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专业基础知识讲座
(提纲)
1前言
自然界的铁是以铁氧化物的形态存在于各种铁矿石之中,如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褐铁矿(nFe2O3mH2O)等,炼铁就是用还原的方法从上述矿石中提取铁。
高炉炼铁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炼铁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还原法炼铁、熔融还原法炼铁以及粒铁法等非高炉法炼铁也已经相继出现。
直接还原法是一种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固态还原金属铁的方法,根据还原剂的形态又可分为气基直接还原和煤基直接还原;Midrex工艺就是气基直接还原法中较成熟的一种工艺。
熔融还原法则是在熔融状态下,液态还原金属铁的方法,根据反应器的数量又可分为一步还原法和二步还原法;COREX工艺是二步还原法中较成熟的一种工艺。
粒铁法是介于直接还原法与熔融还原法之间的炼铁法,其典型工艺是回转窑炼铁法。
由于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及粒铁法的生产历史较短,至今只有三、四十年的时间,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介绍的内容主要是讲高炉炼铁法的内容。
2基础知识
2.1生铁的化学组成及用途
在中国民间,人们对具有良好韧性和强度的钢称之为“熟铁”,而对硬且脆又无法压制成型的铁则叫作“生铁”。
其实钢和铁都是铁元素(Fe)与碳、硅及其它元素构成的合金,只是含量不同而已;但钢是铁通过氧化的方法冶炼而成,铁则是矿石还原得到的。
生铁主要用于炼钢,但高硅生铁铸造性能极佳,所以有少部分生铁也用于制作铸件。
铁和钢的化学组成如下(%)。
C Si Mn P S 其它元素
制钢铁 4.0-4.5 0.3-0.8 ~0.4 ≤0.12 ≤0.04 微量
铸造铁 2.5-4.5 1.0-6.0 0.4-1.3 0.08-1.0 0.03-0.06 微量普碳钢0.05-0.5 0.01-0.4 0.2-1.0 ≤0.06≤0.04 另行添加
2.2高炉炼铁
2.2.1原料主料:烧结矿、球团矿、精块矿、(钛添加料);
辅料:白云石、石灰石、硅石、锰矿、萤石;
燃料:焦炭、(煤粉、重油、天然气、焦炉煤气)。
2.2.2产品主产品:铁水(铁块);
副产品:水渣、干渣、高炉灰、高炉煤气、电。
2.2.3 炼铁工艺流程
参见工艺流程图
2.3 几项主要指标
2.3.1高炉容积
表示高炉大小的指标,是一个空间概念,计量单位为m3。
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习惯,同一座高炉可以有3种不同的容积表达方式,即有效容积、内容积和工作容积。
前苏联采用的是有效容积(大钟开启下沿至铁口中心线之间的空间),我国的一些老厂如鞍钢、本钢等,最初都是由苏联援建的,因此就延用了有效容积的概念;日本人则愿意使用内容积(炉喉上沿至铁口中心线之间的空间),宝钢是新日铁帮助建设的,所以跟着使用了内容积的概念;但是欧洲人更习惯使用工作容积(炉喉上沿至风口中心线之间的空间)这一概念。
以宝钢1高炉为例:其内容积为4063m3,有效容积就是4134m3,工作容积则为3461m3,虽然三组数据不尽相同,但都是指同一座高炉。
俄罗斯切列伯维茨钢厂5高炉,有效容积为5500m3,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炉,有“高炉王”之称。
但不久前新日铁君津4高炉大修时以创记录的5555m3成为新一代“高炉王”。
宝钢3高炉(内容积为4350m3)在世界上可以排入前二十位之内。
到2000年年底止,我国的高炉结构组
2.3.2利用系数
表示高炉产铁能力的指标,计量单位为t/m3.d,即每昼夜,每立方米炉容所冶炼的铁水量。
该值与高炉容积、原燃料质量、操业水平有关,在我国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值通常为1.5-2.5,个别炉容较小、原燃料质量好、操业水平高的炉子高炉利用系数可达3.0以上。
一般讲,当炉容差异不大且原燃料质量和操业水平相同时,利用系数对产能的影响要大于炉容对产能的影响。
如前文所提5500m3的“高炉王”,设计年产量为400万吨;而比其略小的君津4高炉(5151m3)和大分2高炉(5245m3)的设计年产量却可达432万吨和450万吨。
新设计的宝钢4高炉(4350m3)年产量为350万吨,年均利用系数2.2t/m3.d。
2.3.3燃料比
每冶炼1吨铁水所用燃料(焦炭、煤粉、重油、天然气等〕的数量,是表示燃料消耗的指标,计量单位为kg/t-p。
其中焦炭是基本燃料,其余为喷吹燃料,可以单独喷吹,也可以多种燃料同时喷吹。
燃料比自然是越低越好,目前我国重点企业高炉焦比的平均指标(不包括宝钢)约为380-420kg,煤比约为100-140kg;世界平均指标则分别为300-360kg和120-180kg,两者有60-80kg的差距。
宝钢高炉2002年平均焦比283kg,平均煤比203kg;指标最好的1高炉该两项指标分别为262kg和234kg,燃料比仅496kg,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水平。
3高炉生产系统组成
3.1原料处理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是对高炉所用的原燃料进行预处理,包括与原燃料的装卸、输入、堆放、储存、混匀、筛分、破碎及输出等工艺有关的一系列设施和设备;储运专业是原料系统的主体专业。
3.2储矿槽及上料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即将入炉的原燃料进行短期(数小时)储存、入炉前的再筛分、计量和搬运;包括矿槽、闸门、振动筛、给料器、称量漏斗、胶带运输机、料坑、斜桥、卷扬机、主皮带等;储运专业
是该系统的主体专业。
3.3炉顶装料设施
系统主要作用是将炉料按规定的顺序和投放位置装入炉内;包括固定受料斗、旋转布料器、摆动流嘴、大小钟(仅限传统的有钟炉顶)、可调炉喉保护板、探尺、均压设施、放散阀、润滑站、炉顶框架、检修吊车等;设备专业是主体专业。
3.4高炉本体
是矿石中铁及其它元素进行高温还原的空间;包括炉型、炉壳、框架、砖衬、冷却器、取样器、点火器、喉钢砖、风铁口装置等设备;炼铁及设备专业是该系统的主体专业。
3.5风口及出铁场平台
这是更换风口、更换支吹管、观察炉内工作状况和进行开、堵铁口,进行出铁出渣作业的平台;包括铁口泥炮、开口机、移盖机、换钎机、换风口机、主沟渣铁沟、各类起重设备;设备专业是主体专业。
3.6热风炉系统
主要作用是将来自鼓风机的冷风(100-120℃)通过换热或蓄热式装置加热成1000-1250℃的热风;主要设备包括热风炉燃烧室、蓄热室、混风室、耐材砌体、大烟道、各类阀门、燃烧器、助燃风机、炉蓖支柱、管道、余热回收装置、炉壳、支架等;炼铁、热力专业是主体专业。
3.7煤气清洗系统
顾名思义,该系统的功能即是通过导出管、上升管、下降管、重力除尘器、文氏管、灰泥扑集器、调压阀组、消音器、水封、(余压透平)等设施对高炉荒煤气进行清洗。
3.8渣铁处理系统
包括水渣冲制设施、混铁罐车等。
3.9喷吹系统
凡从高炉风口吹入焦油、沥青、重油、煤粉、塑料、矿粉、天然气等物料,以降低燃料消耗、改善还原性能的装置和设施均可组成喷
吹系统。
本文所谓喷吹系统主要是指煤粉喷吹系统,包括煤粉制备、空压机及喷吹设施。
3.10中央控制室及电气室
中央控制室是高炉生产的指挥中枢、控制中心,包括变电、配电、供电、电控、照明;仪表检测、监控;各类广播、通讯、传呼、摄像、报警、信号;计算机管理、传输、处理、记录、显示、打印等软硬件设备。
电气、仪表、电信和计算机专业是主体专业。
3.11公辅设施
上述系统以外的设施均为公辅设施,包括鼓风机站、动力管网、炉前脱硅装置、工艺收粉、环保除尘、给排水、铸铁机、碾泥房、铁水罐库、检化验设施等。
4高炉工程量及投资举例
4.1宝钢3号高炉(4350m3)工程量
钢管桩1597t;
钢筋混凝土管桩818;
钢筋混凝土方桩1344根;
钢筋混凝土80000 m3;
耐火材料37700t;
建筑钢结构14000t;
工艺钢结构12000t;
电气钢结构940t;
钢管(包括煤气、热力、通讯、给排水管道)4142t;
设备总重20108t;
电缆、导线总长859km;
装机总容量28282kw(825台)。
(总出图量约15000-20000甲A1)
4.2工程投资
国内90年代新建部分高炉投资情况详见下表。
注:表中()内数字为决算,*号为预算,其余为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