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穿刺部位的选择 –外周导管
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通常从上肢远端的血管开始; 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通常从非惯用手臂开始; 穿刺部位应该避开肢体关节、触诊疼痛区域 对于婴儿避开手部或者手指;或者被用来吮吸的拇指/ 手指 成年人中下肢静脉不应作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选择穿刺部位应避开接受乳腺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的 、接受放射治疗的,或淋巴水肿的上肢末端,或脑血管 意外后的患肢 对于成年患者,可用于考虑放置外周导管的血管主要 分布在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要避开距离手部大约 4-5 英寸的侧表面,避免产生疼痛和对桡神经的损害 。 对于儿童患者,首先考虑的血管位于手部、前臂、 肘 前,腋以下的上臂;对于幼儿和学步期小儿若无可用静 脉,可以考虑头皮、足部和手指的血管。
• 外在因素
导管相关因素:材质、附加 装置、留置时间
操作相关因素:穿刺部位、 无菌操作规范、置管熟练 程度
其他因素:消毒液污染等
• 内在因素 年龄 免疫功能:导管感染与免疫
功能呈负相关 其他部位感染经血流移行
医生的内因:依法、规范行 医!
外因可以规避或控制
内因部分可以规避或控制
造成CRBSI的污染源
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ACL流程
A- Assess 导管功能评估ຫໍສະໝຸດ C- Clear冲管
L- Lock
封管
可有效预防输液相关并发症
A-C-L流程
A- Assess the function of the catheter 导管功能评估(抽回血)
导管穿刺期间 导管留置期间
C- Clear 冲管 L – Lock 封管
选择血管通道评估内容
病人 疗程 病情 药物
.血管状况 .经济状况 .治疗地点 .生活方式
.治疗持续 时间 .用药方式
.诊断 .复杂的治疗 .疾病的进展 趋势
.PH值 .渗透压 .腐蚀性 .刺激性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
• 穿刺工具的种类
• 穿刺导管的材料
• 穿刺导管的型号
目的:考虑穿刺后并发症,使插管时 较小的血管创伤;保证充分的血液 稀释。
⒎中等长度 Midline
只用于头静脉
⒈评估静脉 ⒉前臂、肘正
中、上臂 ⒊穿刺史或目
前部位
⒈综合病人目前或潜在的输液状况 ⒉根据以上排列顺序选择危险性小、经济
有效的输液工具 ⒊根据右侧“评估准则”确定输液工具
注:静脉状况 表示外周静脉状况
良好 表示外周静脉无法
穿刺
临床评估
1.穿刺危险性评估 锁骨下>颈内CCVA
中长导管可以用于补水、静脉输液、疼痛药物和一些 抗生素的静脉给药;
不适宜应用中长导管的治疗包括:持续腐蚀性药物治 疗;肠胃外的营养;PH 值小于 5 或者大于 9 的液体 或药物;渗透压超过600mOsm/L 的药物;
导管的选择 –中心静脉导管
使用中心血管通路装置来给予短期的或者长期、连续 或者间歇的静脉输液给药 (如抗肿瘤药物、持续腐蚀 性药物或已知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各种抗生素 、以及许多 PH 值小于 5 或者大于 9 的液体或药物, 以及渗透压超600mOsm/L 的液体或药物);
14 2 4236 236 36 147 2 47 2 36 74 236 45362 362 42 2 42 2
14 2 436 36 36 147 2 47 236 745 36 4536 36 4 2 4 36
IVC ⒈留置针
⒉CCVA
⒊隧道式 Tunneled
⒋PICC
⒌外周植入 Port
⒍植入式 Port
400-600 mOsm/L
>600 mOsm/L 刺激药物 化疗药物
⒈治疗方案 ⒉算渗透压值,查
药物手册 ⒊若多组药物参
考最大值
>10days <10days >1Year <2weeks 2-4weeks >4weeks >4weeks <2weeks 2-4weeks
⒈确定疗程 ⒉若不确定估
计最长疗程
低渗 Hypotonic
等渗 Isotonic
高渗 Hypertonic
渗透压
▪ 渗透压越高,对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600mOsm/L ▪中度危险 400-600mOsm/L ▪低度危险 <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 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 ▪ 压值
➢ 病人皮肤 ➢ 医务人员的手 ➢ 导管输液接口污染(长期留置导 ➢ 管) ➢ 穿刺部位污染(短期留置导管) ➢ 其他位置的感染:疖、痈等 ➢ 输注液体污染
多巴胺
2.5---4.5
渗透压与静脉炎的关系
渗透压是描述溶液中颗粒的数量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 低渗溶液 <240 mOsm/L 高渗溶液 > 340mOsm/L
如10%葡萄糖、20%甘露醇
所有高渗药物都应使用中心静脉器材完成输 液
渗透压与细胞体积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1.输液途径及工具分类 2.血管通道的评估及选择 3.应用A-C-L导管维护 4.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维护 5. 输液微粒防范
血管通路规划
• 从静脉治疗伊始,就应 该为病人制定一个完善 的血管通路规划来满足 他的治疗需求。并且这 个规划应当随着病人的 治疗进展定期的进行再 评估和进行必要的调整 。
夹闭导管夹的意义--小夹子或拇指夹
患者安全问题 – 预防气体栓塞 维持导管腔内的正压效果,预防 血液回流至管腔 断开或者置换输液器、延长管、 附加装置、无针接头等
无论应用一腔或多腔 均需每腔进行维护
不仅仅是导管维护流程 识别、判断、甚至处理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 护士人人需要掌握
重PICC、CVC、Port,轻留置针 大部分医院,留置针的应用仍占主导地位 临床一线护士能完整复述ACL流程者所占
穿刺部位的选择 –中心静脉导管
CVC置入首选锁骨下静脉,而不是颈静脉或股静脉;
PICC置入的穿刺部位选择: 可选静脉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肱 静脉。 对于新生儿和儿童患者,其它可选择的部位还包括 :颞静脉、头部的耳后静脉、下肢大隐静脉 穿刺部位的选择应该避开触诊疼痛区域 选择穿刺部位应避开接受乳腺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 的、接受放射治疗的,或淋巴水肿的上肢末端,或脑血 管意外后的患肢
中心静脉导管的末端应该终止在中心血管系统中,如 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透析用导管的末端应该位于右 心房;
穿刺部位的选择
穿刺部位的选择应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估: 患者身体状况、年龄、诊断和并发症; 置管部位血管的条件; 穿刺部位周围的情况; 预期穿刺部位皮肤的条件; 静脉穿刺和置管史; 输液治疗的类型、持续时间 患者的意愿
C--冲管的目的
美国INS指南
维持通畅 避免药物间反应
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 药物沉淀在导管内形成堵塞 输液期间、输液结束后冲管
保持导管通畅
规避药物配伍禁忌
C--冲管的方法
➢正压、脉冲式冲管—涡流形成---最佳冲洗导 管效果
静脉推注—层流
脉冲式冲管--湍流
未充分、规范冲管的后果
并发症
导管堵塞
高刺激性、发疱性药物也应选用中心静脉器材输液
药物及溶媒的pH值
葡萄糖 3.2~5.5
5%GNS 3.5~5.5
NS 4.5~7.0
复方氯化钠 4.5~7.0含Ca2+
乳酸林格 6.0~7.0 含Ca2+
灭菌注射用水 5.0~7.0 含Ca2+
碳酸氢钠注射液 7.5—8.5

4.0
环丙沙星 3.3---4.6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输液治疗工作内容
治疗方案评估 病人状况评估 穿刺部位选择 穿刺工具选择 正确准备穿刺部位 正确应用输液工具 静脉通路的护理维护及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1.输液途径及工具分类 2.血管通道的评估及选择 3.应用A-C-L导管维护 4.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维护 5. 输液微粒防范
INS标准: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同 时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 、输液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及 患者的活动需要。
药物的评估
PH值 *正常人血液的PH值=7.35-7.45 *PH在6-8之间为中性液体,对血管内膜刺激性最小 *PH >9为碱性,PH<4为酸性 *临床常见:化疗药、多巴胺、钾制剂、钙制剂 细胞接触PH4液体时10分钟后死亡 细胞接触PH小于2.3大于11的液体时很快死亡
输液途径及工具分类
根据导管置入的血管类型 : 外周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根据导管长度:
短导管:<7.5cm 中等长度导管:7.5~20cm 长导管:>20cm
头皮钢针 !
头皮钢针 留置针 中等长度导管
PICC CVC 输液港
2-4 Hours 72Hours 2-4 Weeks 1 Year 2-4 Weeks 1-5Year
Tunneled/Port>P-Port/PICC>Midline>IV
2.穿刺感染危险性评估 多腔导管>单腔导管
CCVA>Tunneled>PICC/Midline>Port>IV
3.免疫力、皮肤完整、穿刺点
输液工具
病人目前的穿刺工具 穿刺频率 治疗方案的改变 多路液体 单腔或多腔
家庭病房
病人条件、人员配置、支持等
Assess--导管功能评估
抽回血--每次输液治疗前
穿刺期间-评估导管是否已被恰当放置 留置期间-评估导管是否通畅及导管功 能 抽回血困难? 无回血--导管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