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内部辅导讲义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内部辅导讲义

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第二讲政治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

中国古代各家之政治学说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以政为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施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朮”、“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秦汉到晚清的政治学说1.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糅合了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想结合,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就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

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至秦于完善。

2.守旧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办殖民地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出现巨大变化。

晚清统治者继续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以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大厦。

他们被成为“守旧派”。

维新派:民主派:革命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被视为“革命派”。

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伦理与政治不分,政治儒家思想的特色。

二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1.古希腊/罗马时期: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1)时间:公元前500-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00-公元476年。

“古典政治学时代”被分为两个阶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2)研究主题: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古希腊以城市国家为政治共同体,这种城市国家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市民朝夕相见,彼此熟知。

随着罗马帝国的日渐扩张,希腊各国最终被征服统一,代替城市国家观念而兴起的就是罗马帝国的世界国家论。

这种观念由于后来基督教思想的渗入和传播而逐渐完整,成为整个中世纪的主导思想。

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则区分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界及早期的基督教的思想史西方政治研究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体现。

2.中世纪时期: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1)时间:476-14世纪。

中世纪的前半段时间被称为“黑暗的时代”。

在此间,西欧的学问几乎消失。

中世界的后半段时间,也就是从11世纪开始,出现学术和艺术(2)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

(3)理论内容:中世纪的主导力量来自罗马教会。

在此期间,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只能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

中世纪人们对政治问题的神学性解释形成了神学政治学。

(4)理论贡献:中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他们为天主教辩护,主张神学至上,君权神授,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国家的观念。

另外,中世纪也存在着教派和教权与君权的斗争。

Reformation)马基雅维利: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他的理论一研究现实政治为核心,提出政治的目的不是神而是人,这标志着政治观念的历史性变革。

(4)理论贡献:(见书之简述。

P21-23)存在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现代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

行为主义学:其本质上是政治学亚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它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如投票行为、集体决策行为等)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政治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降调科学的定量分析;坚持以经验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原则,主张对政治生活进行价值中立的客观藐视你和经验研究。

从六十年代开始,行为主义政治学逐渐向后行为主义学嬗变,出现了与政治理论研究汇合的趋向,并主张价值中立,回顾现实政治,进行政策分析等。

(焦点讨论:西方政治文化的结构性特点P24-25(复习时得看,重要))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集体生活史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焦点讨论:功利主义、现实主义与制度主义政治设计思路P28-29(复习时得看,重要))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工资就是薪酬”。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

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

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

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示范】例如:结合公共财政相关理论,论述收入分配领域为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一,阐释“公共财政”的定义,阐释公共财政的职能,市场失灵理论,并详细阐述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第二,分析目前“患不均”,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问题的原因,一般4-5条。

第三,结合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提出化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政策主张。

【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第一,紧扣理论。

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

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

论述题字数在1500左右。

用时为25-30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