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部编版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第一部分:先秦时代——春秋和战国1.《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3.《〈诗经〉二首》包括《关雎》和《蒹葭》。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4.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愚公移山》节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为列子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8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5.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译注》。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出自《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我在九下还学过其中的《鱼我所欲也》,选自《告子上》。

6. 《〈庄子〉二则》选择《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8.《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9.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26卷,分12纪、8览、6论,共160篇。

第二部分:两汉和三国10.《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司马迁,字子长,下洋人。

西汉历史学家。

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1. 《〈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12. 《观沧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13.《梁甫行》作者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

14.《赠从弟》作者刘祯,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15.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6.《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第三部分:两晋与南北朝17.《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饮酒》选自《陶渊明集》,《饮酒》事一直五言古诗,共20首。

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人,东晋诗人。

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18. 《世说新语》二则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19.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人,曾任中书舍人。

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20.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障人,南朝梁文学家。

21.《庭中有奇树》选自《文选》。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编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

22.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卷三十四。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在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3.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代郭茂倩编),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赞美了本兰的勇敢、谨慎、机敏。

第四部分:隋唐2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注》,作者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

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2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除了这首诗之外,我们还学过他的《峨眉山月歌》《行路难》《渡荆门送别》。

26.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

崔颢,汴州人,唐代诗人。

27.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我们还学过他的《竹里馆》。

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孟浩然,唐代诗人。

名,浩。

字,浩然。

号,孟山人。

山水田园派,我们学过他的《望洞庭赠张丞相》。

28. 《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多角度望泰山,面对高大巍峨、神奇秀丽的泰山发出要征服一切困难,勇于进取的豪迈气概。

我还学过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江南逢李龟年》《月夜忆舍弟》29.《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内心忧愤孤苦。

30.《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31. 《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与柳宗元合成“刘柳”。

32.《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33.《野望》的作者是王绩,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

34.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居易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35. 《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

李贺,字长吉,福昌人,唐代诗人。

36.《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杜牧,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

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人,唐代诗人。

我们学过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无题》。

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作者是岑参,唐代诗人。

38.《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39.《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

40.《长沙过贾谊宅》作者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人。

41.《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丹阳人。

42.《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太原祁人。

43.岑参,唐代诗人。

44.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

第五部分:五代十国时期及两宋45.《醉翁亭记》一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词人和诗人。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我们还学过他的《卖油翁》,记述了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46. 《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

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为北宋(朝代)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47.《浣溪沙》作者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48.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代文学家。

我们还学过他的《水调歌头》。

49.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

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以爱莲来表达自己对这洁身自好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浊世风的鄙弃。

50.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51.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中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52.《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53.《渔家傲·秋思》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是范仲淹,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54.《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是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5.《定风波》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是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6.《行香子》作者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

57.《丑奴儿•书博山道中》作者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

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58.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南宋代词人。

59. 《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

渔家傲,词牌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章丘人,南宋代女词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