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对数的概念(1)
一. 教材分析
对数这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3章对数函数第1课时.学习对数的概念是对指数概念和指数函数的回顾与深化,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与函数的一般性质,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完成了分数指数幂和指数函数的学习,了解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经历过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
对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数与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理解对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体会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方法来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对数这一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并形成技能。
2、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严谨的思维品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3、通过事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4、通过学生分组探究进行活动,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
通过做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难点:(1)对数概念的理解;(2)对数性质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1、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x次幂等于N, 就是
N
a x=那么数x叫做a为底N的对数,记作N
a
log=x,
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意:①底数的限制:a>0且a≠1
②对数的书写格式
2 、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3、对数的基本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0
1
log=
a
1
log=
a
a
对数恒等式:
N
a N a=
log n
a n
a
=
log
总结是一堂
课内容的概
括,有利于学
生系统地掌
握所学内容。
同时,将本节
内容纳入已
有的知识系
统中,发挥承
上启下的作
用。
为下一课
时对数的运
算打下扎实
的基础。
x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1、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x次幂等于N, 就是
N
a x=那么数x叫做a为底N的对数,记作N
a
log=x,
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意:①底数的限制:a>0且a≠1
②对数的书写格式
2 、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3、对数的基本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0
1
log=
a
1
log=
a
a
对数恒等式:
N
a N a=
log n
a n
a
=
log
总结是一堂
课内容的概
括,有利于学
生系统地掌
握所学内容。
同时,将本节
内容纳入已
有的知识系
统中,发挥承
上启下的作
用。
为下一课
时对数的运
算打下扎实
的基础。
x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1、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x次幂等于N, 就是
N
a x=那么数x叫做a为底N的对数,记作N
a
log=x,
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意:①底数的限制:a>0且a≠1
②对数的书写格式
2 、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3、对数的基本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0
1
log=
a
1
log=
a
a
对数恒等式:
N
a N a=
log n
a n
a
=
log
总结是一堂
课内容的概
括,有利于学
生系统地掌
握所学内容。
同时,将本节
内容纳入已
有的知识系
统中,发挥承
上启下的作
用。
为下一课
时对数的运
算打下扎实
的基础。
x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1、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x次幂等于N, 就是
N
a x=那么数x叫做a为底N的对数,记作N
a
log=x,
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意:①底数的限制:a>0且a≠1
②对数的书写格式
2 、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3、对数的基本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0
1
log=
a
1
log=
a
a
对数恒等式:
N
a N a=
log n
a n
a
=
log
总结是一堂
课内容的概
括,有利于学
生系统地掌
握所学内容。
同时,将本节
内容纳入已
有的知识系
统中,发挥承
上启下的作
用。
为下一课
时对数的运
算打下扎实
的基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