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数学系09(2)班马颗颗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内角;
(2)会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学会解决与求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习中,通过实验操作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在这节课中,要让学生自己回顾已学过的几何意义,定理,从中发现有180的结论。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1)回顾:小学里用拼图的方法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证明:根据180角的性质。
用平行线中同旁内角互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和符号语言是几何说理的基础,为之后论证几何阶段的说理作准备这里不给出其他证法的详细过程,只是对说理思路进行数学交流)
(3)延伸: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解决问题。
1.在△ABC中,∠A=80°,∠B=∠C , 求∠C的度数。
2.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求这三个内角的度数。
2.探究活动
1.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多少度?
2.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多少度?请证明你的结论.
3.(1)你能求出未知的三个角的度数吗?
(2)你所求出得三个角和已知的三个角有什么联系吗?
根据两道例题得出两个结论:
“直角三角形的另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总结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直角三角形中得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练习册习题
(2)你还能用其他方法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进行说理吗?
(3)你能猜想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吗?请对你的猜想结论通过说理进行证实。
A B C 100° 20°
60° γ α 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