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2014-12-13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下列选项蕴涵了矛盾的同一性的是()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4.两位画家分别以“静”为题绘画。

甲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及岸边的花草树木;乙画家则画了一个飞流直下的瀑布,瀑布边上有一棵树,树上的鸟巢里,小鸟正在睡觉。

评论家认为,乙画家比甲画家在构思意境上更为深远,其哲学依据是()A.动与静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统一之中有对立B.动与静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之中有个性C.动与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之中有部分D.动与静是运动与发展的关系,运动之中有发展5.为应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防止出口继续大幅度下滑,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决定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同时仍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税收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2009年,美俄卫星“太空之吻”,给太空安全敲响了警钟。

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

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命题表明()A.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B.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7.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

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C.主、次矛盾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8.“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现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中的诗句。

其中包含的哲理主要是()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对立面转化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9.下列选项,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有()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②提纲挈领,纲举目张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④眉毛胡子一把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2011·全国新课标)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

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1. (2011·北京)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2.(2011·江苏)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

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当今,各地城市建设了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4.(2011·海南)发展核电是满足人类能源需求、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据报道,目前全球共有核电站近500座,核能发电量已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

但美国三里岛、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等核电站先后发生核泄漏等严重事故并引发灾难,使核电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面对核电生产与安全的矛盾,人们应当()①正视现实,认识到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完善设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妥发展核电③未雨绸缪,防止意外的因素导致矛盾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④重树信心,相信能够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手段确保核安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5.(2011·重庆)画家通过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曹植七步诗的后两句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实,曹植和曹丕如果不是“同根生”,曹植的才华和抱负就不能对曹丕的皇位构成威胁,曹丕也无须去“煎”他。

丕、植两兄弟的真实关系应该是:“只缘同根生,相煎分外急。

”由此可知( )A.矛盾双方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B.矛盾双方没有统一,就没有对立C.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17、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到处可套用的模式和“万古不变的教条”。

下列说法与此不符合的选项是 ()A.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B.如果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试图用一种模式解决矛盾,注定是要失败的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是普遍适用的D.不同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做到从变化的实际出发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推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共同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趋势C.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9、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的D.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当今,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回答29—30题。

20、我们倡导低碳,践行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比如节约:家居用电1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785千克、私家车用油1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千克、家用天然气1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9千克、家用自来水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91千克,这组数字关系启示我们()①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要注重量的积累,为节能减排作贡献③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④要重视部分,发挥关键部分的统帅作用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21.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和无孔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可以说明()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②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③矛盾双方的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④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2.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对话开幕式上引用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C.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联结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3.中国驻美国大使周文重于2013年在华盛顿表示,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

中美双方应当共同合作,共创中美关系的美好未来。

这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具有普遍性C.规律具有客观性D.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24.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

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这体现了()A.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25.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推出的楼市“新国八条”的内容中有这样两句话:“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和“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这两句话共同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B.意识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6.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

”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27.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曾是一名“打黑”英雄,而在重庆新一轮“打黑”战役中,文强却因涉黑而被查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