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定稿)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定稿)

NANCHANG UNIVERSITY自考本科毕业论文SELF-TAUGHT GRADUATION THESIS论文题目: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准考证号:专业层次: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起讫日期: 201 年月日至月日目录文摘 (1)关键词 (1)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1临床资料 (1)1.2治疗方法 (1)1.3护理方法 (2)1.3.1术后护理 (2)1.3.2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2)1.3.3心理护理 (2)1.4预防并发症 (2)1.4.1预防感染 (2)1.4.2预防褥疮 (2)1.4.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1.4.4预防髋关节脱位 (3)1.5康复锻炼 (3)2 结果 (4)3讨论 (4)参考文献: (4)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XXX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337016文摘: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有效护理模式。

方法: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并科学合理的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52名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脱位、感染、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至一年,患者假体及髋关节功能良好,均能下地行走,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疗效的基础,高质量、细心的护理,科学合理的制定康复方案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才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序言: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易诱发跌倒而造成髋关节易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1938年被应用于临床[1],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较简单,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消除股骨颈骨折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我科自2009年8月份至2014年8月份共收治52例老年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实施高质量、细心的护理,明显提高了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治愈率,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55-95岁,平均年龄75岁,平均住院日20天;其中股骨颈粉碎性骨折30例,股骨头坏死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例。

22例存在3种以上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常见老年病。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行皮牵引,完善各项检查,结合患者自身内科疾病邀请相应专科医生会诊,将各项异常情况控制良好后再进行手术。

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高危患者术中使用有创动脉监测,手术切口采用后外侧切口[2]。

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补充钙剂1200mg/天,维生素D300IU/天。

术前及术后两周应用密钙息注射剂50IU/天,肌肉注射。

出院时给予密固达注射剂5mg静滴,每年1次。

1.3护理方法1.3.1术后护理术后在患者大腿之间放置软枕,以防止患肢外旋,内收。

去枕平卧6h,低流量吸氧6h,心电监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6%以上。

注意患者意识状态,保持输液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末梢皮温、色泽、毛细血管充盈、有无肿胀、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活动及疼痛,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患者采用体位在手术期间、手术后、功能锻炼时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基本要求[3]是保持人工股骨头与130°~140°的轻度外翻和前倾12°~15°。

1.3.2切口及引流管护理术后要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对渗血较多者, 要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外, 局部应予以无菌棉垫衬之,遵循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对于切口放置引流者,要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状态,防止逆行感染,观察引流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

术后24h,引流液若超过400ml且为新鲜血, 24-72h后引流量<50ml/d,可拔除引流管。

观察尿管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受压,术后6h夹管,2-3h定时开放,锻炼膀胱肌收缩功能,术后3天拔除尿管。

1.3.3心理护理术后疼痛致使老人情绪波动,加之担心患肢是否能尽快痊愈时,我们应同患者家属一起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和调动其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疼痛难忍时可采用镇痛剂止痛。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热情、主动、周到,耐心解释和回答患者,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1.4预防并发症1.4.1预防感染术前及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前3天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以及上肢的扩胸运动等,禁止吸烟以增强肺活量,减少肺及气管内分泌物的生成,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4]。

留置尿管期间,每天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

嘱多饮水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

1.4.2预防褥疮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褥疮的方法,亲自示范和指导家属协助患者使用健侧腿蹬在创面上抬高臀部,并双手插在臀部及尾部做好局部按摩,2-3小时翻身1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并做好患者的局部护理;帮助患者舒适的体位,提供舒适整洁的床单,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

1.4.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资料显示,国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0%,因此预防很重要,如早期抬高下肢和早期活动,应用加压袜,科学指导饮食都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DVT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5],尤其对于40岁以上或者曾有DVT史、恶性肿瘤或脑梗死病史的患者[6],往往由于患者术后体位受限活动减少、术中体位的扭转和手术视野的牵拉等,致使血液回流不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引起DVT。

术后1~2d叮嘱患者及家属减少下肢不必要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减少髋关节脱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以通过有效地按摩手法,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减轻患肢的疼痛[7]。

1.4.4预防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0.2%~6.2%,绝大多数发生于术后1个月[8]。

术后恢复软组织张力是预防髋关节脱位最重要的措施,给患者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必要时在双下肢间置梯形枕,以防患肢的外旋式内收;避免在患侧臀部肌肉注射。

1.5康复锻炼康复锻炼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的原则。

术后麻醉消失后,在术侧肢下方垫适当厚度的软垫,使之保持一定的屈曲度,减轻术后疼痛。

患者可即行趾关节、踝关节自主屈伸运动,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臀收缩运动等。

术后第1天外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去除软垫,尽可能伸直手术侧下肢,以防曲髋畸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2天坐起训练,采用半坐位,不超过30度。

坐起时间相对较短,每日做4-6次,每次小于30分钟,如果稳定性不够,可放弃座位训练。

术后第3-4天坐位抬腿、屈髋屈膝训练,患者坐床边,患肢做直腿抬高动作,抬高在30°以内,保持时间5~10s,逐渐增加。

进行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在不引起异常疼痛的情况下屈髋(<90°),禁止内收内旋,10次/组,2~3组/天。

术后第5-7天坐立位的训练,上下床时遵循“好先上,坏先下”的原则。

患者移至健侧床边,重心在健侧,健腿先着地,随即患肢触地,递给助行器站稳。

站立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站立5-10min后上床。

术后第8-13天肌肉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可独自扶拐行走,主动屈髋屈膝和伸髋伸膝运动,腘绳肌和伤髋伸屈活动,不可拉阻过大和训练太强,防止人工股骨头脱位,患腿由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

术后2周根据患肢功能和伤口恢复情况进行拆线,拆线后用碘伏消毒,扶双拐出院。

嘱患者术后需长期坚持功能锻炼。

2结果本组52名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脱位、感染、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至一年,患者假体及髋关节功能良好,均能下地行走。

3讨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解除了患者的疼痛,更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往往会出现病情恶化,合并出现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9]。

手术是疗效的基础,高质量、细心的护理,科学合理的制定康复方案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才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术后肢体功能的康复主要是在家里进行,所以制定个性化、渐进化、全面性[10]的出院指导很有必要。

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但必须避免屈患髋下蹲。

3个月、半年后必须到医院复查X光片,以后每半年定期复查X光片。

之后从事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避免长途旅行,长时间站立或坐,加强营养膳食,并要控制体重,每天保证充足睡眠。

如遇拔牙、肺炎或泌尿生殖系统手术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症的情况,应将病史告医生。

因人造关节经过长时间使用会磨损与松离导致不适或因急性情况造成关节受伤,患者要自觉与科室保持联系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参考文献:[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2]郑季南,方钧,陈敏葵,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02):140-141.[3]刘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河北医学,2012,18(12):1778-1779.[4]赵金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8):2743-2744.[5]姚蕴伍.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丛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33.[6]高晓宇.加强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5C):1382-1383.[7]徐桂青.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2,10(8):2067-2068.[8]刘贵芝, 李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83.[9]王裕民,张铁良,于建华.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随访结果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205.[10]高英.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4):95-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