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新课标化学必修一1V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金属的化学性质1.学习方法2.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的程序观察物理性质预测化学性质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分析现象并解释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3.观察法(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4.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展性好。
查表或看书可知金属钠熔点为。
C,沸点为。
C;密度为0.97g·cm—35、金属与水的反应2Na +2H2O ====2NaOH + H26.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7.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8.实验法(1)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实验法的步骤: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9、金属和氧气的反应4Na +O 2 ==== 2Na 2O 2Na +O 2 ==== 2Na 2O 210、Na 2O 2与H 2O 反应的化学原理:属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1价的氧元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使色质褪色。
表现漂白性。
4.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这是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2050℃)高于铝的熔点(660℃),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熔化的铝仍不会滴落,因为铝很活泼,磨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又会很快的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11.钠的保存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 等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
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银白色的金属钠 表面变暗(生成Na2O ) 出现白色固体(NaOH )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 潮解) 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 )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不是铝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6H 2O=2Al(OH)3+3H 2↑ Al(OH)3+NaOH=NaAlO2+2H2O 总反应: (标电子转移时就必须清楚地理解铝和NaOH 溶液反应的实质)简写为:2Al+2H 2O+2NaOH=2NaAlO2+3H2↑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钠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 (Na2CO3) 碳酸氢钠 (NaHCO3) 分类 正盐 酸式盐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Na 2CO 3+HCl=NaCl+NaHCO3 (CO 32-+H +=HCO 3-)NaHCO 3+HCl=NaCl+H 2O+CO 2↑(HCO 3-+H +=H 2O+CO 2↑)开始无外观现象(因为首先生成HCO 3-),随后出现气泡。
(若向足量HCl 中分别滴入Na2CO3或NaHCO3,则均会立刻出现气泡。
) NaHCO 3+HCl=NaCl+H 2O+CO 2↑ (HCO 3-+H +=H 2O+CO2↑)滴入盐酸后,即刻出现气泡。
与碱反应Na 2CO 3不反应 :NaHCO3+ NaOH=H2O+ Na2CO3与Ca(OH)2反应:Na2CO3+ Ca(OH)2= CaCO3↓+ 2NaOH反应的本质是:CO 32- + Ca 2+= CaCO 3↓ NaHCO 3与少量石灰水的反应为: 2NaHCO 3+Ca(OH)2=CaCO3↓+Na2CO3+2H2O 2HCO 3-+Ca 2++2OH -=CaCO 3↓+CO32-+2H2O若石灰水过量,则新生成的Na2CO 3可与Ca(OH)2继续反应,即: Ca(OH)2+Na 2CO 3=CaCO 3↓+2NaOH∴过量石灰水中NaHCO 3与Ca(OH)2的反应为: NaHCO 3+Ca(OH)2=CaCO 3↓+NaOH+H2O HCO 3-+Ca 2++OH -=CaCO3↓+H2O 热稳定性(运用此性质可除去Na 2CO 3中的NaHCO3) 很稳定受热不分解(分解温度851℃,酒精灯温度达不到) 不很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 3加热Na 2CO 3+H2O+CO2↑(分解温度150℃) 二者之间相互转化注意:将以上知识要灵活应用于识别、除杂及计算中。
二.铝的化合物(一)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与强酸:Al 2O 3+6H +=2Al 3++3H 2O 与强碱:Al 2O 3+2OH -=2AlO 2-+H 2O 3、用途:耐火材料、制取铝的原料 (二)氢氧化铝[Al(OH)3]1、Al(OH)3的物理性质:Al(OH)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2、Al(OH)3的两性:H ++AlO 2-+H 2O=Al(OH)3 Al 3++3OH -= Al(OH)3 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当与强酸反应:Al(OH)3+3H+=Al3++3H2O当与强碱溶液作用:Al(OH)3+OH-=AlO2-+2H2O3、Al(OH)3的制取:(1)铝盐与碱反应:用铝盐与可溶性弱碱氨水反应制Al(OH)3:Al3++3NH3·H2O=Al(OH)3↓+3NH4+说明:制取 Al(OH)3也可用铝盐与强碱作用,但应严格控制加入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使制得的 Al(OH)3转化为偏铝酸盐:Al(OH)3+OH-=AlO2-+2H2O。
所以,实验室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制Al(OH)34、Al(OH)3的用途:净水。
Al(OH)3胶体中胶粒有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的作用,使其质量增大,沉降水底,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铁的化合物(一)铁的氧化物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化合价 + 2还原性为主 + 3只有氧化性 + 2,+ 3水溶性不溶不溶不溶类型碱性氧化物————共性与酸都能与酸反应如 Fe2O3 + 6H+=2Fe3+ + 3H2O与还原剂都能被还原如 Fe2O3 + 3CO=2Fe + 3CO2(高温条件下反应)(二)氢氧化物名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化学式 Fe(OH)2 Fe(OH)3分类碱碱性质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水溶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与酸反应 Fe(OH)2+2H+= Fe2+ + 2H2O Fe(OH)3+3H+==Fe3++3H2O还原性稳定性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2Fe(OH)3 =Fe2O3+ 3H2O(受热分解)制法原理 Fe2+ +2OH- = Fe(OH)2↓ Fe3+ +3OH- = Fe(OH)3↓现象白色絮状沉淀红褐色沉淀(三)铁盐与亚铁盐铁盐(Fe3+)亚铁盐(Fe2+)颜色黄色淡绿色与碱反应 Fe3++3OH—==Fe(OH)3↓, Fe2++2OH—=Fe(OH)2↓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2Fe3++Fe=3Fe2+ 氧化性:Fe2++Zn==Zn2++Fe还原性:2Fe2++Cl2=2Fe3++2Cl—(四)Fe2+、Fe3+的检验鉴别方法 Fe2+ Fe3+直接观色:淡绿色,黄色与KSCN :不显红色,血红色与 OH-作用:白色↓→灰绿↓→红褐色↓红褐色沉淀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次于氧。
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2、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 == SiF4 ↑+2H2OSiO2+CaO ===(高温) CaSiO3SiO2+2NaOH == 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3、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4、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
一般不溶于水。
(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5、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