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心得体会会计电算化心得体会一、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
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
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二、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
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
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
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
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三、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低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
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电算化会计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
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
电算化会计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
四、备份的重要性及档案管理工作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
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
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
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
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
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附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内容简介:随着会计电算化日渐普及,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奏物中的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随着会计电算化日渐普及,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奏物中的简称。
是运用电子技术的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进行核算、对企业的预算、资金流、物流成本等进行管理的操作系统,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企业决算、管理、生产经营的依据和结果反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应用。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
如何在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已成为各电算化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大力推进会计信息管理电算化进程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质量的影响随着电算化工作的普及和深入,有关电脑系统的舞弊案件时有发生,这主要是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
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电算化的特点,在电算化的环境下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使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与组织管理的延伸,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财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质量由于系统内部控制的严格规范。
减少了人为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实、删改等,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减少和避免了不准确或错误的会计信息导致决策的偏差和失误。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电算化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提高,有数量众多的单位已经用财务管理软件代替手工核算。
转变了会计职能,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会计电算化正从普通的会计核算系统向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合财务管理、财务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转变。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主要问题表现在:2任福海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会计之友,201X3.周青林.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我见.商业研究,201X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论文网论文频道。
内容简介:会计实现电算化核算后,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愈来愈突出。
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信息质量探析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信息质量探析电算化的会计系统在提高会计核算速度,简化会计工作的同时,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反映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会计实现电算化核算后,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愈来愈突出。
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信息质量探析”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信息质量探析电算化的会计系统在提高会计核算速度,简化会计工作的同时,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反映及时性和数据的准确完整性。
企业在用浪潮、用友等会计软件核算后,对系统数据的依赖与信赖超过了手工账。
因此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是怎样来保证会计电算化后的信息质量。
1 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的信息质量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有不同的意义。
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理解,它是指多大程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会计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理解,它是指符合会计准则或制度的程度。
因此,我们可以用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满足的程度大小来度量会计的信息质量,主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有用性等。
相关性要求企业做到会计信息要满足不同使用者比如股东、经营管理者、政府部门等的需要。
会计信息既要能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也要能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趋势。
可靠性要求数据真实可靠,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要符合各自的定义。
例如销售材料的收入按规定要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而不是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对企业影响重大的经济业务应该单独进行核算、反映。
财务报表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编制,来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及时性要求企业尽快编制、报送年度的财务报表。
企业要在会计年度终了审计后尽快报出各类财务报表。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管理者更需要及时获取财务信息,一年一度的财务报告已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企业实时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计人员编制的信息也需要实时变化。
会计的真实特性要求会计信息能正确反映实时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的所有若会计信息不具有真实的特性,就会损害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会计方面的准则制度、处理信息的程序方法也会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
具有不同职业道德水平的财务人员会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不同程度的保证。
财务人员根据实时发生的经济业务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处理形成会计信息。
数据的处理过程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 对电算化系统的会计信息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信息是人们应用会计核算软件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对使用者有用的数据。
它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或行为,这种影响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是潜在的。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将会计数据分类到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科目汇总、计算、解释和报告后产生的信息,会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会使企业遭受财务损失或是影响声誉,严重时可能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困境。
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会计财经法规的一项基本要求。
将电算化引入会计工作后,会计账簿、报表等都是由固定的程序生成的,会计人员的工作只是录入会计凭证。
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法》做出了两方面的规定:会计核算软件应与会计制度的规定相符,电脑生成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
但是由于软件技术、电脑设备、系统管理及财务人员的原因,尤其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过硬,所以最后自动生成的会计资料可能不太符合要求,存在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电算化数据不同于存储在纸质凭上的数据,对其更改(如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修改)一般不会留下痕迹。
会计电算化数据的特点使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违法操作有了可乘之机。
3 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控制的手段与措施(1)首先是财务办公系统。
购买一套质量好的硬件系统和适合企业的会计核算软件。
硬件由电脑、网络环境及打印机等构成,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基础。
一套好的硬件及有安全保护措施的网络环境为产生、输出会计信息提供了保证。
会计核算软件是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系统。
企业一定要购买正版软件,会计业务多或者业务复杂的公司尽量配置性价比高的电脑,可以和大型数据库链接的会计核算软件;经济内容比较少的企业可选择可链接小型数据库的会计核算软件。
在为企业选择会计核算软件时,还要注意软件是否可扩充、软件使用者是否比较多、售后服务质量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