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淀粉、蛋白质实验鉴定方法、所用试剂以及脂肪的鉴定方法。
2.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并且会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分小组进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鉴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的实验,使学生了解不同食物中可能有不同的营养物质,但是主要成分不尽相同,从而形成营养均衡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鉴定方法以及所用试剂。
2. 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教学难点:
1.掌握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并且会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了解不同食物中可能有不同的营养物质,但是主要成分不尽相同,从
而形成营养均衡的观点。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二)教师准备:
1、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课件
2、实验器材:烧杯、白纸、载玻片、玻璃棒、试管、试管架
3、实验材料和试剂:饭粒(或馒头、面包的碎屑)、鸡蛋清、抄熟的花
生种子、食用油、碘酒等
4、实验装置及材料:(图片)
四、 课时计划 :
1课时
五、 设计思路:
《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实验为分组实验,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鉴定方法和所用试剂。
教学难点是了解不同食物中可能有不同的营养物质,但是主要成分不尽相同,从而形成营养均衡的观点。
我的教学策略是:首先通过大家熟知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次,展示不同的食物图片让学生分析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再次,联系前面所学内容、生活常识、以及课本知识这些方面的内容,师生共同分析出鉴定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的原理、试剂等方面的知识。
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最后教师解惑答疑进行精讲点评并总结本节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操作,学生能从实验中发现馒头中富含淀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花生中富含脂肪。
能深刻的理解不同的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不同这一知识点,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同时学生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实验操作,能对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所用试剂的用途理解倒位并能记忆深刻,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
六、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3分钟
讨论教师提出的话题;
看课题
欣赏图片,
思考
摩拳擦掌、准备实验 【教师活动】 “同学们:早上/中午你们吃饭了吗?我们每天会吃很多食物,我们吃的这些食物是谁给我们提供的呢?食物为我们提供了什
么呢?”以身边熟悉的事为话题引入新课
课题——《饮食与营养》
【板书】5-1饮食与营养
屏幕呈现“食物与营养关系”的图片,
教师设疑:不同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
我们如何鉴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呢?我们
今天这节课就来鉴定一些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板书】小标题——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通过大家身边熟悉事件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使学生明确
七、说明
《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的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不同这一观点,从而能将该知识点运用于生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本实验的实验材料都是大家生活中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的内容时都很积极地参与。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操作,能从实验中发现馒头中富含淀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花生中富含脂肪。
能深刻的理解不同的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不同这一知识点。
同时学生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实验操作,能对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所用试剂的用途理解倒位并能记忆深刻。
本实验的特色以及创新之处:在鉴定馒头的主要营养成分时,学生先按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操作,然后观察现象。
此时很多同学说滴上碘酒的馒头变黑,而不是变蓝。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淀粉遇碘酒变蓝这一实验原理以及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我对实验进行了稍加改进做了另外一个验证实验。
我用浸泡过馒头的水与等量的清水各滴加两点碘液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现象很明显。
浸泡过馒头的水变蓝,清水不变蓝。
通过这一验证实验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淀粉遇碘酒变蓝这一实验原理,也能说明馒头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