥,因招标人不得对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3.(1)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2)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情况;(3)是否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4)近3年内是否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问题;(5)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4.事件3中:(1)“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3个工作日”不妥,因招标文件自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至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2)“要求投标保证金为120万元”不妥,因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

事件4中:(3)“开标后组建评标委员会”不妥,因评标委员会应于开标前组建。

(4)“招标代理机构组建了评标委员会”不妥,因评标委员会应由招标人负责组建。

(5)“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1人”不妥,因项目主管部门的人员不得担任评委。

5.事件3中:(1)“向其提出降价要求”不妥,因确定中标人后,不得就报价、工期等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

(2)“双方经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2%”不妥,因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30日内,招标人与中标人依据招标文件与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内容的其他协议。

(3)“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3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不妥,因应在签订合同后的5个工作日内,退还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

试题四(20分)某施工合同约定如下:(1)合同工期为110天,工期奖或罚均为3000元/天(已含税金)。

(2)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量比清单量增减超过10%以上时,调整综合单价。

(3)规费费率3.55%,税金率3.41%。

(4)机械闲置补偿费为台班单价的50%,人员窝工补偿费为50元/工日。

开工前,承包人编制并经发包人批准的网络计划如图所示。

工作B和I共用一台施工机械,只能顺序施工,不能同时进行,台班单价为1000元/台班。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业主要求调整设计方案,使工作C的持续时间延长10天,人员窝工50工日。

事件2:I工作施工前,承包方为了获得工期提前奖,经承发包双方商定,使I工作持续时间缩短2天,增加赶工措施费3500元。

事件3:H工作施工过程中,劳动力供应不足,使H工作拖延了5天,因天气炎热。

事件4:招标文件中G工作的清单工程量为1750m3(综合单价为300元/m3),与施工图纸不符,实际工程量为1900m3。

经承发包双方商定,在G工作工程量增加但不影响因事件1~3而调整的项目总工期的前提下,每完成1m3增加的赶工工程量按综合单价60元计算赶工费(不考虑其他措施费)。

上述事件发生后,承包方均及时向发包方提出了索赔,并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问题:1.承包方是否可以分别就事件1~4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

2.事件1~4发生后,承包方可得到的合理工期补偿为多少天?该项目的实际工期是多少天?3.事件1~4发生后,承包方可得到总的费用追加额是多少?(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以元为单位,结果取整)参考答案:1.(1)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这是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并且C工作的TF=7天,延误10天超过了其总时差。

(2)不能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赶工是为了获得工期提前奖。

(3)不能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这是承包方应承担的责任。

(4)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这是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并且在C工作延误10天和I工作赶工2天后,G工作的TF=1天,延误(1900-1750)/(1750/35)=3天超过了其总时差。

【事件4的另一个答案:可以提出费用索赔,因这是业主应承担的责任;不能提出工期索赔,因在C工作延误10天后,G工作的TF=3天,延误(1900-1750)/(1750/35)=3天,未超过其总时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