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讲义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讲义
量由MC=R′决定,利润最大。 ⑵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最小)亏损,产量由MC=R′决定,亏损最小。 3、短期均衡条件:C′= R′(MC=MR), 短期均衡有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有可能最小亏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三、厂商长期均衡
1、短期: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条件
△条件:①企业数量多,②产品有差异,③资源要素流动
二、垄断竞争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一样)
1、企业对市场有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2、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⑴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最大)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垄断利润) ,产
3、长期:充分竞争,价格稳定在P= Cഥmin,(加入和退出该 行业的企业供给量稳定,企业产量稳定在Q*)。
4、长期均衡的条件:P= Cഥmin =C′=R′=Rഥ
结论:①生产效率最高,②资源配置最合理,③(成本)价格最低, ④消耗最少,⑤分配最公平,⑥供给最多(与另外三种结构比较)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2、P﹤Cഥ v(平均变动成本AVC):增加产量将减少利润贡献, 不能补偿固定成本。应停止生产,减少产量。
结论: P﹤ Cഥ v(平均变动成本AVC)时,应停产。(停产条件) 3、边际成本曲线就是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图示见黑板)
4、行业供给曲线就是该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在相同价格下相加之和。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亏损,产量由MC=P决定,亏损最小。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3、短期均衡条件:C′= R′= Rഥ=P(MC=MR=AR=P)
三、停产条件(停止营业点)与短期供给曲线
1、P﹥Cഥ v(平均变动成本AVC):增加产量可增加利润贡献, 补偿固定成本。应继续生产,增加产量。
少定价销售。如批发价与零售价。 3、三级价格歧视 △又叫三级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
(可以分割的)市场差别定价销售。 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价格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价格高。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五、垄断原因、弊病及解决办法
1、垄断原因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失灵) ①独家垄断控制生产原料(要素),②具有专利权, ③政府特许,④自然垄断,⑤独家垄断市场销售, ⑥竞争力强。 2、垄断的弊病 ①生产效率低,(平均成本高,消耗大,价格高,生产不足) ②分配不公(有垄断利润,P﹥C′)。 3、解决办法(政府干预) ①征税,②结构控制(反托拉斯法),③价格管制
量由MC=R′决定,利润最大。 ⑵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最小)亏损,产量由MC=R′决定,亏损最小。 3、短期均衡条件:C′= R′(MC=MR), 短期均衡有可能获得最大利润或零利润,也有可能最小亏损。
五、长期均衡时:P=C′的经济解释
P:产品价格,消费者对一单位产品的价值评价, C′:边际成本,生产一单位产品消耗的资源价值。 ① P﹥C′时,产品价值大于消耗掉的资源价值,资源配置合
理,应该生产。(此时有经济利润)
② P﹤C′时,产品价值小于消耗掉的资源价值,资源配置不 合理,不应该生产。(此时有亏损)
四、厂商长期均衡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短期: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0﹥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产量由MC=P0决定,企业有经济利润,该行业有吸引力,新 企业加入(竞争),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2、短期: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1﹤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产量由MC=P1决定,企业有亏损,该行业没有吸引力,原有 企业退出(竞争),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③ P=C′时。产品价值等于消耗掉的资源价值,即满足“利润 最大化条件”:边际收入P=边际成本C′。此时,总利润最 大或总亏损最小,即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
结论: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时,有:
①(超额利润、垄断利润)经济利润为零,存在平均利润。 ②生产效率最高,③资源配置最合理。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条件
△条件: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或买者。
二、厂商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决定)
1、企业对市场有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2、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⑴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最大)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垄断利润) ,产
产量由MC=R′决定,企业有(最大)经济利润,该行业有吸引 力,但新企业无法加入(竞争),供给不变,价格稳定。
2、短期: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产量由MC=R′决定,企业有亏损,该行业没有吸引力,原有企 业退出(生产),供给为零,该行业消失。
3、长期:只能是第1种情况,价格稳定在P*,企业产量稳定在 Q*,有经济(垄断)利润。
第六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四节: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条件:
①生产者购买者数量众多 , ②产品同质,
③资源要素充分流动,
④完全信息。
二、厂商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决定)
4、长期均衡的条件:C′=R′, P > Cഥ,有经济(垄断)利润。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四、价格歧视(差别定价)
△价格歧视:垄断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或 差别定价。
1、一级价格歧视 △又叫一级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按消费者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定价销售。 2、二级价格歧视 △又叫二级差别价格,是指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产品数量的多
1、企业对市场无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
2、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⑴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经济利润,产量由MC=P决定,利润最大。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垄断利润):高于平均利润那部分 利润。
⑵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