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投资指导》字数 73332005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信息来源:兰格钢铁一、煤炭资源状况(一)世界煤炭资源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
目前,世界煤炭储量估计为1.083 万亿吨,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计算,足以可供开采200 多年。
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
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
2001 年,上述7 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
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可供炼焦的优质烟煤储量丰富,2002 年3 国的炼焦煤总产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
(二)中国煤炭资源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02 年年底,全国共有煤炭资源的矿区6019 个,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10201 亿吨,其中煤炭基础储量3341 亿吨(煤炭储量为1886 亿吨),煤炭资源量为6872 亿吨。
按照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 亿吨计算,我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 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 吨,即全国年产19 亿吨煤炭匡算,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
另外,包括3341 亿吨基础储量和6872 亿吨资源量共计10201 亿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
另外,中国炼焦用煤储量为649 亿吨,还有基础储量1244 亿吨、资源量1477 亿吨;2003 年中国生产焦炭1.78 亿吨,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56.4%。
按照近期中国焦炭的生产能力,已经探明的炼焦用煤储量,可以保证开采200 年左右。
我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
晋陕蒙(西)地区(简称“三西”地区)集中了中国煤炭资源的60%,另外还有近9%集中于川、云、贵、渝地区。
山西省是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总储量的30%。
与资源分布相对应的,是煤炭生产也集中于这些地区。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
中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二、煤炭产量1. 近10 年煤炭产量由于90 年代末期煤炭行业实施关井压产的政策,导致1996-2000 年我国煤炭产量的快速回落。
从2000 年开始,我国煤炭产量连续4 年增长,从2000年的10 亿吨低谷,上升到2004 年的约19.56 亿吨,比2000 年长90%。
2. 煤矿的生产状况目前,我国的煤炭生产主要有3 种经济类型的煤矿,国有矿、地方矿和乡镇矿。
根据2004 年1-9 月分月份各经济类型煤矿产量。
国有矿和地方矿的产能相对稳定,2004年1-9 月,国有矿的产量从6682 万吨上升到7995万吨,增长19.65%;地方矿的产量从1835 万吨增加到2515 万吨,增长37.06%;乡镇煤矿的弹性则相对非常大,其产量从1 月的2652 万吨快速增加9 月的5914 万吨,增长123.00%,在煤炭增长贡献中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大。
2004 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完成19.56 亿吨,同比增长2.28 亿吨,增长13.2%,其中,国有重点矿生产增长13.3%,达到9.22 亿吨,在煤炭供给中占47%,居于主导地位;乡镇矿近年来发展较快,在煤炭供给中已占37%,04 年完成生产7.19 亿吨,同比增长13.4%;国有地方矿的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在煤炭供给中占16%,04 年生产3.15 亿吨,同比增长12.5%。
2003 年,由于煤炭供给紧张,国有矿和地方矿产能基本上又已到极限,国家只能将打算限制的乡镇矿政策重新放宽,04 年 5 月,乡镇矿的产能达到创纪录的7022 万吨。
此后,乡镇矿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及其地处偏远运力不便的影响,乡镇矿的产量下降,其发展空间有限。
国家出于安全生产和保护资源的角度,实施建立煤炭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要建立4~5 个年产1 亿吨、十几个年产5000 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
因此未来乡镇矿的发展比较有限,其产量量应是不断缩减的,从这个角度考虑,国有矿在两年后释放出来的产能一部分将是挤占乡镇矿的产能空间的,不一定会造成供给的大量增加。
结论:未来两年内,我国的煤炭产量增长较为平稳,不会大量增加。
三、煤炭消费需求1. 能源消费结构从整个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看,石油占主导地位,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0%;其次是煤炭占27%;天然气占23.2%;核能占7.3%;水电最少,只占2.6%。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主导地位,2003 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为67.10%。
目前,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其他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消费的逐渐增多,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储备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决定了煤炭仍是中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
在较长的阶段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将长期保持不变。
2. 目前我国的经济特点决定行业特征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能源消费特征不同。
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历程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纺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过程来实现的。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的特点不同。
中国煤炭行业在周期变化中表现出成长性特征。
中国的重化工业可以认为从2003 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征,预计持续时间与日本和韩国大致相同,大约持续到2013 年。
其中前4-5 年是重化工业发展的前期和中期,重工业占GDP 的比重持续上升,能源消费量持续上升,即2008 年之前中国都将处于能源消耗的高增长时期。
中国经济从2003 年起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增长较快。
重化工业阶段特别是前期和中期,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不同于发达国家,仍具有明显的成长性特征。
在中国,与煤炭直接相关的电力、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的未来发展仍将持续较高速度,因此中国煤炭行业也具有突出的成长性特征。
3. 煤炭的旺盛需求集中于四大行业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个行业是中国煤炭消费最集中的行业,2003 年这四个行业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总消费量的88.8%,其中电力行业占煤炭消费总量的49%,钢铁行业占13%,建材行业占17%,化工行业占6%。
电力是煤炭消费的主力。
2005 年电力行业对煤炭的需求继续增加,新增机组容量预计达到5000 万千瓦,2006 年新增将超过6000 万千瓦。
虽然近期国家已经开始整顿电力项目投资,但已经开工的未经批准项目仍然大量存在。
2005 年中国经济仍将增长约8.5%,预计2005 年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12.89%,煤炭消费量增加约1.07 亿吨。
仅电煤需求的增加,就使2005 年煤炭总需求达到近20 亿吨。
2004 年宏观调控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只在短期内影响了产量和价格,国内钢铁行业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我们预测2004 年钢铁行业煤炭需求量约25371 万吨,2005 年增长到26368万吨。
建材和化工行业2005 年的煤炭需求将较2004 年略有上涨。
结论: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煤炭消费的增长,煤炭行业还具有成长性。
4. 煤炭消费的主要用途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1)动力煤从世界范围来看,动力煤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
世界10 大煤炭公司主要生产动力煤,其比重约占该10 大公司煤炭总产量的82%;美国动力煤产量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我国动力煤产量也占到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
在国外,动力煤绝大部分用来发电,工业锅炉也有一些用量。
全世界约有55%的煤炭用于发电,煤炭需求的增量部分基本上都在电力部门,但中国例外,在中国实施工业化的进程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煤炭(动力煤)。
从动力煤的品种来看,以长焰煤和不粘煤储量最大,分别占全国动力煤总储量的21.70%和20.35%;褐煤和无烟煤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贫煤和弱粘煤则相对较少,仅为全国动力煤总储量的7.66%和2.49%。
煤种长焰煤不粘煤褐煤无烟煤贫煤弱粘煤占全国动力煤储量,% 21.70 20.35 17.63 16.02 7.66 2.49占全国煤炭总储量,% 16.14 15.14 13.12 11.92 5.70 1.86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
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2)炼焦煤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
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是各国在世界原料市场上必争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