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大少儿频道总监问诊少儿频道

十大少儿频道总监问诊少儿频道

十大少儿频道总监问诊少儿频道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提供的资料,截止2005年4月20日,总局已批准20个省级电视台和8个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

其中,有18家已经正式开播。

具体开播少儿频道的省市电视台为:北京、上海、天津、海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新疆、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北京动画频道、湖南金鹰卡通频道、上海炫动卡通频道、福州(省会城市)等共18家。

6月1日19:05分,伴随着宁波电视台《快乐启航》晚会拉开帷幕,一个新的少儿频道——宁波电视台少儿频道也正式开播了。

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全国综合频道播出的少儿节目占15%,影视频道播出的少儿节目占7.7%,少儿频道播出的少儿节目占全部播出总量的40%以上。

毋庸质疑,少儿频道的开播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更多的节目选择,少儿频道的专业化程度正在迅速提高。

然而,少儿频道的数量是有了,但部分地区的节目、收视、运营总体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全国样本地区的收视排名名列前茅,但地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竞争地位大多落在十几位,几十位之后。

为此,《节目》杂志采访了国内10位地方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请他们一起来为我们把脉一下发展中的中国少儿频道。

选题策划:张育敏采写:张育敏朱志宇黄蕾节目源: 缺节目缺品牌节目节目数量亟待提高随着少儿频道在数量上的激增,节目源短缺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节目制作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少儿频道的节目大都以购买为主,自办为辅。

在购买的节目中,大部分都是动画片。

而国产动画片本身就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

同时,由于国内社会化制作公司投资做少儿节目的也不是很多,“节目源短缺或着有节目,但没有好的节目,节目没有挑选余地”是很多地方少儿频道都遇到的问题。

在少儿频道中,动画片是赢得收视点的重头戏,其收视比重也必然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少儿节目。

因此,少儿频道的数量增加了,对动画片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但是,中国的动画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动画片的播放需求量与市场投放量反差极大。

国产动画片不仅需要在数量上提高,更要在质量上提高,才能在国际动画片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目前全国大多数少儿频道还没有能力自己创作动画片,大都是从动画制作公司去购买。

但是,限于一些政策的约束,一些少儿频道对于国外一些优秀的动画片只能是“望而兴叹”,舍其所爱转而去购买国内制作公司生产的动画片。

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副总监李任辉表示,这无形中就与少儿频道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政策扶持了一些国内动画片的生产商,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儿频道的节目源。

儿童剧也如此。

如今的电视频道不断增加,电视剧尤其是优秀电视剧在市场上颇为抢手。

但在这有限的电视剧资源中,优秀的儿童剧更是极为稀有。

优秀栏目少,品牌栏目更是匮乏。

一个少儿频道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栏目。

可是目前在国内的少儿频道中,有自己品牌栏目的很少。

大多数少儿频道都很少有甚至没有自办节目,自办栏目的播出时间每天也不过1小时左右。

其余时间或是购买的节目,或是电视剧、动画片,或是别的频道内容上与少儿沾边的节目。

新疆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曾健坦言,由于经费等问题,频道本身不生产节目,只是把一套、二套、三套的少儿栏目放到少儿频道进行编排、播出。

少儿频道没有栏目,只是组织一些特别节目或项目,如六一晚会、大赛等。

节目质量亟待提升“自办节目数量少,质量平平,收视率不高,缺乏品牌栏目”是困扰很多少儿频道总监的共同问题。

“目前的孩子已经提前成人化,社会化,接触的资讯已相当丰富,而我们的很多少儿节目和动画片还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显得很低幼。

”浙江电视台青少部主任费敏说。

广州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梁永亮有同样的看法,“现在中国的教育还基本属于应试教育,孩子每天都要上学、回家还要做作业,学业的压力很重,看电视的时间很少。

如果就那么点的时间看电视,你还给他们看一些说教类的节目,那谁还会看呢,他们根本没兴趣。

”根据上海东方少儿频道开播后做的一个收视调查,“72%的孩子表示,收看少儿频道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欢乐‟。

而目前我们大部分节目的欢乐和趣味程度不够。

”频道总监杨文艳说。

为此,频道定期请来儿童心理专家和社会专家进行交流,要研究儿童心理、儿童的收视行为和收视习惯,把一些有普遍性的“金科玉律”用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

“比如,我们强调摄像机的机位和目标观众要平视,这就要求摄像师要跪着,甚至趴着进行拍摄。

另外,主持人的语言要是积极的、鼓励的和正面的。

”其实,造成当前少儿节目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比如节目创作、资金投入、人员配备、运作机制等等诸多环节。

一些节目的成人化倾向、说教取向严重,必然不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在很多频道里都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节目,由节目的编创人员故意营造某种情境而诱导或是教导孩子说出所谓的“童言”,这样的节目咋一看觉得挺有趣,常常让人开怀一笑,但是多了滥了会让人觉得千篇一律,甚至无聊。

还有的节目说教味道太浓,好比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这样更会遭到他们的排斥与反感。

节目形态亟待丰富提起少儿节目,除了动画片,很多人印象中就是蹦蹦跳跳的综艺、游戏节目样式。

不过,近几年在探索少儿节目样式的多样化方面,很多频道也做了积极的尝试。

“我们在筹备频道的时候就考虑在自制节目的样式上努力寻求突破。

”上海东方少儿频道总监杨文艳告诉《节目》记者,“除了常见的儿童节目形态,我们在目前国内创作并不丰富的儿童剧方面加大了投入,而且已经初见成效,目前的三部儿童剧《成长别烦恼》、《魔幻巧克力》《麻辣教师》,收视率表现都很好。

”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除了原有的《七色光》品牌外,近几年在家教类节目中独树一帜,诞生了《知心家庭·谁在说》、《相约新家庭》、《妈妈宝宝》等一系列优秀节目。

“我们这些节目的播出目前还相对单一和分散,我们希望能够制作出系列的家教节目,在每天晚间黄金时间段带状播出,这样节目的影响力会更大,便于形成节目的品牌和吸引广告的投放。

” 北京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主任李金茹说。

而刚刚成立半年多的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则在鲜少涉足的少儿新闻上做足了功夫。

《天天播报》全部由少儿主持,充分体现少儿语态特点和表达方式,《老豇豆有话说》用孩子的眼光和角度去评论,从聪明、调皮的老豇豆嘴里,网罗杭州的大事和小事。

“这些新闻非常有地域性,有贴近性,小朋友很喜欢看,收视率很不错”。

所以,尽管有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乃至上海炫动卡通频道的多重覆盖,杭州少儿频道的收视份额还是排在了当地的第一位。

6月1日刚刚开播的宁波少儿频道也有一个特色的少儿新闻栏目《一千零一夜》,利用故事体的手法来讲新闻。

宁波电视台副台长严玫向《节目》介绍说,“这个节目的口号就是…《一千零一夜》,看完做作业‟,非常生动。

节目15分钟,是日播节目,压力还是很大的。

节目面对的对象比较泛,倾向于小学和初中的孩子。

” 另外,武汉电视台青少部主任曾玉华告诉记者,频道也新开播了一档新闻节目——《武汉少儿新闻》,时长5分钟,每天的17:51分播出,“也是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事件。

一方面是社会新闻,比如说武汉少年作家协会成立,动物园里来新动物了,还有一些是校园新闻,比如说校园的趣事、要事等。

”显然,有了节目形态,但到底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和资讯,需要什么样的传达方式,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除了这些节目样式,应该看到,在少儿谈话、科普、游戏、纪录片等节目形态上,很多频道还没有涉足。

北京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主任李金茹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就缺少一档给青少年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疏导他们心理问题的热点问题谈话节目,另外,孩子们打开电视主要也是在寻找娱乐和放松,我们也正在筹备做一档青少年的娱乐节目。

”亟待加强节目研发机制任何电视节目产品都需要研发投入,少儿电视节目更是这样。

“做少儿节目比大人节目需要付出更多,因为你需要去了解你的观众,了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然后才能做出孩子们爱看的节目来”,北京电视台青少中心主任李金茹说。

应该说,从国际上看,对少儿节目制作的研发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

以美国尼克频道为例,他们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到节目调研中去。

据悉,该公司通常在一年中以各种方式对约1.2万名儿童和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了解当下儿童成长情况和追求的时尚,他们心中的偶像,热门话题,获取他们对科技、体育甚至性问题的看法,为节目制作提供一手的信息。

KIDS WB也有类似的做法。

他们对每一个制作的节目都进行测试。

先是把一个初步的想法在一群儿童中进行调查,在确定一个节目制作之后,在制作和播出环节再进行定量调查。

通常制作一个节目的调研过程从创意到播放的时间为6个月到一年,有时会更长。

当然,这种情况下操作的节目,受孩子欢迎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国内的少儿频道限于经费、观念、人才、机制等因素,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还很难在研发环节进行投入。

不过,很多频道总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做了积极的思考和尝试。

在采访中,北京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副主任倪大海提到,应该从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咨询公司或研究机构,为全国拥有3亿6千万观众的青少频道和少儿节目制作者提供咨询和研究报告,指导相关节目生产。

“在目前这个阶段,各个频道经费如此紧张,如果这个研发费用由某个频道自己承担还不太现实”。

面对着频道下一步很快就要实施的公司化操作,浙江电视台青少部主任费敏向记者透露,届时频道会专门成立一个研发机构,对频道所有新设节目进行前期的市场调查、然后做方案、做样带,然后再进行测试论证,在这个基础上最终确定是否要上这个节目,改变现在“拍脑袋”的做法。

“这些研发人员必须懂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同时也要懂市场,思想观念也应该比较开放”,费敏说。

亟待搭建少儿节目交流平台这个六一,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范顺事特别忙。

除了频道本身的事务外,他还是六一期间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活动负责人之一。

作为刚刚开播半年多的一个少儿频道负责人,在这个动漫节上,范顺事心里装着一件事,那就是和来自全国各地少儿频道的同行商榷,搭建一个全国各地少儿频道节目交流和联合制作的平台。

其实,不止一个频道总监在采访中提到过这样的想法。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少儿频道相继开播,各地少儿频道不同程度都存在着“片荒”的问题。

为此,很多频道不得不播出电视剧或把过去的老片子进行重播。

而与此同时,一些少儿频道的优秀节目也期待能在更大舞台和空间进行交流。

上海东方少儿频道总监杨文艳对此就深有感触,由频道、SMG五岸传媒和节目制作公司共同制作的3部儿童剧《成长别烦恼》、《魔幻巧克力》、《麻辣教师》,目前在上海当地的收视率表现都非常好,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最近我们希望把这些优秀剧目卖给其他兄弟台,但发现,可能是由于观念的原因,一些台宁愿买社会公司的节目,也不愿买其他电视台的节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