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少学时知识点整理

化工原理少学时知识点整理

1吸收分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分类?答:依据是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1 )按过程有无化学反应:分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2)按被吸收组分数:分为单组分吸收、多组分吸收(3 )按过程有无温度变化:分为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4)按溶质组成高低:分为低组成吸收、高组成吸收2、吸收操作在化工生产中有何应用?答: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重要方法,它在化工生产中有以下应用。

①分离混合气体以回收所需组分,如用洗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等。

②净化或精制气体,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③制备液相产品,如用水吸收氯化氢以制备盐酸等。

④工业废气的治理,如工业生产中排放废气中含有NOSO等有毒气体,则需用吸收方法除去,以保护大气环境。

3、吸收与蒸馏操作有何区别?答:吸收和蒸馏都是分离均相物系的气一液传质操作,但是,两者有以下主要差别。

①蒸馏是通过加热或冷却的办法,使混合物系产生第二个物相;吸收则是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形成两相系统。

因此,通过蒸馏操作可以获得较纯的组分,而在吸收操作中因溶质进入溶剂,故不能得到纯净组分。

②传质机理不同,蒸馏液相部分气化和其相部分冷凝同时发生,即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向着彼此相反方向传递。

吸收进行的是单向扩散过程,也就是说只有溶质组分由气相进入液相的单向传递。

③依据不同。

4、实现吸收分离气相混合物必须解决的问题?答:(1 )选择合适的溶剂(2)选择适当的传质设备(3)溶剂的再生5、简述吸收操作线方程的推导、物理意义、应用条件和操作线的图示方法。

答:对塔顶或塔底与塔中任意截面间列溶质的物料衡算,可整理得L X亿存2)或丫V X M V X i)上式皆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

该式表示塔内任一截面上的气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式中L/V为液气比,其值反映单位气体处理量的吸收剂用量,是吸收塔重要的操作参数。

上述讨论的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仅适用于气液逆流操作,在并流操作时,可用相似方法求得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

应予指出,无论是逆流还是并流操作,其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都是通过物料衡算得到的,它们与物系的平衡关系、操作温度与压强及塔的结构等因素无关。

6、亨利定律有哪些表达式?应用条件是什么?答:亨利定律表达气液平衡时两相组成间的关系。

由于相组成由多种有多种表示方法,因此亨利定律有多种表达式,可据使用情况予以选择。

①气相组成用分压,液相组成用摩尔分数表示时,亨利定律表达式为P Ex式中E称为亨利系数,单位为kPa。

亨利系数由试验测定,其值随物系特性和温度而变。

在同一种溶剂中,难溶气体的E值很大,易溶的则很小。

对一定的气体和溶剂,一般温度愈高E值愈大,表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应予指出,亨利定律适用于总压不太高时的稀溶液。

②以分压和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气、液相组成,亨利定律表达式为式中H称为溶解度系数,单位为kmol/( m3 kPa )。

溶解度系数H随物系而变,也是温度的函数。

易溶气体H值很大,而难溶气体H 值很小。

对一定的物系,H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以摩尔分数或摩尔比表示气、液相组成,亨利定律表达式为P mxmxmX1 (1 m)X式中m称为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与亨利系数E相似,相平衡常数m愈大,表示溶解度愈低,即易溶气体的m值很小。

对一定的物系,m是温度和压强的函数。

温变升高、压强降低,贝U m变大。

④各种亨利常数换算关系:Em —P式中P为总压,Pa或k Pa。

H豆。

EM s7、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有何应用?答: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应用。

(1)判断过程方向当不平衡的气液里两相接触时,溶质是被吸收,还是被脱吸,取决于相平衡关系。

Y> Y ,吸收过程;Y=Y,平衡状态;Y<Y,脱吸过程。

(2)指明过程的极限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过程即行停止,可见平衡是过程的极限。

因此在工业生产的逆流填料吸收塔中,即使填料层很高,吸收剂用量很少的情况下,离开吸收塔的吸收液组成X1也不会无限增大,其极限是进塔气相组成Y成平衡的液相组成X1,即X1,max X;Y,反之,当吸收剂用量大、气体流量小时,即使填料层很高,m出口气体组成也不会低于与吸收剂入口组成X2呈平衡的气相组成Y2,即丫2,min 丫 2 mX ?,由此可知,相平衡关系限制了吸收液的最高组成及吸收尾气的最低组成。

(3)计算过程推动力在吸收过程中,通常以实际的气、液相组成与其平衡组成的偏离程度来表示吸收推动 力。

实际组成偏离平衡组成愈远,过程推动力愈大,过程速率愈快。

即 Y Y-Y ;也可用液相组成表示,即 X X X 。

8、 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答:双膜理论要点:(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存在一固定的相界面。

界面两侧分别存在气膜和液膜,膜内流体呈滞流流动,物质传递以分子扩散方式进行, 膜外流体成湍流流动。

膜层取决于流动状态,湍流程度愈强烈,膜层厚度愈薄。

(2 )气、液相界面上无传质阻力,即在界面上气、液两相组成呈平衡关系。

(3)膜外湍流主体内传质阻力可忽略, 气、液两相间的传质阻力取决于界面两侧的膜层传质阻力。

根据双膜理论,将整个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简化为通过气、液两个滞流膜层的分子扩 散过程,从而简化了吸收过程的计算。

9、 何谓最小液气比?怎样确定?答:在极限的情况下,操作线和平衡线相交(有特殊平衡线时为相切),此点传质推动力为零,所需的填料层为无限高,对应的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该操作线的斜率为最小液气 比(L/V ) min 。

因此L min 可用下式求得式中X ;为与气相组成 丫1相平衡的液相组成。

若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则 X ;由亨利定律算得,否则可由平衡曲线读出。

10、 吸收剂用量对吸收操作有何影响?如何确定适宜液气比?答:吸收剂用量的大小与吸收的操作费用及设备的投资费用密切相关。

在L> L min 前提下,若L 愈大,塔高可降低,设备费用 较底,但操作费用较高;反之,若 L 愈小,则操作费 用减低,而设备费用增高。

故应选择适宜的吸收剂用量,使两者之和最底。

为此需通过经 济衡算确定适宜吸收剂用量和适宜液气比。

但是一般计算中可取经验值,即VL (;.; ~ 2.0)("L)minL (1.1 ~ 2.0)L min11、 吸收操作的全塔物料衡算有何应用?何谓回收率?答: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作全塔溶质组成的物料衡算,可得V (Y 1-Y 2) L (X 1-X 2)吸收塔的分离效果通常用溶质的回收率来衡量。

回收率(又称吸收率)定义为L minV (£ 丫2) *X ! X 2NOG(Y 1 Y 1)(Y 2 YJ,丫 1丫1InY 2Y 2丫 1 丫2Y mY 1Y2lnY2式中 Y m 称为全塔气相对数平均推动力。

通常,进塔混合气流量和组成是吸收任务规定的,若吸收剂的流量和组成被选定,则 V 、L 、丫1、X i 均为已知;又根据吸收任务规定的溶质回收率A ,可求得出塔气体的组成丫 2 ; 然后求得出塔的吸收液组成 X 1。

12、何谓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它们的物理意义如何? 答:通常将填料层高度基本计算式的右端分为两部分来处理,该式右端的数组 V/ K Y a 是由过程条件所决定的,具有高度的单位,以H OG 表示,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式中积分项内的分子与分母具有相同的单位,整个积分为一个无因次的数值,以 N OG 表示,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于是填料层咼度基本计算式可以表示为ZH OG N OG同理,有Z H OL N OL其中H 0GL N OGX 1 dX K x aX 2 X X由此可见,计算填料层高度的通式为:填料层高度 =传质单兀咼度x 传质单兀数传质单元高度反映传质阻力及填料性能。

若吸收阻力愈大,填料的有效表面积愈小,则每 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愈高。

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若任务所要求的气体浓度变化愈大,过程的推动力 愈小,则吸收过程愈难,所需的传质单元数愈大。

若N OG 等于1,即气体经一段填料层高度的组成变化(Y 1 丫 2 )恰等于此段填料层内推动力的平均值(Y Y )m ,那么这段填料高度就是一个气相传质单元高度( Z H OG )。

13、如何用平均推动力法计算传质单元数?使用条件是什么?答:在吸收过程中,若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时,则可仿照传热中对数平均温度差推导 方法。

根据吸收塔塔顶基塔底两个端面上的吸收推动力来计算全塔的平均推动力, 以N °G为例,即被吸收的溶质量 混合气中溶质总量Y i Y 2 ¥100%2或1-X12,则相应的对数平均推动力可用算数平均推动力进行计Y 22 X 214、 试述填料塔的结构?答:填料塔为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可应用于吸收、蒸馏等分离过程。

塔体为圆筒 形,两端装有封头,并有气、液体进、出口接管。

塔下部装有支撑板,板上充填一定高度 的填料。

操作时液体自塔顶经分布器均匀喷洒至塔截面上,沿填料表面下流经塔底出口管 排出;气体从支撑板下方入口管进入塔内,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自下而是地通过填料层的空 隙而由塔的顶部气体出口管排出。

填料层内气液两相呈逆流流动,在填料表面的气液界面 上进行传质(或传热),因此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

由于液体在填料中有倾向于塔壁流动,故当填料层较高时,常将其分成若干段,在两段之间设置液体再分布装置,以有利于 流体的重新均匀分布。

填料塔结构简单,且有阻力小用便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 对于直径较小的塔,理有腐蚀性的物料或要求压强降较小的真空蒸馏系统,更宜采用填料。

15、 填料有哪些主要特性?如何选择?答: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填料性能的优劣是填料塔能否正常操作的关键。

表示填料特性的参数主要有以下几项。

(1) 比表面积a(2)空隙率(3)3填料因子a /,湿填料因子,以表示在选择填料时,一般要求填料的比表面积大,空隙率大,填料润湿性好,单位体积 填料的质量轻,造价低及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16、填料塔有哪些附件?各自有何作用?答:填料塔的附件主要有填料支承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和除沫装置等。

合理选择和设计填料塔的附件,可保证填料塔的正常操作和良好的性能。

(1) 填料支承装置填料支承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填料及其所持有液体的质量,帮支承装置应有足够的力学 强度。

同时,应使气体和液体可顺利通过,避免在支承装置处发生液泛现象,保证填料塔 的正常操作。

(2) 液体分布装置若液体分布不匀,填料表面不能被液体润湿,塔的传质效率就会降低。

因此要求塔顶 填料层上应有良好的液体初始分布,保证有足够数目且分布均匀的喷淋点,以防止塔内的 壁流和沟流现象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