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全过程管理内控约束机制建设与完善

燃料全过程管理内控约束机制建设与完善

燃料全过程管理内控约束机制建设与完善
张建顺孟凡科张举山东省枣庄市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
【摘要】近几年来,煤炭价格不断攀升,燃料成本达到火力发电厂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几乎决定了企业的效益水平。

同时燃料管理也成为了火力发电厂廉政建设和内控管理的重点。

笔者以某火电厂为例,分析了燃料全过程内控约束机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并阐述了改体系在某厂应用的效果。

为火力发电厂燃料全过程管理内控约束机制建设提供了参考与范例。

【关键词】燃料管理内控体系探索实践
煤炭是火电厂的“粮食”,没有“粮食”,电力生产就无从谈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厂相继投产,另外水泥、化工、冶金等耗煤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长,电煤供应日趋紧张,有些电厂甚至缺煤停机。

煤炭价格也不断攀升,燃料成本达到了火力发电厂生产成本的70%以上,几乎决定了企业的效益水平,是发电企业整个经营环节的主要控制点和突破口。

图1为某厂2005-2009年的煤价变化趋势图。

图1某厂05-09年标煤单价变化曲线图另外,随着电煤供应的逐步市场化,燃料管理领域同时也成为不规范职务行为的高发区,不少电厂中出现了燃料管理方面的经济犯罪案件。

近几年,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不断推行,人们也普遍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内控的定义及内涵,体系构建模型内控也即内部控制,是指为保证企业实现目标而实施的政策和制度。

内部控制主要涉及企业运营、财务、遵守法律法规等很多方面。

内部控制起源于西方,按照其发展历程,一般可将内部控制分为以下五个不同时期。

分别是内部牵制萌芽时期、内部控制时期、内部控制结构时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时期、风险管理和SOX(《萨班斯法案》)时期。

在国内对于现代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但是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内部控制实际上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a.内部控制强调三全,即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b.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先识别出有关的风险,然后针对风险进行控制,最后要确保内部控制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还必须被监督。

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就是为企业实现目标的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控制过程。

c.内部控制是由企业人来实施控制的。

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由人来设计和实施的,每个员工既是企业控制的监管者,也是受监督的对象,即对其所负责的业务或流程实施控制,同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

内控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目标—风险—控制—改进”,在内部控制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以过程为基础的内控体系构建模型。

二、燃料管理“内控体系”的设计燃料管理“内控体系”设计是借助内部控制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型,根据燃料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燃料全过程管理体系的过程。

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目标。

要设计一套内控体系,首先必须要明确目标,搞清楚对象。

燃料管理的目标是给锅炉供给数量足够、质量合适、价格合理的煤炭,满足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同时要确保生产安全和经济安全。

燃料管理主要内容包含煤炭市场调研、燃煤采购、入厂验收、接卸储存和入炉管理等。

把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

通过对工作流程进一步梳理,并绘制出流程图。

根据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业务可以把燃料管理分为采购、验收和厂内管理三个子流程。

绘制流程图时要注意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管理和管控模式的体现,尤其注意纪检审和监督部门的重要性。

2.关键点确定及控制。

根据流程图对每个流程环节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控制的关键点和控制难点,是否已经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实施是否留下相关的管理记录,是否需要监督,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监督等。

并根据流程和关键点的控制需要重新审视制度体系是否覆盖了燃料管理全过程,是否适合管理流程的要求。

重新修订燃料管理制度,保留制度中实用的有效的部分,删除多余部分,修订过时部分,增加缺少的内容。

__________形成新的燃料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燃料管理监督
体系。

三、燃料管理内控体系的实施为确保燃料管理内控体系有效运行,某厂采取了以下三条保证措施。

1.营造氛围,强化制度执行力。

领导高度重视,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做到人人了解,全员熟悉。

充分利用分配机制的杠杆,弘扬正气,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开创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流程简化、资源统一调配”的良好局面,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

强调执行制度的刚性。

如果不严格执行,制度再好,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要真正实施燃料管理内控体系,还是要落实到严格执行制度上。

2.加大科技投入和设备维护力度。

加强燃料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计量和化验数据封闭上网,提高了管理效率,避免了数据错误和人为改动的风险。

加强燃料视频监控建设,对现场各个关键岗位作业行为进行视频监控和录像。

视频信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传输,各级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均可以登录视频系统,进行远程监督。

推行设备巡检卡制度,提高设备巡检质量。

定期对计量、采制化设备进行维护,校验,确保设备精密度合格率100%。

3.强化监督,确保燃料管过程内控体系有效运行。

为确保燃料管理内控体系的有效落实,某厂设立了燃料监督小组,深入燃料管理各关键岗位,对燃料管理全过程管理进行监督。

厂成立了十个燃煤验收监督小组,由中层干部带班,每日到入厂煤验收现场进行监督,并
随机抽查备查样品。

厂监审室每半年专门成立由审计、计划、财务等人员组成的监察小组,开展燃料管理效能监察工作,全面检查燃料全过程管理内控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根据检查问题,出具书面的监察通知书,限期整改。

四、实施效果某厂通过燃料管理内控体系的实施运行,燃料管理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提升,实现了全年生产和经营目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性效益。

燃料管理内控体系运行一年来,模块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燃料管理责权明晰,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优化,衔接紧密、运转高效。

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落实。

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局面良好,重点岗位人员廉洁自律。

2.经济性效益。

燃料管理内控体系运行一年来,不断强化经济调运理念,关口前移,建立了煤炭价格决策机制,降低了燃料成本。

2010年,采购电煤239万吨,入厂煤热值19.364MJ/Kg,未发生因缺煤停机和降负荷事件,全年库存保持在15万吨以上,因库存充足,全年奖励电量2.18亿千瓦时,为该厂安全稳定生产奠定基础。

入厂不含税标煤单价775.32元/吨,较同区域、同煤种电厂平均煤价低33.61元/吨,相对节约燃料成本5300万元,各项厂内燃料管理考核指标均完成上级公司承包值。

参考文献:
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及全面风险管理设计操作指南.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7.3
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人民出版社。

2008.12219经济论丛 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