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完全垄断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完全垄断
如果厂商在短期内处于收支相抵状态,如果改变规模能够获得利润, 长期下,厂商将向利润最大化生产规模调整,均衡状态下,以下条件仍然 保持:
MR = LMC = SMC 如果调整规模仍处于收支相抵点,厂商可以选择继续留在行业内(此 时,仍有MR = LMC = SMC),或退出该行业。
如果厂商在短期内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如果改变规模能够获得利润, 长期下,厂商将向利润最大化生产规模调整,均衡状态下,以下条件仍然 保持:
减少了。
价格 D
P1 P2 P3
O
A
RB SC D=MR
Q1 Q2 Q3
数量
垄断厂商获得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在二度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 获得的超额利润要比一度价格歧视下少。
3、三度价格歧视 指垄断厂商把消费者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别或阶层,分别索取不
同的价格。
假定垄断厂商把市场分割为两个,需求曲线为D1和D2、价格为P1和P2,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强。 垄断厂商的市场支配力并不表示垄断厂商可以索要它想要的任意价格。
垄断仍然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 二、完全垄断的成因
1、规模经济。 2、对投入的控制。 3、专利保护。 4、政府的特许垄断经营。
第二节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一、存在利润下的短期均衡
价
厂商根据MR=MC决定
格
MC
生产Q的商品,并以价格P
在市场上销售。
给量,不存在价格与行业供给
之间的相应变化关系。
P2
当需求曲线变化时,垄断
P3
厂商根据其利润最大化原则, 决定新的价格和产量。
P1
在图中,垄断厂商的成本
不变时,需求曲线为D1、D2时,
产量相同,但是价格不同。
O
而需求变为D3时,价格为P3,
产量也发生变化。
MC
MR2 Q1
D2
MR1
D1
D3
MR3
Q2
产量
给出的加成数定价。
1 11/ ED
第四节 价格歧视
一、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1)市场的可分割性 (2)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
二、价格歧视的程度
价格
1、一度价格歧视(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垄断条件下的价格——成本加成定价:
根据第四章的推导结果:
需求函数:Q Q(P) 收入:TR P Q
P Q(P)
边际收益:MR dTR P Q dP
dQ
dQ
P(1 dP / P ) dQ / Q
P(1 1 ) EP
P MC(Q* ) 11/ ED
即垄断厂商在成本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弹性,以
P
A
AC
如果其成本曲线如图中
B
所示,厂商的经营存在经济
C
利润。
MR
价 格
AC
MC
O
Q
A P
二、收支相抵下的短期均衡
B C
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如左图 所示,则厂商的平均成本等于其
MR
平均收益,没有利润。
O
Q
三、亏损下的短期均衡
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如左图 所示,则厂商的平均成本大于其 平均收益,厂商处于亏损经营状 态。
MR = LMC = SMC 如果调整规模仍处于收支相抵点,厂商可以选择继续留在行业内(此时, 仍有MR = LMC = SMC),或退出该行业。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价格与产量的关系
在垄断条件下,厂商根据需
求情况,同时决定价格和产量,
价 格
因此,在需求不变(需求曲线
不变)的情况下,整个行业只
有一个唯一的价格和唯一的供
第七章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局部均衡分析
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性质及成因
一、完全垄断的性质 完全垄断的定义:没有替代品的某种产品的生产,由唯一的厂商生产。 完全垄断的特点: 1、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2、不存在可替代的商品;3、新厂商不
能进入该行业; 4、商品价格和数量完全由厂商决定。 完全垄断与商品的替代程度:其它商品的可替代程度越低,垄断性越
D
不断调整规模,以提高
P0
其利润水平。
B
在图中,如果厂商
P1
在SAC0的规模生产,厂
C
商将进一步扩大规模。
在MR=LMC的规模下,
如果继续扩张,利润反 O 而下降。
SMC0 SAC0
SMC1 SAC1
LMC LAC
D=AR
MR
Q0
Q1
产量
因此,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
二、短期处于收支相抵或亏损状态时的长期调整和均衡
在知道边际成本函数、知道弹性函数的情况下,可以解出垄断厂商的 总产量、每个市场的供应量以及各个市场的销售价格。
购买群1 P
P
购买群2
P
P1
MR1 O
MR1 D1 Q1
P2 MR2
QO
MR2 Q2
MR D2
QO
MC(Q1+Q2)
MR(Q1+Q2) Q=Q1+Q2 Q
最优的价格和产量满足于从各组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 边际成本的。需求曲线D1的购买群1的价格是P1,而具有更高 弹性的需求曲线D2的购买群2的价格是P2.选择Q1和Q2时, 满足条件MR1=MR2=MC成立。
min
Q1 ,Q2
P1 Q1 P2 Q2 C(Q1 Q2 )
在最优条件下,
MR1 MC( Q1 Q2 ) MR2 MC(Q1 Q2 ) MR1 MR2
M R1
P1(1
1 EP1
)
1 MR2 P2 (1 EP2 )
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所取得价格比率为: P1 1 1/ EP2 P2 11/ EP1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对每个消费者按
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保留价格)制定不
P
同的销售价格。此时,消费需求曲线成为垄
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此时,所有消费者剩余均被垄断厂商获
O
得。 这种价格歧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
D=MR
Q
数量
2、二度价格歧视
也称非线性定价歧视。垄断厂商根 据消费者的消费数量不同实行差别定价。
这种定价方式广泛用于公用部门。
当消费者消费OQ1时,价格为P1,当消 费量为OQ2时,OQ1部分的价格仍为P1, 而Q1Q2部分的价格为P2,同样如果消费 量为Q3,则Q2Q3部分定价P3。
对于总消费量为OQ3的消费者,垄 断厂商得到的总收益为:
OP1AQ1+Q1RBQ2+Q2SCQ3 消费者剩余比非价格歧视下的P3DC
当然,此时平均收益要高于 平均可变成本,否则垄断厂商将 停止营业(下图)。
价格 E
D MC
F
G
A
P
价 格 E P F C O
AC
AVC
C
B
MR
O
Q
MC D
A
AC AVC
B MR
Q
D 数量
D 数量
第三节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存在短期利润下的长期调整和均衡
如果厂商在短期存
价
在利润,如果处于规模
格
收益递增阶段,厂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