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1)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1)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4.图式理论 苏密特(Schmidt ,1976)提出了图式理论。 所谓图式就是从具体细节内容中概括出来 并被重新赋予结构化组织的知识。苏密特 借用图式概念,强调所储存的是结构关系, 而不是详细的具体的细节,这就解决了 “储存问题,’他强调结构关系是概括化 的一般性原理,使得推知刺激情景的反应 动作成为可能,这又解决了“新异问题”。
内隐学习对技能类教学的启示
充分发挥内隐学习效用,提供多种学习模式。运
动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外显学习 虽然是认识的基本途径,却不能取代内隐学习的 功能。按照内隐学习理论,人感官接受的信息一 部分被阈上知觉所接受,并进行集中加工和理性 思考等外显学习,但还有许多信息却以无意识的 形式被阈下知觉所储存,这便是内隐学习的结果, 它时刻对外显认知起到补充和调节作用。所以我 们除了追求外显学习提高学生的技能外,还应重 视内隐学习对它的作用。
三者关系及运动技能的涵义
运动技术是客观的,外在的,是手段或表
现形式。运动技能则是通过技术加以表现 的。运动技巧是运动技能发展到高级阶段, 是高度熟练、自动化的运动技能,是运动 技术最完美地表现形式。 运动技能的涵义:运动技能(有完成的目 标;是自主的运动;要求以身体或肢体运 动来完成动作的目标;必须通过后天的学 习获得的。)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4.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假定有两种储存系统:再现图式和再认图式。 再现图式由反映最初条件、动作参数、反应结果等几方面 之间关系的储存信息所构成,这与亚当斯的知觉痕迹类似。 再认图式是在对给定的初始条件、情景结果和感觉序列等 已经经验过的条件下发展形成的。在有了相应的动作的经 验后,按照这一图式,学习者能够预期任何给定动作结果 的感觉序列,起到控制反应动作的作用,这与亚当斯的记 忆痕迹相似。由此可见,图式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闭环 理论的修订和发展。这不仅能够解释当前研究材料中的一 些疑问,而且也能解释许多传统的研究结论。该理论的出 现表明,动作技能学习理论从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行为主义 传统中分离出来,转而向认知理论靠近。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1.联结理论 由前苏联学者加加耶娃(1952)创立的这种 理论,把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互 相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发展阶段:(1)掌握局 部动作的阶段;(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的阶 段;(3)动作协调、完善的阶段。该理论借用 巴甫洛夫的“泛化”和“内抑制”概念来 解释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5.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派心理学家认为,在动作技能学习和作业 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的,并会产 生一定的预期。与认知结构派不同,辛格 (R. N. Singer,1978) 是用信息、编码、控制等术语来研究 动作技能的学习。辛格认为,动作技能学习过程 形成的预期,可以分为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两种。 前者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后者明确了自 己能够做得如何。这两种期望都起到学习定向的 作用。而要形成这样的预期,则需要对线索和信 息 ( 示范动作等 ) 进行适当的编码。为了有助于形 成目标意象,学习者不仅借助于现有的线索和信 息而且也借助于先前的经验进行编码。也就是说, 学习者通常还从长时记忆中激括有关信息,并有 效地检索、提取出来,加以运用。
内隐学习的主要优势
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根据对手的技术和环
境的变化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反应,运动员在应激条件下 的技能不仅表明其水平的高低,还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成 败。在把生手练成行家的过程中,把外显学习降低到最 低效限度,练习者就会较少地出现压力情境下的技术中 断情况。这是因为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抗干扰能力强。 (情急中的射门) 自动化过程是一种快速的并行传入过程,而控制过程是 一种缓慢的串行传入过程;自动过程是不耗心神、容量无 限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一种耗费心神、容量有限的 加工过程。 可见,多种技能的同时操作必须建立在技能 自动化的基础上,只有进行内隐学习的自动化加工,人 们才可能学会同时操作多项技能。(聊天时打毛衣)
运动技能的分类
以动作任务的组织方式分类
(1):独立单个技能 (2):组合连贯技能 (3):周期性连续技能 以执行动作技能中的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 分类 (1):开式技能 (2):闭式技能
运动技能的特征
任何一项动作技能本身具有专门的目的。
动作技能都是由身体和肢体的随意动作组
成。 任何动作技能的获得和提高都需要一定的 动作练习和经验。 高水平动作技能的特点是:达成目标的最 大确定性;最小的能量消耗;最短的动作 时间。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苏密特(Schmidt,1975)的图式理论以及纽威尔和巴 克雷( 1982)的图式层次结构理论进一步完善发展 了图示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分为两支:认知结构论和信息加 工论。亚当斯、苏密特偏重于从认知结构来解释 动作技能学习,而辛格((R.N.Singer, 1987)则用信 息加工理论来解决动作技能学习。 以他们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 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同时,强调认知在动 作技能形成中的必要性。
内隐学习
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
操作内的外显规则。 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 。 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且内隐获得的知识是不能 用言语来表达的。 与外显学习的本质不同可能在于它们的信息加工 过程: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而 外显学习则是一种控制化的信息加工过程。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动作技能研究的历史
动作技能学习理论,最初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 畴。 动作技能研究,起初主要是由占主导地位的行 为主义(前苏联学者加加耶娃创立的以条件反射为 基础的联结理论和美国新行为主义者赫尔与斯金纳 提出的以强化为条件的习惯论。) 动作学习研究进入到一个探索新的独特的理论方 法的充满活力的研究阶段。认知派取代了行为派而 成为动作学习研究的主导力量。加拿大心理学家亚 当斯(J,A.Adallls, 1971)的闭环理论标志着动作技能 研究趋于成熟。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3.闭环理论 闭环理论是对习惯理论的一种挑战,有其合理性。 但是,闭环理论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亚当斯当初研究的动作模型是慢速手臂线性定位 动作,作为特例,该理论不能解释快速的或弹道 型的动作技能的获得机制,也不能解释专家对于 新异情景有较强适应性的“新异问题”。此外, 亚当斯假定中枢神经系统储存着大量的知觉痕迹, 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臆想。正如苏密特 (Schmidt, 1976)所指出的,每个习得的动作都有自己的动作 程序来发动,都有自己的知觉痕迹来调控,这实 在是不经济的。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周家颖
相关概念
运动技术(motor technique):人们按身体运动的
规律所确立的运动的合理手段。一般可以从运动 任务上理解。跳高技术,扣球技术,射门技术。 运动技能(motor learning):人们在活动中应用知识 经验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方式 或心智活动方式。/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某 种动作的能力。 运动技巧(motor acrobatic skill):运动技巧是技能 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度自动化的技能,技巧动 作的完成在时间上、空间上各方面都已达到高度 熟练自动化的程度,成为最完美的动作表现形式。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存在着协同效应. 内在关系明显的材料更适宜外显学习,而内在关系
不明显的材料更适宜内隐学习. 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作用达到最佳状 态,针对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突出不同的学习 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复杂任务时先应具备一 个内隐知识基础,然后再试图建立外显的任务模 型。在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中,内隐学习及其与外 显学习的相互作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动作技能的基本理论
2.习惯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 位。行为主义最初关注条件反射学习,此后开始 研究操作条件反射学习。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 尔和斯金纳引进强化的概念,重新对刺激一反应 联结进行解释,认为机体的行为被其行为后果加 强或减弱。凡是产生积极后果的活动,行为受到 正强化而逐步巩固起来,以后只要呈现适当的刺 激,活动便会可靠地出现。凡是产生消级后果的 活动,行为受到负强化,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将会 降低。与联结理论一样,习惯理论把动作技能的 形成归结为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园满地解释动物以及人的低级动作学习,但是 对较为高级的动作学习的解释则显得力不从心。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学习动机 身体素质
建立目标
环境因素
动迁移
奖励惩处
技能评估
运动技能学习的方式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在与环
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一些经 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一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有意识 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一种学习。
运动技能的本质
运动技能是大脑皮层指挥下由骨骼肌参与的随意
运动。 随意运动是指这种运动的发生与形成,是受意识 支配的,服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与本能不同, 需要后天学习。 运动技能的本质是人的随意运动,是通过后天练 习获得的。其生理机制是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神 经联系,是以大脑皮层为运动基础的。学习与掌 握运动技能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 过程。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
重要的启示:在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难题时,
先让学生被动的观察,然后再给以正式的 指导,会产生最佳效果。内隐学习的贡献 不能低估,在高难度学习材料时还超过了 外显学习的贡献。
内隐学习的主要优势
运动技能不仅可以内隐获得,而且内隐学习在运
动技能领域还表现出外显学习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内隐学习不仅能使运动技能 保持时问更长,而目_还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 掌握,以及对各种应激条件的适应。 运动技能的保持时间长。外显记忆随着人们年龄 的增长而减退,内隐记忆的能力保持不变。(骑 自行车) 复杂技能的掌握。许多复杂的运动技能操作,如 棒球、排球、足球等,都需要个体不断地学习、 记忆别人的动作,并在此基础上控制、矫正自己 的动作。这些复杂技能不适合外显学习方式,而 内隐学习却能使其潜移默化、融会贯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