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第2章
UA =
QA −Q A , U B = 0 + 4πε 0 RA 4πε 0 RB
(6)设 qs1 = QA′ ,则 qs 2 = −QA′ , qs 3 = QA′ + QA′ UA =
−QA′ QA′ Q ′ + QB + + A , 4πε 0 RA 4πε 0 RB 4πε 0 RB
1 4πε o d
i
板上取包括 O 点的面元 S ,其上的电荷 σ 0 S 在 O′ 点:
EO′ =
σ0 方向: x 的负方向。 2ε o
板上除了 S 外的其它全部感应电荷在 O′ 点。
EO′ = 0 , 因 O′ 极近点, 板上其余电荷在 O 点产生的电场只能沿板面的切线方向。
∑ q 得:
ε0
E ⋅ 2π rl =
ηl η 即: E = ε0 2πε 0 r
R2 R2
U = U 2 − U1 = U 2 − 0 = U 2 ∫ Ed πε 0 r 2
当接地时,则 U A = 0
R 解之得: QA′ = − A QB RB
∴ U B =
−QA′ QA′ Q ′ + QB QA′ + QB + + A =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B
2.2.4 有两个极薄的同心金属求壳额,半径分别为 a 和 b,内球壳电荷为 Q1,求:
UB =
(3) 各表面电荷分布如图: UA =
QA QA Q + QB −(QA + QB ) QA + QB − + A + + 4πε 0 RA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C 4πε 0 RC
=
QA QB + 4πε 0 RA 4πε 0 RB QA −QA Q + QB −(QA + QB ) QA + QB QA + QB = + + A + +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C 4πε 0 RC QA −QA Q + QB −(QA + QB ) QA + QB QA + QB = + + A + + 4πε 0 RC 4πε 0 RC 4πε 0 RC 4πε 0 RC 4πε 0 RC 4πε 0 RC
方向: x 轴的正方向
2.1.3 三块带正电的金属板 A、B、C 构成平行板导体组(见附图) ,以 S 代表各
板面积,x 及 d 分别代表 A、B 之间 B、C 之间的距离,设 d 小到各板可视为无限 大平板,令 B、C 板接地,A 板电荷为 Q,略 A 板的厚度,求: (1)B、C 板上的感应电荷; (2)空间的场强及电势分布。 解: σ 2 S + σ 3 S = Q , U AB = U AC
R2
q 4πε 0 R2
见图(a)
当 r > R2 时: E3 =
∞ q+q−q q U E3 dr = = 见图(b) 2 ∫ r 4πε 0 r 4πε 0 r
2.2.2 球形金属腔所带电荷为 Q>0,内半径为 a,腔呢距离球心 O 为 r 处有一点
电荷 q(见附图) ,求 O 点的电势。 ,外壁的电荷为 Q + q (均匀分布) , 解: 设球内壁的电荷为 − q (不均匀分布) U0 =
q
4πε 0 r
+
+
∫∫ 4πε a + 4πε b
0 0
δ ′ds
Q+q
=
q
−q
4πε 0 r
4πε 0 a
+
Q+q 4πε 0b
b 解之得: Q2 = − Q1 a
(2)当 a < r < b 时: U r =
4πε 0 r
Q1
+
−Q1 Q1 + Q2 Q1 Q2 + = + 4πε 0b 4πε 0b 4πε 0 r 4πε 0b
当 r > b 时: U r =
4πε 0 r
Q1
+
−Q1 Q1 + Q2 Q1 + Q2 + = 4πε 0 r 4πε 0 r 4πε 0 r
2.2.3 半径 RA 的金属球 A 外罩一同心金属球壳 B, 起壳极薄, 内外半径均可看 ,已知 A、B 的电荷分别为 QA 和 QB ,求: 作 RB(见附图) (1)A 的表面 S1 及 B 的内外表面 S2、S3 的电荷 q1、q2、q3; (2)A 和 B 的电势 VA 和 VB; (3)将球壳 B 接地,再回答(1) (2)两问; (4)在(2)问之后将球 A 接地,再回答(1)、(2)两问; (5)在(2)问只后在 B 外再罩一个很拨的同心金属球壳 C(半径为 RC) ,再回 答(1)、(2)两问,并求 C 的电势 VC。 解: (1)设 qs1 = QA 均匀分布, qs 2 = −QA 均匀分布, qs 3 = QA + QB 均匀分布,由 高斯定理 ∫∫ E id S =
−η 2π d 2 + r 2
2.2.1. 点电荷 q 放在中性导体球壳的中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 R1 和 R2(见附 图) ,求场强和电势的分布,并大致画出 E—r 和 V—r 曲线。 解: 电荷分布如图,空间电场分布有球对称性, 由高斯定理 ∫∫ E id S = 当 r < R1 时: E1 =
(1)外球壳电荷 Q2 为多大时内球壳电势为零; (2)当满足上问条件时,求空间任一点的电势。 解: (1)设外球壳带电 Q2 时,内球壳电位为 0,则:
qsa = Q1 , qsb内 = −Q1 , qsb外 = Q1 + Q2
U内 =
4πε 0 a
Q1
+
−Q1 Q1 + Q2 Q1 −Q2 + = + = 0 4πε 0b 4πε 0b 4πε 0 a 4πε 0b
UB =
UC =
(4)当 qs1 = 0 , qs 2 = 0 , qs 3 = QA + QB , qs 4 = −(QA + QB ) , qs 5 = QA + QB 时: UA = UB =
QA + QB Q + QB ,UC = A 4πε 0 RB 4πε 0 RC
(5) 当 qs1 = QA , qs 2 = −QA , qs 3 = 0 时:
2.2.5 同轴传输线由两个很长球彼此绝缘的同轴金属直圆柱构成 (见附图) , 设内 圆柱体的电势为 V1,半径为 a,外圆柱体的电势为 V2,内半径为 b,求其间离轴 为 r 处(a<r<b)的电势。 解: 设内柱沿轴线单位长度带点量为η , 在 R1 < r < R2 间作一同轴圆柱面,即高斯面,由高斯定理 ∫∫ E id S =
QA
2
dr + ∫
∞
RB
QA + QB dr 4πε 0 r 2
=
QA QA Q + QB QA QB − + A = + 4πε 0 RA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A 4πε 0 RB
∞
UB = ∫
RB
4πε 0 r
QA
2
dr =
QA + QB 4πε 0 RB q 4πε 0 R
σ2 ds ⋅ cos θ 2ε 0
3 2
σ 02 F= 2ε 0
πσ 0 2 = ε0
σ 02 R2 ∫∫ cos θ ⋅ R ⋅ sin θ dθ dϕ = 2ε 0
π
∫
2π
0
dϕ ∫ cos3 θ sin θ dθ
2
π
0
⎡ cos3+1 θ ⎤ 2 R 2πσ 0 2 ⎢− ⎥ = 4ε 0 ⎣ 3 + 1 ⎦0
2.1.1 在均匀电场中置入一个半径为 R 的中性金属球,球表面的感生电荷面密度 为 σ = σ 0 cos θ ( θ 角的含义见附图) ,求带有同号电荷的半个球面所受的 静电力。 解 :取一点元 dq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有: 由对称性可知,带有同号电荷的球面受力沿 x 轴,右半球受力: F = ∫ dF = ∫∫
∑q 和 E = ∑q
ε0
4πε 0 r 2 QA
4πε 0 r 2
可得:
当 RA < r < RB 时: E =
当 r > RB 时: E =
∞ ∞
QA − QA + QA + QB 4πε 0 r 2
∞
U A = ∫ E ⋅dr + ∫ E ⋅dr = ∫
RA RB
RA
4πε 0 r
,球外 U =
或根据均匀分布带电球面电势分布球面内 U = 定理可得:
q 4πε 0 r
,由叠加
UA =
QA −QA Q + QA QA QB + + B = + 4πε 0 RA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A 4πε 0 RB QA −QA Q + QA QB + QA + + B =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B 4πε 0 RB
O′ 点的场强将由以上三个部分组成:
Eo′ =
δ η + = 0 ( o′ 在板内) 2ε 0 4πε 0 d η 2π d η 4πε 0
所以: o′ = −
(2)直线在 p′ 点的法向分量, E p′n = ∫ dE cos 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