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全解

2015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全解

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课程考试测验题一、单选题1、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A)在1912年提出的?A熊彼特B马歇尔C舒尔茨D诺斯2、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0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C)的“创新”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A汽车工业B电气C纺织工业D钢铁工业3、熊彼特认为,是(C)力量,避免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

A经济B教育C创新D军事4、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于何时?(B)A本世界20年代前期B上世纪80年代中期C上世纪60年代中期D本世纪80年代中期5、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C)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国6、美国的研发投入归纳起来有哪些特点(E)A联邦政府调整研发投入比例,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研发经费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B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私人企业投资研发C确定研发优先领域,进行超前部署研发计划D先军后民和军民结合的融合体系E以上均是7、在韩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D)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A科研投入B教育发展C技术进步D科技管理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A)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9、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A)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可谓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奇迹”。

A8%以上B6%以上C10%以上D5%以上10、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C)A资金投入B吸引归国科技人员C自主创新能力D建立高新研发型企业11、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E)A他看到创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B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C征服困难并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D创造并发挥自己才能所带来的欢愉E以上皆是12、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卡曼、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

他们认为,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ACD)A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B企业规模的大小C垄断力量的强弱D以上皆是13、促成制度更新的主要因素有(D)A规模经济性B技术经济性C预期收益刚性D以上皆是14、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D)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C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D以上皆是15、我国“自主创新”包括的含义有(D)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C模仿创新D以上皆是二、判断题1、创新是一个技术范畴而不是一个经济范畴,它不是指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将发明创造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企业新的生产优势,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B)A是B否2、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潜在市场利益)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种种措施与对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3、虽然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持续不断的过程,创新型国家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4、2006年1月18日,中国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5、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提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B)A是B否6、创新概念中论及的“新组合”包括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新的产业组织)。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7、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8、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特色是以“模仿”为主的国家创新体系、重点推进应用开发研究、R&D 投入强度高、“产、学、官”的合作创新模式、政府强有力的协调作用、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9、创新型国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10、英国创新战略的规划设计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核心展开,以实现从创新体系向创新能力的转变。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11、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战略中要在发展的路径上、在创新的方式上、在创新的体制上、在发展的部署上、在国际的合作上实现五大转变。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12、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13、韩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色是构建完善的微观科技管理体系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B)A是B否14、创新型国家的出现,需要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已经高度国际化,从而形成具有等级梯次的国际经济体系,形成了从高端到低端的技术发展链条。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15、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战略中要建设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五个体系。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是B否第2讲制度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测试题判断题1.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

(√)2.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3.所有制度都可以归入到社会习惯。

(×)4.制度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5.制度是个体控制集体行动。

(×)6.所有制度都必须由权威机构强制实施。

(×)7.非正式制度依赖于内心的自律。

(√)8.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由正式制度来约束。

(×)9.非正式制度变迁可以是突变式也可以是渐进式。

(×)10.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人们依靠武力或习俗规则声明对土地的权利。

(√)11.土地权利的法律保护成本小于个人武力排他成本时,法律上的产权系统将建立。

(√)12.在缺乏既定技术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制度选择突破技术的限制。

((√)13.写在纸上的制度,与实际实施的制度总是一致的。

(×)14.制度绩效评价的基本准则是否达成制度设计目标。

(√)15.要素相对价格变化是制度变革创新的源泉。

(√)16.制度变革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现存制度所未能实现的潜在收益。

(√)17.强制性制度变迁具有自发性和盈利性。

(×)18.渐进式变迁就是诱致性变迁,突进式变迁就是强制性变迁。

(×)19.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可以是突进方式,如农民起义。

(√)20.国家(或政府)需要推进强制性变迁。

(√)21.严格来讲,整体性的制度变迁是可能的。

(×)22.制度供给是国家基本功能之一。

(√)23.家庭承包经营改革是一步到位的全局合法化改革。

(×)24.家庭承包经营改革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

(√)25.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留下了农户经营规模细小化的后遗症。

(√)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制度的是(D)A家庭;B企业;C市场D“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的“方圆”2、关于内在制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A、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B、通过政治过程获得权威的代理人设计和确立C、被自上而下强加并执行D、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3、改革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属于(A)A、渐进式制度变迁B突进式制度变迁4、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颁布的时间是:(A)A1982年B1983年C1980年5、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C)A强制性制度变迁B诱致性制度变迁C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第3讲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测试题第3讲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测试题第3讲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测试题】一、单选题1.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D)是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A.科学发明B.技术进步C.生产管理D.创新2.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将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下(D)不属于这种新组合。

A.引进新产品B.引用新技术C.开辟新市场D.引进新资金3.技术创新属于(B)。

A.技术范畴B.经济范畴C.科学范畴D.生产范畴4.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的主体是(C)A.科学家B.研发人员C.企业家D.政府人员5.根据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率取决于(D)A.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B.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C.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D.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6.网络经济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包括(B)A.专业化、周期短、整合强、全球性B.多元化、周期短、整合强、全球性C.多元化、发散性、周期短、全球性D.持久性、整合强、多元化、全球性7.基于创新对象,技术创新可分为(C)A.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B.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C.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D.渐进性创新和根本型创新8.基于创新程度,技术创新可分为(A)A.渐进性创新和根本型创新B.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C.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D.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9.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引起的渐进性、连续的创新,这属于(D)A.模仿创新B.原始创新C.根本性创新D.渐进式创新10.技术创新不是简单的单向过程,而是研究开发、原型研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要素并行发展、综合集成的过程,这属于(B)创新模型。

A.技术推动模型B.链环——回路的创新模型C.市场拉动模型D.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型11.创新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还受环境、制度、组织、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因素影响,这属于(A)创新模型。

A.系统集成网络模型B.链环——回路的创新模型C.莲花型创新模型D.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型12.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先行相对优势,然后产品创新才转变成为主导地位,这属于(B)创新模型。

A.系统集成网络模型B.逆A—U创新模型C.莲花型创新模型D.A—U创新模型13.基于创新的技术来源,技术创新战略可分为(B)A.技术领先战略、技术跟随战略B.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C.进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游击型战略D.技术创新蓝海战略、技术创新红海战略14.在某个方面紧跟领先者,在市场中不断寻找出击的机会,及时从“缝隙”中切入,搞好“切入面”的创新工作,这属于(C)A.进攻型战略B.防御型战略C.游击型战略D.技术跟随战略15.企业以自身R&D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并以获得市场认可为成功标志(A)A.自主创新战略B.模仿创新战略C.合作创新战略D.进攻型战略二、判断题1.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