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中学阶段,我们生活在父母身边,在生活上有父母的关心呵护,学习上有父母的督促指导,在思想上有父母的教育,来到大学我们要独立面对生活学习,要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在大学里有老师的教导,有班主任的管理,但这种管理与教导是宏观性的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学习生活,要有一个基本的处事准则,首先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为安居才能乐业,在生活方面,要对生活费进行计划支出,妥善保管,不能挥霍,不能攀比,早、中、晚三餐要按时就餐,注意营养搭配,根据气温变化要及时添减衣服防止感冒,要注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在周末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处理内务,如洗衣服、勤理发、勤洗澡、勤减指甲、购买一些生活必须品,如香皂、牙膏等,为下一周的学习生活做一些准备。
在夏季要勤晒被褥,要认真做好宿舍和教室的值日及公益事务,承担起自己的应尽义务。
要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多参加一些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多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阅读,积极参加学院、系部、班级和团支部开展的各项政治活动、学术活动,公益活动,经常向家长、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思想、学业和生活情况,与同学相处要比学习、比思想,要多看别人的优点,求同存异,搞好团结,和睦相处。
一定要注意用电、用水的安全和交通安全,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做到生活有条理、有规律,内务及穿着干净整洁,符合大学生行为规范,要严格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纪律,支持班干部、班主任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荣誉,以良好的心态严谨的生活为完成学习任务服务。
大学生教育管理知识系列问答(连载二)学习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健康与安全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讲,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有人说学生以学为重,学业最重要。
有人说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思想最重要。
以上这两点都是很重要的,但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我们每一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父母就象爱护眼睛一样呵护我们,哺育我们,目的是使我们健康安全的成长,到了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除了父母的关爱,还有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教育,希望我们能够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能够做出较大的贡献。
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锻炼,经常吃药打针被疾病困扰着,不注意安全被烫了、摔了、碰了、电了,甚至不注意交通安全,出现了交通事故,或财物保管不妥丢失了,那么我们还怎么学习,怎么工作,怎样成才?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讲,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是健康和安全,有人把健康和安全比做数字中的“1”,把学习、工作、事业、爱情等比做“1”后面的几个零,如果有了“1”后面的零越多我们人生的价值越高,如果“1”不存在了,后面的零再多也只能是零了,这个比喻是非常恰当的。
所以我们每位同学,一定要高度重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因为它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事业、爱情的根基。
为此,首先我们要牢固的建立健康和安全的意识,其次是要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如每天三餐按时进餐,科学饮食,每天严格按学院作息时间安排学习生活,注重体育锻炼,随着气温变化及时的增减衣服,发现身体的不舒服及时就诊,平时注意学习医疗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生活学习中要注意安全,注意用电、用水及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与陌生人交往要有防范意识,做为在校学生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该做的事不做,特别要注意寒暑假期间乘车和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遇到安全问题要及时拨打110求助,在与同学交往中要学会宽容,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如果我们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较强的安全健康意识,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一定会丰富多彩,充满着快乐,我们一定会早日成才。
四、大学是“大概学一学吗”有人说“大学生是天之娇子,是时代的宠儿”,只要在高中阶段好好努力,一但考入大学人生就算成功了,立业成家,光宗耀祖,一切的一切就都有了保证,大学大学乃大概学一学也。
这一观点是在告诉人们大学就是一个保险箱,进入大学就可以放弃努力,不思进取,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将进入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人们将会从过去的“活到老学到老”变为“学到老才能活到老”,不努力学习就无法融入社会,甚至无法生存。
目前国家和社会给人们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多种多样的,如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函授教育、电视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等,很多同学虽然在高考中名落孙山,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成为各个行业中的成功者。
反过来讲,有少数考入大学的学生,不思进取,放任自己,或学业无成,不能毕业,或无视纪律被学院开除,或生活能力差而退学,或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甚至出现名校学生用硫酸泼动物,因心理不健康而跳楼自杀和马家爵走上犯罪道路的现象。
这就是说能否考上大学已不是人生成功的标志,考上大学不努力学习,思想上不求上进,不全面发展也会变成社会的弃儿,考不上大学在某一领域里不懈努力也会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成功之士,成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用的人。
另一方面中学阶段是各类学科的基础教育而大学是各个学科门类的专业教育,中学和大学只是侧重点不同,古人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大学、中学、小学做为学习来讲都需要一种契而不舍的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山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希望同学们要丢掉幻想,振奋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制定学习目标,感恩父母的养育,珍爱青春年华,把每次作业当作一项考试,把每次考试当作一次作业,努力学习,勤奋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水平,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建设人才。
大学生教育管理知识系列问答(连载五)五、如何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娱乐文化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观念、各种思潮、各种信息无不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西方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发生了强烈的撞击和融和,如何对待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
目前在学生中存在的厌学、迷恋网吧、追求享受、生活中攀比,在行为养成上追求个性,怪异、早恋、考试做弊、夜不归宿等问题,都反映出少数学生判断辩别能力差,没有学习目标,容易受环境影响,不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我们每个人就好比海洋中的航船,一但迷失了方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古人说的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每天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首先,要严格遵守学院各项纪律和大学生行为规范,我们知道无规矩无以成方圆,严格的纪律是我们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在思想上要积极要求上进,要关心国家大事,要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要关心学院热爱集体。
试想一个思想上不求上进的人,必然是萎糜不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毛主席把青年人比做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正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期,所以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栋梁之材,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一阶段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生活享受,要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不做,要努力的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练好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牢记父母的嘱托,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马幸福)六、怎样处理社会活动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学生以学为主,学好专业理论,练好专业技能,这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完成好的主要使命。
但是一方面学院就如一个小的社会,有许多社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如,在班里需要有人担任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事务,在共青团组织、学联、学生会及社团组织中都需要大量的学生干部来做管理和服务工作,就是在宿舍中也需要有人来担任宿舍舍长管理宿舍事务,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是以对综合素质的考察做为用人的依据的,而在大学期间从事和担任一定的社会工作对于培养我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处理社会活动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呢?首先应该认真努力的完成好每天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参加和担任一些社会工作,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以开拓我们的眼界,培养我们的能力,锻炼我们的胆识,而且还应该有意识的向老师及学长们学习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这样我们在学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又使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我们将来的进步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马幸福)七、如何使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1、为什么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与国际社会的融合接轨,我们的生活节奏更加快捷,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在不断加大,很多家庭被住房、医疗、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所困扰,独生子女现象、单亲家庭问题、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这些问题无不对同学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同学们刚刚步入青春期,有的同学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学校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同学因为从来没有独自面对这些问题,不知如何处理,以前由于爸爸妈妈在身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而在学校不可能每件事都有家长给你做指导,因此,会出现一些困惑、无助,这时同学们会烦燥、紧张,有时会郁闷,有时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种现象每一个人都会产生的。
目前,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心理健康问题。
中央在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一项开创性工作”。
根据这一精神各高校逐渐开展并加大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体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测评活动,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热线,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日,开展“珍爱生命,美丽心灵”、“完善自我,拥抱健康”、“心理健康与成才”、“告别大一的迷茫”等社团活动,学生若遇到自已难于面对、难于处理,难于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家长、老师交流倾听与勾通,家长和老师毕竟阅历深,经验多,对问题看得比较深,比较透,可以帮助你正确的处理各种问题,如果经过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指导,仍不能解决问题,就应向学院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老师咨询,她们具有专业的心理学教育知识,具有国家认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资质,具有参与全国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学习、培训的经验,及早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有利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日解决,避免引发严重后果。
2、怎样认识和面对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个可怕的问题,一般经过咨询指导都可以轻松解决,有些问题同学遇到了困惑不愿向家长和老师倾诉,总认为自己已经成人,应该自己面对,由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压力越来越大,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是极为不利的,有些问题在当时我们认为特别严重,天天为它烦脑,其实当我们长大一些再来反思这些问题会感到是哪么微不足道,哪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