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电子工业发展非常惊人,当然这些进步都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1937年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开创了利用电传递信息的新时代。
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通信的重要工具,1918年,调幅无线广播条幅接收机问世,1936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信技术也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发展,而且无线通信在现在的生活中更是重要,我们常用的手机,无线电话还有各种电器的遥控器等,大到航天小到小孩玩具都离不开发射和接收设备。
调频与调幅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种发送接收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调频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设备的必要工作方式。
超外差是目前很多接收机广泛采用的技术,与直接放大式接收机相比,超外差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
具有灵敏度好,易得到足够大且比较稳定的放大量,易调整等。
关键词:接收机超外差调频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s very alarming, of course, these advance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uman life, the 1937 cable Morse invented telegraph to create a new era for the use of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1876 Bell invented the telephon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in our everyday life communication, 1918, AM radio broadcasting banner receivers come out in 1936, commerc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programs ... along with human civilization, social progres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s also based on the rapid spee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important in the present life, we often use mobile phones, wireless phone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electrical remote control, etc., a large space small children toys from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receiving equipment.FM and AM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of the two sending and receiving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odern equipment necessary to work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FM mode. The superheterodyne many receivers are widely used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he direct amplification receiver, superheterodyne has many outstanding advantages. Has good sensitivity, easy to get large enough and relatively stable put a lot of easy to adjust.Keywords: receiver superheterodyne F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总体分析 (1)1.1 接收机的简述 (1)1.2 接收机的分类 (1)1.2.1按是否含有混频器分类 (1)1.2.2按调制方式不同分类 (2)1.3 比较分析 (2)1.3.1 超外差式与直放式比较 (2)1.3.2调频相对于调幅的优势 (3)1.3.3方案确定 (3)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3)2.1 调频部分和收音部分的主要指标 (3)2.2 调频部分的主要性能指标 (4)3 调频对讲机调频部分的工作原理 (4)3.1原理框图及组成单元 (4)3.2 工作原理 (4)3.3 部分波形变换示意图 (6)3.4 本机振荡电路部分 (7)4 元件清单及主要原件的参数和电路原理图 (7)4.1调频对讲机总元件清单 (7)4.2 主要原件的参数 (9)4.2.1 D1800的参数 (9)4.2.3 D2822的参数 (13)4.2.5 9018三极管的参数 (18)4.3 电路原理图及印刷板图 (19)5 对讲机安装、调试、检测与改进 (20)5.1 元件的检测与选择 (20)5.2 元件的安插与焊接 (20)5.3 调试与检测 (21)5.4 改进 (21)6 总结 (21)7 参考文献 (22)8 附录 (21)引言超外差接收机即利用本地产生的振荡波与输入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某个预先确定的频率的方法。
超外差原理最早是由E.H.阿姆斯特朗于1918年提出的。
这种方法是为了适应远程通信对高频率、弱信号接收的需要,在外差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外差方法是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音频,而阿姆斯特朗提出的方法是将输入信号变换为超音频,所以称之为超外差。
利用超外差原理制成超外差接收机,这种接收方式的性能优于高频(直接)放大式接收,应用于远程信号的接收,并推广可应用到测量技术等方面。
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超外差调频接收机。
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选择性好的单元电路,应尽可能靠近前面,在干扰及信号都很弱的时候把干扰抑制下去。
如干扰及信号很大,则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将产生严重的组合频率及其他非线性失真,这时滤除杂波比较困难。
超外差式接收机,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所以我们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
1 总体分析1.1 接收机的简述接收机是指一种能够接收信道传送的已调信号,并能对其进行解调、放大等,最终转变为声音的装置。
1.2 接收机的分类1.2.1按是否含有混频器分类直放式接收机:指已调信号经高频放大,再通过解调恢复为原基带信号之后,最终经过低频放大转变为声音的装置。
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直放式接受机工作图超外差式接收机:指已调信号经高频放大,再经混频器与本机振荡器组合的变频电路,将接收的已调波的频率转换为固定的中频之后,最终再经中频放大、解调、低频放大后转变为声音的装置。
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图1-2超外差式接受机工作图1.2.2按调制方式不同分类调幅接收机:利用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幅度,以此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并在接收端进行放大、混频、解调等,最终转变为声音的装置。
调频接收机:利用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以此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并在接收端进行放大、混频、解调等,最终转变为声音的装置。
1.3 比较分析1.3.1 超外差式与直放式比较超外差式接收机利用自身固有的混频器与本机振荡组成变频电路,并能将接收到的已调波的频率转变为固定的中频,由于中频是固定的,因此中频放大器的选择性与增益都与接收的载波频率无关。
这样可大大的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领道选择性,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接收机的性能,而直放式接收机不含有混频电路,所以不能达到超外差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1.3.2调频相对于调幅的优势调频比调幅抗干扰能力强:外来的各种干扰、加工业和天电干扰等,对已调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产生寄生调幅,形成噪声。
调频制可以用限幅的方法,消除干扰所引起的寄生调幅。
而调幅制中已调幅信号的幅度是变化的,因而不能采用限幅,也就很难消除外来的干扰。
因此,调频波信噪比高,调频广播中干扰噪声小。
调频波比调幅波频带宽:频带宽度与调制系数有关,即:调制系数大,频带宽。
调频中常取调频系数大于1,而调幅系数是小于1的(大于1就过调了,会严重失真),所以,调频波的频带宽度比调幅波的频带宽度大得多。
因此音质要好,音频的上限可达10KHZ左右。
调频制功率利用率大于调幅制:发射总功率中,边频功率为传送调制信号的有效功率,而边频功率与调制系数有关,调制系数大,边频功率大。
由于调频系数mf大于调幅系数ma,所以,调频制的功率利用率比调幅制高。
由于调频波比调幅波频带宽,所以也带来选择性的问题,所以不适合在射频的低频段使用,往往使用100M左右的波段。
在这个波段的特点直线传播,因此传播的半径相对小些。
1.3.3方案确定通过比较分析方案确定为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方式。
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2.1 调频部分和收音部分的主要指标工作电压:3V(5号2节电池)有效距离:50~100米频率范围:85-108Mhz灵敏度:10微伏重量:约102g整机电流:小于150mA输出功率 P O =0.3W天线形式:拉杆天线或橡胶天线2.2 调频部分的主要性能指标工作电压:3V (5号2节电池)有效距离:50~100米频率范围:85-108MHZ中频频率:10.7MHZ3 调频对讲机调频部分的工作原理3.1原理框图及组成单元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是由天线、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器、鉴频器、低频功放等电路组成。
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图3-1 调频对讲机的接受部分的工作方式的图解3.2 工作原理方框图基本工作原理:天线接收到微弱的高频信号,经输入回路选频为f1,经高放送入混频器,本振输出另一高频f2,送入混频。
混频器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
混频器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f2-f1,在经中频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功放级放大。
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在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为了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并且简化电路降低成本。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选用了2个天线输入回路 高频放大 混频器 中频放大 鉴频器扬声器本振芯片。
分别为D1800和D2822。
D1800为单片FM/AM 收音机电路, FM部分包含混频,本振中放,鉴频,静噪,低通滤波器等;AM 部分包括高放检波,此外还有音频驱动级和功放电路,用一块D1800电路和少数外围元件,可实现完整的接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