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导论.ppt
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导论.ppt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 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个主要艺术思潮,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 反映。浪漫主义始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一开始就带有反 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 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
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 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势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 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由于浪漫主 义反对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解决工业条件下的设计问题, 并且对后来反对机械化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 响。
1.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 2.企业形象设计(简称CIS) 3.环境设计(人与硬件之间的界面设计) 4.设计管理(简称DM)
企业形象设计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
设计管理
第三节.世界设计的历史及现状
一、二十世纪的世界设计
Bauhaus
包豪斯
战后德国的设计
北欧的现代设计
②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 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 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 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③ 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实验技能、 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 应用能力;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由于受到建筑风格的影响,复古思潮统治着18世纪下 半叶的设计活动,这个期间比较流行的是新古典主义和浪 漫主义。他们的出现,主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 求,他们利用历史的样式,企图从古代文化中寻求思想上 的共鸣,用来导演世界的新格局。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提出的文化上的思 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 古典形式。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古希腊、古罗 马的建筑成为了当时的创作源泉。
④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工业设计学科设置:
一.基础课程 二.设计表现 三.史论知识 四.程序方法 五.结构工艺 六.实践教学
工业设计学科设置:
一.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 ① 基础素描 ② 平面构成 ③ 色彩构成 ④ 立体构成
工业设计学科设置:
基础素描(I) (II) :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为88
一维设计,泛指单以时间为变量的设计 二维设计,亦称平面设计,是针对在平面上变化的对象,如
图形、文字、商标、广告的设计等 三维设计,亦称立体设计,如产品、包装、建筑与环境等 四维设计,是三维空间伴随一维时间(即3+1的形式)的设计,
如舞台设计等。
2.从人、自然与社会的对应关系出发,按照 学科形成的本质含义上分类 :
设计的产生
人类为了摆脱生理缺陷的活动使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人类成为社会型动物 2、人类开始追求人体功能的延伸
设计的产生
从中国的筷子到西方的刀叉,诸多的工具无非是人 体无限延伸的努力把罢了。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奥斯 瓦尔德·斯宾格勒曾经说过:“古代弩炮和透石器只是 臂和拳的替代物”
轮子是角的延伸,自行车是轮子的延伸,而汽车是 轮子和自行车的进一步延伸,这是因为“一切的设计都 是人体的延伸”不管他是武器还是生活用品。这种人体 的延伸曾经是人类对抗自然的手段,而在网络化的今天, 它更多的是人类完善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工业设计的产生
工业设计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设计的 真正发端是当一个富足的社会中对于更多、更好的商品 产生需求,而原有的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又无法满 足这种需求,在此条件下产生的。
设计作为商业竞争的有效手段,成为商品生产过程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工业设计是生产与销售,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润滑 剂。
• ——单指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 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包括为了使生 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 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产品设计的 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 与匹配。
•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在1980年 的巴黎年会上为工业设计下的修正定义:
① 产品设计 ② 环境设计 ③ 传播设计
人
自然
社会
3.按照工业设计概念与界定来分类 ① 工业设计 ② 工艺美术设计
4. 工业设计作为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桥梁,迅 速扩展到商业领域的各个方面:
• 广告设计 • 展示设计 • 包装设计 • 装帧设计
广告设计
• 展示设计
包装设计
装帧设计
二、工业设计的内容
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导论
前言
科学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而设计解决的问题是 “怎么做”!
“设计像科学那样,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观 察世界和创造事物的一种方法。”
设计教育的含义:
一.技能的承袭和创造,是我国现有设计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 的主要部分.
二.建立在设计意义上对设计人生的把握和度量,在学习设计 规律性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的解放,在思维解放的同时求 得空前的创造力.
一战和二战期间,北欧、意大利、美国等 国家的工业设计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体 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点。
• 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各国工业设计师责无 旁贷地担负起重建家园及使产品重新走向 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第二节.工业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 工业设计就是对生活方式进行的创造
工业设计意在“以系统的方法,以合理的 使用需求、健康的消费,以自发的人人参 与的主动行为,来创造新的生存方式—— 工作、生活方式。
现代工业设计
• 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 ——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 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 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 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 设计过程。
• 狭义工业设计(Narrow lndustrial Design)
设计的产生
“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 量。”——布雷斯塔警长
原因就在于人类和动物相比,明显存在生理缺陷。 这种缺陷导致原始人类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弥补。
正如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George Simmel)所说: “在生活的所有领域中,最低级的现象,甚至负面的价 值都是通向更高级事物发展的大门。
学时。
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
法及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 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提高形与色综 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程内容:
1、色彩概述; 2、色彩的性质; 3、色彩的范畴、三要素和色彩混合; 4、表色体系; 5、配色原理 7、色彩的采集和重构; 8、色彩形式美的法则及规律; 9、色彩的心理特征及色彩象征;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 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 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 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以系统的方法,以合理的使用需
求、健康的消费,以启发人人参与的 主动行为,来创造新的生存方式—— 工作、生活的方式
二、工业设计的分类
1.按照艺术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工艺美术设计。
传统工业设计
1.什么是传统工业设计 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 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 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
2.传统工业设计的性质:
第一,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取得产品与人之 间的最佳匹配。 第二,工业设计必须是一项“创造性活动”
• 传统工业设计的核心: ——产品设计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 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 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 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 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 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意大利战后设计
战后美国的设计
战后日本的设计
二、世界设计的现状
第二章.工业设计专业
第一节.工业设计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 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 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 级专门人才。
机械化设计
在整个19世纪,机械化一直是人们讨论设计理论与实 践问题的焦点。机器与工业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 杂的,随着各种专门机械的不断出现,以及生产中劳动分 工的不断加强,设计与制造过程不可避免的分离开了。手 工艺人的作用逐渐消失,设计师成了复杂的相关过程中的 一个环节。
机械化设计
但随着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制造商们竭力寻求一个包 括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市场,他们开始抛弃设计师的专业技 能,转而根据图集或通过模仿别的厂家来生产自己的商品。 这些商品的销售是依靠低廉的价格和购买方便取胜。这一 点特别体现于美国。美国市场比起英国来要均匀得多,没 有很多社会等级,并且产品的“艺术”质量并不是关键的。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设计几乎完全是由技术决定的。设 计被看成一件后期工作而不是应事先计划的工作。由于标 准化和可互换性零件在美国发展起来,设计过程从此便与 生产完全分开了。
一、 工业设计的概念(industrial design)
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 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 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当中。
• 设计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 是按照生产方式加以区分: 1. 以现代化大工业为前提的皆归入工业设计 2. 以手工单件制作为重要因素与价值所在的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