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董氏奇穴(重子穴 大白穴 灵骨穴 制污 中白下白 腕顺一穴腕顺二穴 腕顺二穴 三叉三穴 木关骨关)

董氏奇穴(重子穴 大白穴 灵骨穴 制污 中白下白 腕顺一穴腕顺二穴 腕顺二穴 三叉三穴 木关骨关)

董氏奇穴(重子穴大白穴灵骨穴制污中白下白腕顺一穴腕顺二穴腕顺二穴三叉三穴木关骨关)
邱雅昌董氏奇穴指掌部位穴位详解(上)
大白穴部位:在阳掌,在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节掌骨与第二节掌骨中间凹陷中,用一寸针,针四分至六分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用肺炎(特效)。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机能不够引起之坐骨神经痛。

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很少单独运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用急性肺炎外,大多为灵骨之倒马针,两穴巧合运用效果更佳。

灵骨穴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用一寸五分至二寸针,针深可透过重仙穴(过量针)。

主治:肺机能不够引起之坐骨神经、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女经脉管炎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晕脑胀。

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接合处,距大白穴一寸五分,处重仙穴相通。

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灵骨穴最常用于坐骨神经痛,其穴即日人所称之泽田合谷,但泽田仅用治偷针眼,而董氏则用之治全身许多大病,由是可知泽田与董氏之差何可道理计,录骨穴治上述各病均与大白穴为配针,针刺时,先针灵骨,再针大白,另外灵骨单用尚可治脊椎骨痛、小便痛、小便次数过多等症。

整体而言,本穴调气作用极强,以灵内为主、大白为辅的倒马针,为治高棉前总统龙诺半身不遂之主穴。

又个人以本穴治肘痛,鼠蹊痛、头晕等症亦有特效。

制污位置:大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指间节距离中点为一穴点,此穴点与上下指节的平分线再各取一点,计三穴点。

主治:久年恶疮、刀口不收等。

针法:三棱针点刺出血。

运用:本穴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

尤有特效。

中白下白位置:手背小指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五分。

主治:肾病之腰痛、腰酸、头晕、背痛背酸、眼散光、疲劳、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

针法:针深三分至五分。

运用:本穴常应用于起坐之际之腰痛症。

常规治疗肾亏各种病变之外,尚可治疗各种骨质疾患。

并可降血压,除前头之痛。

配腰痛点(倒八针)治疗腰痛可使腰痛点的疗效迅速增强。

该穴位于中渚后约五分处。

下白
位置:手背小指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一寸五分。

针法:针深五分至一寸。

主治:同中白穴。

以及治疗肝区微痛,牙酸。

针法:针深五分至一寸。

腕顺一穴腕顺二穴位置:小指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处是穴。

针深一寸至一寸五分。

主治:肾虚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疲劳、肾炎、四肢浮肿、两腰坠胀而痛、背痛。

运用:本穴用于女性患者其效尤著,两手不宜同时取穴。

该穴位于后溪穴后五分处,而后溪为八脉交会穴,可通督脉,故治疗腰椎痛有特效。

另,太阳经之坐骨神经痛、腿弯痛尤有良效。

腕顺二穴
位置: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一寸五分是穴。

针深一寸至一寸五分。

主治:同腕顺一穴。

运用:本穴治疗肾虚各种疾病均极有效。

此外,对耳鸣、重听、少腹胀、腰周痛、腿弯紧痛、下肢无力等疾患疗效确切。

一般情况,一次用一穴即可,两侧穴位并用亦无不可。

临床上多与腕顺一穴合用为佳。

三叉三穴在2.3.4指、小指叉口之中央點。

主治:重感冒、頭暈頭昏(特效),坐骨神經痛(特效),長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腎盂炎、腎臟病水腫(特效)。

木关骨关
掌朝上,腕横纹下5分,向内向外各5分。

主治:坐骨神经痛、骨刺压迫、半身不遂之特效穴,配灵骨治疗尿酸过高的关节肌肉痛奇效。

明天分享(董氏奇穴中的上下高穴肠门穴肝门穴心门穴火串人士曲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