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强记】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四++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知识强记】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四++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十四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
1.两个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带来的国家利益的不同。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①政治对抗:1947年,美“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苏联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对抗:美出台了“马歇尔计划”;苏联1949年成立了经互会。

③军事对抗:1949年美英建立北约,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
②美苏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④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动荡,威胁了世界的和平。

⑤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共体
(1)背景:二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过程:①1952年法、意、德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2.日本崛起
①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植;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朝鲜战争的机遇。

②结果:到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③影响: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
①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合作。

②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

③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4.中国崛起: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实质:东欧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①美国之外的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⑤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②有利于解决全球化问题,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形成: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2.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响
(1)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五: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1)原因
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基本的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普遍被认可。

(2)表现: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3)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
①利:能够有效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世界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加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六:世贸组织与中国的加入
1.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
(1)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目标: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1)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2)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