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基础复习题
A、满足人的需求 B、建设社区文明 C、发展社区文化 D、建立完善的服务
30、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要素是( B )。
A、场所与空间 B、场所与特征 C、分区与特征 D、分区与空间
31、住宅区的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化的( B )战略。
A、科教兴国 B、可持续发展 C、跨越式发展 D、生态经济
16、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 B )。A、社会道德 B、邻里关系 C、地缘关系 D、相互交往
17、邻里单位提出的原则是对( D )的反映。
A、社会道德 B、小区规划要求 C、地缘关系 D、居民生活需求
18、住宅分别以不同的( A )规模要求配置相应等级的服务、通路、绿地与场地设施。
A、居住人口 B、人口密度 C、容积率 D、建筑面积
9、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主要是以一般的( D )为基础来确定的。
A、人口规模 B、土地面积 C、容积率 D、多层住宅区
10、( A )是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划分以及各类设施配套的重要依据。
A、人口规模 B、土地面积 C、容积率 D、多层住宅区
11、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将分别相应地( A ),低层低密度的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将分别相应地( )。
14、居住区规划的分级要求是以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所使用的( A )为依据的。
A、频率和人口规模 B、效果和人口数量 C、配置水平和人口素质 D、方向分布和人口
15、邻里关系是一种以( A )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
A、社会道德 B、小区规划要求 C、地缘关系 D、相互交往
32、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 A )。
A、大众化 B、普通化 C、个性化 D、一体化
33、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布局上注意( A )。
A、均衡性与选择性 B、均衡性与整体性 C、选择性与整体性 D、整体性与到位程度
34、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 D )。
2、( B )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住宅街坊
3、( B )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住宅街坊
4.简答题:5×2=10分
5.实作题:1×60=60分
不考章节:第四章、第七章
一般考核章节:第六章、第九章
其余重点考核章节
一、单项选择题:
1、( A )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住宅街坊
A、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B、建设社区文明 C、发展社区文化 D、建立完善的服务
28、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机动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 C )层次。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29、从( A )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
19、按通路的空间位置和服务人口以及相应的道路宽度,住宅区道路可分为( C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0、住宅区的公共建筑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均与其所( C )相对应。
A、建筑面积 B、占地面积 C、服务的人口 D、地理位置
21、住宅区的公共建筑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要求按“( B )”设置与布局,即所谓的“公建配建”。
规划设计基础复习题
———————————————————————————————— 作者:
———————————————————————————————— 日期:
规划设计基础(06225)复习题
考试题型及题量:
1.单项选择题:1×10=10分
2.多项选择题:2×5=10分
3.判断改错题:2×5=10分
A、分片 B、分级 C、分区 D、分档
22、现代社区应该从( B )出发,全方位地改善和提高住区的可居住性。
A、生活品味 B、生活品质 C、生活方便 D、生活成本
23、( D )是社区维持维护和改善发展的基础。
A、社区生活保障系统 B、社区育才与就业系统 C、社区交流与参与系统 D、社区运营系统
24、社区运营系统存在的基础在于住户和管理者的( A )。
A、互利 B、互助 C、互惠 D、沟通
25、( A )是社区运营系统的核心问题。
A、经济问题 B、财务问题 C、社会问题 D、发展问题
26、在住宅区规划中充分地考虑如何( A )是社区发展原则的基本核心内容。
A、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B、建设社区文明 C、发展社区文化 D、建立完善的服务
27、( A )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4、( C )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住宅街坊
5、( C )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住宅街坊
6、( D )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住宅街坊
7.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为( )公顷。ﻩﻩﻩ
A.2-4ﻩB.3-5C.4-6D.5-7
8、( A )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A、住宅群落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住宅街坊
A、均衡性与选择性 B、均衡性与整体性 C、选择性与整体性 D、整体性与到位程度
A、减小、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减小 D、增大、增大
12、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和规模一般均应进行( B )配置。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13、城市居住区中,道路的分级在有些情况下分为( C )设置到住宅单元级。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