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其他
有人研究了用他莫昔芬(tamoxifen)治疗 胰腺癌,其生存期稍长于不用药者。其 他尚可用光动力疗法、免疫疗法、单克 隆抗体交联化疗药物导向治疗及中医中 药治疗。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胰腺癌时主要表 现为主胰管不规则弯曲,局限性狭窄,突然 中断。有时在胰管和胆总管下段同时表现为 阻塞中断,成所谓双管征。还可有主胰管充 盈缺损、移位、瘤腔形成等改变。ERCP对 胰腺癌诊断率达85%—92%,较B超、CT 为高。主要缺点为检查时有较大痛苦、且有 一定的并发症。另外,若病变不侵犯胰管, ERCP则无阳性发现。
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
胰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 全身癌瘤的1%—4%,消化道肿瘤的8%—10 %。在美国,每年因胰腺癌死亡的患者占癌肿 死因的第4位,仅次于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 近年来,胰腺癌发生率明显增高,上海统计表 明20年中增长约6倍,达8—9/(10万)人,美 国近30年来也由5/(10万)人上升到10/(10万) 人,增加1倍。胰腺癌发病年龄以45—65岁最 多见,50岁以上者占80%,最高发病年龄为 55—65岁组,30岁以下罕见。男女之比约1. 5~2:1。
单克隆抗体Span—1和DU—PAN—2分别识别 粘蛋白抗原和粘液糖蛋白抗原。诊断胰腺癌的敏 感性分别为81.3%,66.7%,特异性为75%和 66%,表明SPan—1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较 Du—PAN—2为佳。Span—1的诊断价值与 CAl9—9基本相同。
SC6抗原 是从结肠癌可溶性抗原中提取的一种 胰腺癌相关糖蛋白,当肿瘤直径为2cm、2— 5cm、5—10cm和10cm以上时,SC6抗原阳性 率分别为33.3%、57.1%、75%和85.7%,且 2—5cm和5—10cm肿瘤间有显著性差异。所以 SC6抗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早期检测胰腺癌,并 指示肿瘤大小及病情的进展。
经皮细针胰腺活组织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在 超声波、CT等引导下,用外径0.7mm的细 针经皮对胰腺肿块直接穿刺抽吸活检,诊断 率达80%以上。由于穿刺针较细,穿刺后孔 道一般能自动封闭,并发症较小。通过 ERCP取活检行病理检查或收集胰液涂片作 细胞学检查,同样可获得70%—90%左右 的阳性率。
其他 利用腹腔镜在切开小网膜或大网膜后 直接观察胰腺形态。对伴有阻塞性黄疸的胰 头癌患者可进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CT) 以显示胆总管扩张及胰头癌压迫胆总管的征 象。另外还可以剖腹探查。
诊断程序 对胰腺癌高危人群用血清胰腺癌标志物进行初 筛,结合临床表现,对疑有胰腺癌的患者,先 做B超检查,如胰腺轮廓形态有改变,胰腺内 有低密度区,胰管扩大及胆总管增宽、胆囊胀 大,则胰腺癌可能性大。此时可用CT或MRI检 查证实,可再继续进行ERCP检查或直接剖腹 探查。在B超或CT引导下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 查、基因诊断或加作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明确 病变部位、范围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血清胰腺癌相关抗原检测
癌胚抗原(CEA)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62.5%, 特异性73.3%。血清CEA对胰腺癌病期判断及 随访有一定价值,肿瘤切除后,若CEA再度升 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糖抗原系列CAl9—9、CA50、CA242和CA494 其抗原决定簇为含唾液酸的神经节甙脂,存在于 正常胃粘膜、胆管、胰管上皮细胞及胰腺、结肠 和胃组织中。CAl9—9、CA50、CA242、 CA494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9.4%、70.6 %、66.2%和64.7%,特异性达80%—90%。 其中CAl9—9可作为胰腺癌普查的筛选指标。
目前普遍认为CAl9—9、CA 50、Span -1、 SC6和PCAA抗原等是较有临床意义的胰腺癌相 关抗原,无论在特异性、敏感性等方面都较令人 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其 进展监测方面,任何一个胰腺癌标志物单独使用 都难以达到满意的结果,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敏感 性和特异性。
基因治疗
从分子水平选择性打靶并消灭癌细胞是最有希 望的治癌途径。胰腺癌中K-ras基因固定位点 的高突变率,为其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方便而 适用面广的细胞内靶位。设计与K-ras基因 mRNA帽区互补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可使胰 腺癌细胞株的生长受到短期抑制,相应癌基因 表达也同时受抑,有效作用时间为72h。经过 修饰的反义核苷酸会对胰腺癌细胞产生更好的 治疗效果。双链寡核苷酸、形成三股螺旋的寡 核苷酸,肽—核苷酸嵌和体等都可作为针对Kras的基因治疗。
血、尿及粪便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明确贫血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情 况。 尿常规可以发现胆红素尿。 检查大便是否有脂肪滴和未消化的肌肉纤维,并 可进行潜血试验。 血液生化检查可以发现阻塞性黄疸,评价肝功能 损害程度,了解淀粉酶、脂肪酶及血糖水平。 上述检查特异性差,不能据此确诊胰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40%不能手术切除但看来仍然局限 的胰腺癌患者可能有效。有报道单用60Gy外 放疗的生存期为5.5个月,60Gy 外放疗合并氟 尿嘧啶化疗的生存期为10个月。术中放疗可给 予癌肿较高的放射量而不损伤邻近组织。有报 道术中放疗的生存率约13个月,5%的患者生 存3—5年,术中放疗还可使50%—90%的患 者疼痛缓解。有报道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植入 125I小管治疗胰腺癌。曾有人尝试手术前放疗 和化疗,发现可以增加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
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胰头部系由肝动 脉的十二指肠后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的上胰十二 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下胰十二指肠动脉供血, 胰体层部则由腹腔动脉及脾动脉供血。胰腺癌血管 造影的典型表现为胰腺内和胰腺外动脉的局限性狭 窄、边缘不规则,呈屈曲或锯齿状,少数病例可见 动脉梗阻中断。动脉造影的静脉相可见受累静脉的 梗阻、狭窄及变形等改变。血管造影对胰腺癌的诊 断准确率约90%。超选择动脉造影即通过胃十二指 肠动脉,上或下胰十二指肠动脉或胰背动脉进行造 影,可使诊断正确率达95%。
胰腺癌诊断
疑诊对象
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对不明原 因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明显消瘦,持续性 上腹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上腹部疼痛性质 模糊、定位不明确、夜间更明显、具有进行性 加重的趋势或腰背部疼痛、弯腰可减轻等症状 的患者,应警惕姨腺癌的可能,针对性地进行 以下检查。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B型超声波及超声内镜检查 B超对胰腺癌诊断率可达80%— 90%,若用彩色B超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胰腺癌的主要超 声图像为胰腺局限性增大,轮廓不规则,回声强弱不均,结 节状回声暗区,胰管扩张,胆总管增宽,胆囊增大,甚至肝 内胆管扩张等。 由于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普通B超检查常因肠腔气体干扰等 原因影响图像质量。超声内镜经胃肠道探查胰腺,成功地提 高了超声对小胰癌的诊断价值,如气囊法探测胰头、胃充气 法探测胰体尾均能显示3cm左右的肿瘤,但对2cm以下的小 胰癌诊断价值不高。另外,应用门静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 鉴别门静脉是被胰腺癌浸润或是被压迫,从而确定能否手术。
胃肠道X线钡餐和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 当 胰头或胰体部癌肿压迫和浸润邻近器官时, 常规胃肠钡餐可显示胃窦部、幽门前区或十 二指肠球部压迹,十二指肠第二段内侧或第 三段上缘也可出现压迹、肠壁僵直、肠腔狭 窄和粘膜皱襞变平、中断、锯齿状或结节状 凹陷。低张性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可见十 二指肠受压或浸润,胃窦部出现压迹或移位, 十二指肠圈增宽,内壁呈“ε”字形,降段粘 膜呈尖刺状或出现粘膜溃疡。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药物治疗胰腺因对化疗反应较差,对术后病人或 不能手术的患者可用化疗。有人作随机 试验,给胰腺癌患者先予氟尿嘧啶、阿 霉素和顺铂治疗,随后给予放疗,有效 率达50%,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化疗 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乃 至腹控内注入或者口服,其中以超选择 性动脉插管加持续性药泵灌注效果较好。
胰腺癌治疗
早期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同 时还应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仍是 目前治疗胰腺癌最常用的根治性手术方 法。手术后平均存活16.2个月。对不能 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可作胆囊或胆 总管与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术,以解除 胆道梗阻,缓解病情。
胰腺胚胎抗原(POA) 它是从人胚胰中提取的糖 蛋白,主要分布在胎胰及胰腺癌腺上皮细胞膜及 胞浆内,也存在于胃和结肠细胞中。胰腺癌患者 血清PO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3%和68%, 良性胰腺疾病阳性率为22.6%。
其他 有报道检测血清胰腺泡蛋白、弹力蛋白酶、 核糖核酸酶、淀粉酶同工酶、胰腺乳铁蛋白等可 以用作诊断胰腺癌,但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差, 未被临床广泛采用。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 CT能清晰地 观察胰腺的位置、轮廓、肿瘤等表现。胰腺 癌的CT扫描图像主要是胰腺局部肿块,外 形轮廓异常,管道扩张,胰腺周围脂肪层消 失,癌肿坏死或阻塞性囊肿所呈现的局限性 密度减低区。CT对胰腺癌的诊断率达75 %—88%。
磁共振成像检查(MRI) 胰腺癌常显示为胰腺 局限性增大或块影从胰腺轮廓凸出,以及引 起胆、胰管扩大等表现。当癌肿发生坏死后, 坏死腔内含有液性物质,其T1和T2加权图 像上分别显示为实质性肿块内的低信号和高 信号区。Tl加权图像上胰腺癌向周围侵犯以 及转移所致的淋巴结肿大均易显示。另外 MRI可以通过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显示 胰腺图像,能更清楚地了解胰腺癌大小、浸 润层次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基因诊断 K-ras基因在胰腺癌中突变率高达75%— 100%,因此认为可以将K-ras基因突变及其蛋白 p2l的表达作为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利用细针穿 刺胰腺组织检测K-ras点突变,阳性率达95%以上。 收集胰液检测脱落细胞DNA的K-ras突变诊断胰腺 癌,敏感性100%,特异性达94%。胰腺癌p53基 因重排异常发生率为14.3%,点突变高达54%, p53蛋白在胰导管癌中阳性率63%。另外也有报道 C-myc、nm23、C-erbB-2蛋白表达在胰腺癌中达 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