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公式合集.pdf

高中物理公式合集.pdf


4、点电荷的场强:
EA
=
k
Q rA2
(Q 为场源电量)
5、电场力做功:WAB = qU AB (带正负号)
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电 = −EP
7、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
WAB q
(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 A
=
WAP q
(带正负号)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 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 = A − B
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 = U d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v = 2qU m
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 a = qU md
偏转量—— y = qU l 2
2md
v
2 0
偏转角—— tan = qU l md v02
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学海
高中物理必修 1 公式
1.平均速度:
① v = s总 (通用) t总
②v
=
2v1 v 2 v1 + v2
(s1=s2 时,v1、v2 为前半程、后半
程的平均速度)
③v =
v1 + v2 2
(t1=t2 时,v1、v2 为前半段时间、
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④ v = v0 + vt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U1 U2
=
R1 R2
,U1
=
R1 R1 + R2
U总
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I1 I2
=
R2 R1
, I1
=
R2 R1 + R2
I干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串 = R1 + R2 (= nR)
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R并
=
R1 R2 R1 + R2
(=
R) n
6、I-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 k = tan = 1 R
11、质谱仪测粒子荷质比: q = 2U m B2r2
12、回旋粒子加速器:动能 Ek
=
q2B2r2 2m
13、霍尔效应:①测速U = Bvd
②测流量 Q = I (bR + c )
B
a
15、热功率: P热 = I 2 R
16、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 EI = U外I +U内I
17、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v = r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T = 1 f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n = 60 f
14.向心力: F向
= m v2 r
= mr 2
= m 4 2 T2
r
15.向心加速度: a向
=
v2 r
= 2r
=
4 2 r T2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学海无涯
y
=
v0
s in
θ
t

1 2
gt 2
③飞行时间: t = 2v0 sin θ g
④射程:
X
=
v
2 0
sin 2θ
g
⑤射高: Y = v02 sin 2 θ 2g
—————————————————————
9.线速度: v = s = 2 r 单位:m/s tT
10.角速度: = = 2 单位:rad/s tT
2、中性面:线圈与磁场垂直的位置,此时 最
大,但
t
为零,故
e
=
0
3、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1)正弦交流电:U = U m 2
(2)非正弦: U12 R
t1
+
U
2 2
R
t2
=
U2 R
(t1
+
t2 )
或:
I12R t1
+
I
2 2
R
t2
=
I 2R (t1
+ t2)
4、交流电压(电流)的平均值:
t1 : t2 : t3 = 1: ( 2 −1) : ( 3 − 2)
无涯
3.力学公式:
①重力: G = mg
②弹簧的弹力: F = kx
③滑动摩擦力: f = N f m 静摩擦力:0 f静 f m ,平衡时: f静 = F动力
④合力的范围: F1 − F2 ≤ F合 ≤ F1 + F2 当 F1=F2 且夹角为 120°时:F1= F2= F 合
v
2 0
+
vt2
2
②逐差法: a = s6 + s5 + s4 − s3 − s2 − s1 9T 2
(3)比值公式 ①第 N 秒末的速度(v0=0):vⅠ:vⅡ:vⅢ=1:2:3 ②第 N 秒内的位移(v0=0):sⅠ:sⅡ:sⅢ=1:3:5 ③前 N 秒内的位移(v0=0):s1:s2:s3=1:4:9 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N-sN-1=aT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v0=0):
14、电热: Q = I 2 Rt
无涯
辐射对称磁场中磁力矩最大: M = nBIS 8、洛伦兹力: f = qvBsin (θ 为 B 和 v 的夹角)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半径: r = mv qB
周期: T = 2 m (与 v 无关) qB
10、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 v = E B

R
=
r
时,输出功率最大,
P出
=
E2 4r
18、电源的效率: = P出 = UI = U = R P总 EI E R + r
三、磁场 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 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
线管的磁场方向。
3、磁感应强度: B = F 单位:特斯拉 T I l
4、安培力: F = BILsin (θ 为 B 和 L 的夹角)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 vt = v0 + gt
②下落高度:
h
=
v0t
+
1 2
gt
2
6.竖直上抛运动 ①末速度: vt = v0 − gt
②上升高度:
h
=
v0t

1 2
gt 2
③上升时间: t上
=
v0 g
④最大高度:
H
=
v
2 0
2g
7.平抛运动
无涯
①分速度
vx = v0 vy = gt
②合速度: vt = v02 + (gt)2
28.摩擦发热:Q = f ·s 相对
29.功率: P = W = Fv cos t
30.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vm
=
P f
31.动能: Ek
=
1 mv 2 2
32.重力势能:EP = mgh
33.弹性势能: E p
=
1 2
k x2
34.动能定理: W总
= Ek
=
1 2
mv22

1 2
mv12
35.机械能守恒: mgh1
,smin=L
②如果 v 船<v 水, cos = v船 ,v 船⊥v 合 v水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的运动进行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绳子伸缩 ③两个分运动 绳子摆动
v1 v2 θ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 vt = gt = 2gh
②下落高度: h = 1 gt 2 2
③下落时间: t = 2h g
学海
高中物理必修 2 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0 与 F 合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 v0 的方向转向 F 合的方向
2.船渡河问题(v 船与河岸的夹角为 α):
(1)时间最短:α=90°, tmin
=
L v船
(2)路程最短:
①如果 v 船>v 水, cos
=
v水 v船
学海无涯
y = qU2 l 2 = U 2l 2 2md 2qU1 4dU1 m
内阻 r:直线的斜率 r = tan = E I短
14、电容的定义: C = Q 单位:法拉 F U
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
4
S kd
二、电路
1、电阻定律: R = l (l 叫电阻率) S
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
Rg n −1
欧姆表:调零 I g
=
E R内
,测量 I x
=
E R内 + Rx
12、电功(电能):W = UIt = Pt
对于纯电阻W = Pt = UIt = I 2 Rt = U 2 t R
13、电功率: P = W = UI t
对于纯电阻 P = W = UI = I 2 R = U 2
t
R
v = gr 17.方程格式:F 向=实际力=所需的向心力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a 3 = k (圆轨道 r 3 = k )
T2
T2
19.万有引力定律: F = G m1m2 ,G=6.67×10-11 r2
20.中心天体质量: M = 4 2r 3 GT 2
21.中心天体密度:
ρ = M = 3π (T为近地卫星周期) 4 πR3 GT 2 3
+
1 2
mv1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