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201508)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201508)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
(36)课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美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密切结合《中外美术史与作品赏析》等课程,重点讲授美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情境和所针对的美术问题与对象,通过对中西美术理论的比较,以及对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的阐释,提升从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角度思考美术理论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跨文化视野,认识多元文化并存的意义,培养热爱中国美术和文化的感情。

课程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中外美学、美术理论中各种关于美术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并能从历史语境、文化背景、美术发展的特定阶段,考察其历史地位和局限,了解与客观美术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它们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认识并熟悉艺术主要门类的基本知识,从美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实践部分: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课堂讲授为主,史料及理论讲述为主,视图资料配合,提出审美标准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教育。

为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幻灯、录象、 VCD 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学生以课堂讨论形式参与作品赏析评价。

第一章本质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美术的社会本质、历史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认清美术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都会有不同的界定和说法。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
2.美术的社会本质
3.美术的认识本质
4.美术的审美本质
第二章创作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家作为促进美术活动的有机发展的主体,其作用和意义;美术家的修养,美术家的创作过程,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创作的主体
2.创作活动
3.创作成果
第三章接受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3.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
4.美术的审美教育
第四章发生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发生的理论,美术发生的过程与阶段。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历史上关于美术发生的理论
2.美术发生的动力
3.美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与阶段
4.原始美术的性质及其在历史中的转换
第五章发展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美术形态流变、西方美术形态流变、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2.中国美术形态流变
3.西方美术形态流变
4.当代中国美术
第六章门类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美术的基本门类及其划分、美术的主要门类、美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关系。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其门类划分
2.美术的主要门类
3、美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4.艺术的综合发展与门类的开放性。

五、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期末考试,侧重美术常识)和论文(平时测验,侧重审美情感、价
值取向)相结合的方法,前者占70%,后者占30%。

六、教学参考书
[1]《中国美术史》高教出版社
[2]《外国美术史》高教出版社
[3]《艺术概论》孙美兰高教出版社
[4]《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