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目标】
1、水资源的概念
2、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3、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
4、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5、充分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2、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教学方法】
读图法、归纳分析、图表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的水资源。
从广义上说水资源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水体,但我们今天要学的水资源是狭义的水资源,那就是陆地上的淡水,主要包括了冰川、河川径流、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四个部分,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问大家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中国缺水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观点。
(边说边归纳出“总量多,人均少”“地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并板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读课本P66自主学习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读“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填表:
水资源供需状况
(2)读图思考:大家能通过读图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哪里多哪里少吗?
(3)边读图边填表:
2、小组交流提出质疑
明确自主学习问题答案,记录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寻根求源
(1)为什么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会出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现状呢?
(2)读图“长江武汉段径流量变化图”和“黄河花园口段径流量变化图”:
思考:A、请同学们读图“长江、黄河段的径流量”比较一下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B、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呢?
【教师点拨】我国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就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这意味着我国各地径流量在不同年份差异很大,使得水资源还具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丰水年和枯水年可能交替出现,也可能连续出现,现在大家已经找出了我国水资源
上分配的这些状况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4、活动:
(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就解决“地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污染浪费严重”的办法进行讨论,组长记录。
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在总结表述知识时,应注意侧重点。
如描述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并说明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
不同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本节学到的水资源与河流所处的位置、降水等有关,因此同学们在分析时,应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四、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2.下列地形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3.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防治水污染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4.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
A.引黄济青
B.三峡工程
C.引黄入晋
D.南水北调
5.我国北方缺水的原因是()
A.降水少、径流量大
B.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C.植被多,吸收水量小
D.降水少,用水量大
6.有关黄河谁的意见不是当务之急?()
A.小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需要加紧治理
B.小红:黄河断流问题,影响两岸工农业生产
C.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不能掉以轻心
D.黄河沿岸矿产要加紧开采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