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行为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行为规范宜生阳光教育机构教师一日活动行为规范要求一、幼儿入园1. 主动、热情、礼貌地迎候幼儿和家长。

主动与家长问好,指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2.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晨间活动; 3. 观察幼儿身体、观察幼儿仪表、情绪和精神面貌。

4 查看幼儿的晨检牌,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是否按要求带齐当日所需用品。

5. 配合保健员做好晨检:一摸(摸头部、耳后、颌下),二看(看表情、眼神、皮肤、咽部),三问(问饮食、睡眠、大便),四查(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沟通(有目的的与家长做个别沟通)。

6. 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

7. 清点幼儿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

及时与未到园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

8. 组织幼儿开展晨间活动(阅读、观察、劳动、值日、自选活动等)。

二、组织盥洗 1. 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准备用餐。

2.提醒幼儿按正确的盥洗方法洗手、遵守洗手规则, 3. 观察、指导、检查幼儿盥洗情况(指导中、大班值日生检查盥洗结果。

1 / 8) 4. 培养幼儿自觉排队洗手、不玩水、不浪费水、自觉洗手的爱清洁、节约用水等好习惯。

三、组织进餐 1. 按时组织好进餐,不在进餐时训斥幼儿。

2.营造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介绍当餐食品,有计划进行餐前微型课程,做好餐前引导。

3. 鼓励幼儿独立进餐,提醒幼儿进餐速度及食量适当。

4. 指导正确使用餐具,观察进食量,对特殊幼儿给予个别照顾,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 纠正不良进餐习惯,培养不挑食、不撒饭菜、安静进餐的好习惯,保证幼儿吃好、吃足营养量。

6. 餐前餐后半个小时不做剧烈运动,坚持餐后 1015 分钟的散步。

四、组织餐后活动组织幼儿餐后活动,按机构要求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看书、儿歌朗诵讲故事等)五、组织早操活动 1 提醒并检查幼儿是否做好早操前准备。

2. 提醒、帮助幼儿整理衣裤鞋带;3. 精神饱满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早操活动,4. 精神饱满地组织早操活动,口令规范、响亮,示范正确;面向全体幼儿。

5. 纠正幼儿不正确姿势,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6. 定期变化带操的站位,可指导中、大班幼儿轮流带操。

7. 随时观察幼儿早操情况,做到三看(情绪、动作力度、准确度);三提示(动作、增减衣物、运动卫生及安全) 8. 指导---------------------------------------------------------------最新资料推荐------------------------------------------------------ 幼儿选择和按规定收拾器械。

9. 服饰符合早操活动要求(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长短适中、不披发)。

六、组织幼儿盥洗饮水(吃早点) 1. 组织幼儿集体饮水,指导幼儿安全有序地取水,引导幼儿自主喝水(吃早点)。

2. 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及气温变化提供饮水;提醒并允许幼儿随时喝水。

3. 观察幼儿饮水量,保证幼儿日饮水量达 400-600 毫升以上。

4. 培养幼儿饮水的良好卫生习惯:正确取水,不浪费水,不喝生水,喝水时不说笑,不边走边喝水。

剧烈运动后稍休息再喝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少饮水。

用个人专用口杯喝水,口杯用后放回固定的地方,杯口朝上)七、入厕 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整理衣裤,便后洗手,不随便制止幼儿入厕。

2. 观察幼儿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联系并作好记录。

3. 不限制幼儿入厕次数,提醒易遗尿的幼儿解便。

4. 随机进行卫生常识及爱护环境卫生的教育。

八、组织主题教学活动 1. 根据本班幼儿发展需要和已有经3 / 8验,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 认真执行教育计划,很据活动类型设置便于幼儿活动与交流的桌椅位置。

创设幼儿主动观察、操作的教育环境。

3. 教具准备充分,活动前准备必需的教具及每个幼儿活动需要的操作材料,并于日前与保育员共同做好分发材料准备,讲明配合事项。

4. 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突出。

环节清楚,教法灵活、生动,启发性强,集体、分组与区角个别活动有效结合,师生有效互动。

5. 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关注活动中个别幼儿,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6. 注重幼儿学习兴趣、习惯及能力的培养;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7. 耐心倾听,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察觉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及时应答。

8. 注重活动实效,活动后教师收集幼儿活动作品,记录幼儿活动典型情况,分析幼儿发展状况。

9. 教态亲切,语言规范,知识正确;。

九. 组织区角活动(游戏) 1. 制定目标明确、有指导和观察要点的游戏活动计划。

2. 按照规定开展各类游戏,平衡安排创造性游戏(建构游戏、---------------------------------------------------------------最新资料推荐------------------------------------------------------ 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与规则性游戏(娱乐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

3. 保证时间,玩具游戏材料投放数量充足,种类丰富。

4. 尊重幼儿意愿,鼓励想象,引导交往观察幼儿的表现和需要,适时参与、指导、启发、评价游戏。

5. 教育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友好玩耍,爱护、整理玩具和用具。

6. 根据游戏活动的要求和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家园共同收集自然物、废旧材料、半成品等作为游戏活动的材料。

7. 用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等观察幼儿材料使用、游戏水平和状态,并有目的地做好记录。

8.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采用直接、间接指导等适宜的方式。

十、组织户外体育活动. 。

1.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器械活动、大型玩具、散步等多种类型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 2. 合理利用户外体育活动场地,提供安全的器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水、空气、阳光)开展锻炼; 3. 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开展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各种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活动。

掌握活动的密度和运动量; 4. 根据气温、活动量及幼儿体质,提醒幼儿增减衣服,注意幼儿活动中的身体反映; 5. 建立适宜5 / 8的运动活动常规,督促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避免运动伤害。

6. 保证幼儿有足够的、安全的活动空间。

7. 观察幼儿的兴趣、动作发展、习惯、安全意识、意志品质等实际情况,作出积极的应对和作出积极的应对和调整。

8. 注意动静交替,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强度,防止突然运动或剧烈运动造成的拉伤、扭伤或身体不适等。

十一、餐后自由活动 1. 组织已吃完饭幼儿进行安静活动。

2. 保证时间,提供条件,尊重选择。

3. 观察幼儿行为,情绪表现,随机给予指导,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个性的发展。

4. 让每个幼儿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内活动。

保证幼儿安全。

十二、准备午睡 1. 组织幼儿睡前盥洗、入厕解便,安静进入寝室 2. 检查卧具,幼儿准备午睡。

十三、组织午睡 1.幼儿上床、下床之前教师必须讲要求,确保幼儿安全。

2.指导或帮助幼儿正确有序地穿脱折叠衣服、鞋袜放指定位置。

3.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遮挡过强的光线,放音乐(讲故事)等,让幼儿快速安静入睡。

---------------------------------------------------------------最新资料推荐------------------------------------------------------ 4. 巡视观察,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不正确睡姿;照顾入睡困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5. 整理幼儿脱下的衣物,摆放整齐。

6. 巡回观察,入睡以前 5 分钟巡视一次,幼儿入睡后 10 分钟巡视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7. 不随意延长或缩短睡眠时间8. 教师值午睡时不聊天,不做与值午睡无关的其他事情,走路动作轻,不得脱岗、睡觉。

9. 幼儿起床时要与保育员一起帮助孩子快速穿衣裤,整理床铺。

十四、交接班工作 1. 与下午班教师及保育员进行交接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早班老师每天值午睡时记录,晚班老师每天放学后记录)。

2. 按要求填写交接班记录:当日幼儿人数;幼儿健康状况;家长反映的有关状况;当日的幼儿安全状况及教室安全情况;保教工作及突发事件处理等,并签字。

十五、离园前准备 1. 稳定幼儿情绪,组织开展安静的自选活动。

2. 进行安全教育,做离园整理检查幼儿仪表;检查幼儿服装穿戴是否整齐:幼儿的脸、手是否清洁卫生; 3. 幼儿收拾需带回家的物品,7 / 8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做好物品清理及第二天各项活动的准备;十六、离园 1. 热情亲切地与家长交流,及时将当天幼儿的情况告诉家长(组织未离园孩子)。

2. 严格确认接幼儿的家长,有重点地与个别家长沟通,做好生病、情绪异常等特殊幼儿的交接。

3. 提醒幼儿有礼貌地向教师和小朋友告别。

4. 送乘车幼儿乘坐车。

2019 年 3 月 16 日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