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图组成、制图标准图纸组成应按封面、扉页、目录、说明、材料总工程量、工程位置平面图、主体工程、次要工程排列。
结合本院设计图纸组成为:1图纸目录(图纸目录不应编入图号)2设计说明(参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3工程量汇总表4区域位置图5线路总平面布置图(含立交及线路复杂时用)6(立交)道路线位图(线路简单时5、6合并)7道路平面图8道路纵断面图(辅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主线纵断面不同时应单独绘制或在同一纵断面图上绘制)9立交匝道纵断面图10道路标准横断面图(主线不同路段标准横断面、匝道标准横断面)11路拱曲线大样图(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12土方横断面图(含土、石方工程量表)13交叉口接缝布置图(水泥混凝土路面)14交叉口竖向设计图(水泥混凝土路面结合分块采用等高线加数字表示)15路面结构图16无障碍设施设计图17接缝构造图(水泥混凝土路面)18混凝土板补强设计图(水泥混凝土路面)19特殊路基设计图(如软基处理工程量较大,宜另编目录,组成完整部分)20挡墙设计图21其它附属设施设计图22道路红线图23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图(交通部分)工程量汇总表1 机动车道面积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均注明厂拌)沥青混凝土面积(水泥混凝土面积)水泥稳定基层面积2 非机动车道面积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沥青混凝土面积(注明厂拌)水泥稳定基层面积3 人行道面积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4 立道牙长度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5 平道牙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6 钢筋混凝土挡墙混凝土m3钢筋kg (T)7 浆砌片石挡墙m38 排水沟长度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9 边护防护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10 绿化面积m2指不含边坡防护绿化的道路绿化面积。
不含行道树11 土石方工程量m3* 有条件应根据地质报告分别算出土、石方量* 对渔场、沟渠应注意其土方量的计算* 根据地质报告,需进行换填处理的路段的土石方量应单独算出,并单项列表* 路口土方工程量12 波形防撞护栏m13 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m14 防爬格栅护栏m15 人行栏杆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16 拆迁工程量含道路、房屋、管线等其它设施,分类单项计算17 临时施工措施根据工程所需临时施工措施说明,并附工程量区域位置图内容要求: 1 反映道路设计的全部范围2体现设计道路在区域或局部路网中的位置关系3主要相交道路的路口形式或类型4设计道路名称5图纸范围内主要道路名称6主要行政区域名称7设计道路设计起点和设计终点的里程桩号标注制图要求: 1 现有道路采用细实线绘制,可只绘出道路两侧边线2新设计道路应绘出道路中心线和两侧边线。
道路中心线为点划线,两侧边线为粗实线。
3立交绘制形式或大致用地范围,并以文字予以说明,如:芙蓉立交、松岗高架桥等。
平交路口绘制路口形式或用地范围,不需文字说明4设计道路名称采用宋体表示,字高比其他道路名称字高一级(5-7mm),并加引出线5其它道路名称和立交名称采用仿宋体表示,字高一般不小于3-4mm6行政区域名称采用黑体表示,字高同设计道路。
7有条件时,图中应绘行政区域界限8图中应绘制指北针,指北针宜放在图纸上方9图纸比例应放在指北针下方,以数字表示总平面设计图(平面总体设计图)主要内容:反映设计道路的总体情况,包括:1 线位:设计起点,终点桩号,相交道路交叉点桩号(线路交点应编号);桥梁、涵洞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交点桩号,注明桥涵名称长度、跨度(桥梁跨越形式),线路转点IP标注;立交桥部分画出立交型式、详细定位由立交线位图确定;2 平面:道路平面形式、相交道路路口形式、立交形式、沿线道路进出口形式;道路沿线桥梁、涵洞名称、桩号、规模标注;3 分幅:反映平面图分幅情况4坐标网、指北针5说明:1)坐标系统2)尺寸单位3)图纸比例1:1000~1:20004)其它需说明事项制图要求:1、坐标网采用+字线;长度15mm,网格间距10cm(成图后)坐标网标注:字型:hztxt, txtd 字高:3-4mm数量:不少于2组文字标注:字型:hztxt, xtd 字高:5-7mm位置:一般在图纸下部、左部边缘2、线路平面:线型:中心线:细点划线设计道路立道牙线:粗实线设计道路平道牙线:中粗实线设计道路路肩线:细实线现状道路中心线:细点划线现状道路其它线:细实线规划道路中心线:细点划线规划道路其它线:细虚线桥梁、涵洞、河道:按实际长、宽、跨度绘制,并符合道路制图规范图例要求。
3、控制点标注:设计起点、曲线转点、路口交点、设计终点,应在图中示出。
主道及主辅道不同线位时,应分别示出,QD、JD1、JD2、…ZQ4、需要另外线位图表示的立交设计部分,其设计范围要表示出,并注明桩号。
5、指北针采用标准图式,布置在图纸左上方6、说明1)坐标系统2)尺寸单位3)图纸比例4)其它需说明事宜道路线位图作用:表示比较复杂线路、立交定位关系主要内容:1)绘制十字线坐标网,长15mm,间距10cm(成图后)2)坐标网标注3)绘制道路主线、辅道、匝道平面图及定位线4)主、辅道、匝道定位线编号(主、辅线编号采用路名前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如深南大道(SNZX ZX-主线),左右辅道分别用ZF、YF表示,如深南大道右辅道(SNYF), 匝道分别用英文字母A、B、C、D等表示,所有字母均采用大写;5)控制点标注:在线位关系复杂部分,图中定位线曲线部分当其切线与其他线交叉较多时,可不画出切线及转点(IP)。
但应在线元表中表示出以下各点的桩号、坐标、方位角、及两点间长度,起点 QD 直缓点 ZH缓圆点 HY 园缓点 YH缓直点 HZ 终点 ZD以上各点位置应在图纸上标明桩号,6)图中示出各线段曲率直线 R-无限大缓和曲线示出参数 A-257)各定位线示出以上控制点桩号。
8)人行系统定线一般不在此图表示。
9)图中注明设计范围10)图中应示出线元表。
11)指北针采用标准格式,放在图纸上方。
制图要求:1)图纸比例:1:2000~1:10002)线型:主线定位线及辅道一般应是道路中心线,采用点划线;匝道定位线一般采用边缘线表示,采用粗实线;其它线条采用细实线,3)标注:主、辅线及匝道编号,采用大字英文字母,字型(txtd+hztxt)字高:3-4mm(成图字高)。
控制点采用统一大写英文字母标注,字型(txtd+hztxt)字高:3-4mm(成图字高)。
控制点应标注对应里程桩号、字型(txtd+hztxt)字高:3-4mm(成图字高)。
标注设计范围4)线元表(控制点坐标表及曲线表),采用标准格式5)坐标网绘制6)指北针7)说明:坐标系统、尺寸单位、图纸比例、其它需说明事宜道路平面图主要内容:1)道路平面位置、宽度平曲线要素:超高、加宽渐变段、及形式,特殊需要时,可另图表示平交路口应详细绘制,主车道、路口加宽、右转专用车道、渠化岛人行道、隔离带的平面尺寸、隔离带断开形式及结构如有需要,详图绘制2)附属构筑物、挡土墙、桥涵、排水沟、截洪沟、边坡应在图上相应位置示出。
3)反映与现状的关系制图要求1)线型:道路中心线:细点划线线宽:0.35(0.25)设计道路立道牙线:粗实线线宽:0.7 (0.5)设计道路平道牙线:中粗实线线宽:0.35(0.25)设计道路路肩线:中粗实线线宽:0.35(0.25)边坡线、边沟线:中粗实线线宽:0.35(0.25)切线、引出线:细实线线宽:0.25(0.20)现状道路中心线:细点划线现状道路其它线:细实线规划道路中心线:细点划线线宽:0.25(0.20)规划道路其它线:细虚线线宽:0.25(0.20)自然地形:细实线2)字体标注:坐标标注:字体:(txtd+hztxt)字高:3-4mm(成图字高) 字宽:2/3h桩号标注:字体:(txtd+hztxt)字高:3-4mm(成图字高)其他数字标注:同上文字标注:字体:(txtd+hztxt)字高:5-7mm(成图字高) 字宽:2/3h 3)坐标标注:坐标标注精度为小数后三位;道路定位线应标注设计起点、转点、路口交叉点、设计终点坐标:道路、隔离带、辅道、人行道宽度变化处应标注坐标,或以桩号定位交叉口道路中心线交点应标注坐标,相关道路路口设计终点、桥梁、涵洞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交点应标注坐标。
设计范围内不能以道路定位及相关尺寸确定的人行道应标注其定位线坐标。
道路附属构筑物不便以桩号及尺寸线进行定位的应采用坐标标注。
4)桩号标注桩号标注精度为小数后三位,整数桩号可不带小数点及其后的数字零主线桩号采用20m桩标注。
立交工程平面图中,两条主线一条直接标注,另一条在桩号前带道路名称前两个字的第一个大写拼音字母,如滨海大道,桩号为:BH0+040。
匝道桩号前标注匝道编号:如“C”匝道:C0+060当主线定位不能在平、纵断面上控制辅道时,辅道应单独定位。
标注桩号。
辅道桩号前应标注“ZF”或“YF”,分别表示左、右辅道,主线桩号前标注道路名称的,辅道桩号前应同样标注,如滨海大道右辅道:BHYF0+040中间及两侧绿化带断开处应以桩号表示断开位置。
路口加宽、公交站及路面及隔离带宽度变化处,应以桩号标注其变化范围。
如桩号不能表示清楚,则应标注坐标定位。
各曲线要素点,ZH、HY、QZ、YH、HZ点应标注桩号,并在桩号前注明各点名称。
如曲中点:QZ k0+802、412平交路口处,两条道路中线(定位线)交点处应标注桩号。
桥梁应注明路、桥分界线桩号、桥梁与河道中心线交点的桩号涵洞应注明涵洞中心线与道路定位线交点的桩号挡墙应注明起,终点桩号,中间高程突变点应加注桩号5)尺寸标注:每幅平面图中,至少有一处标注道路各部分宽度尺寸。
宽度变化部分应加注变化后的宽度。
相交道路应在设计范围线处标注道路各部分宽度及绿化隔离带距设计范围的距离尺寸。
道路两侧排水沟应注明与道路的距离尺寸。
6)曲线要素标注:道路转点应编号,如JD1、JD2、JD3等主、辅定位线转点处均应标注曲线要素,曲线要素标注格式为:α——R——T——L——E——A1——A2——在线路定位图中已标注或采用表格形式标注的曲线要素,平面图中可不再标注。
平交路口应标注缘石转弯处的曲线要素。
7)曲线超高表示曲线超高渐变段一般在平面图上表示渐变段起点、终点标注桩号、超高变化方式及超高高度,并注明超高渐变段长度。
8)曲线加宽段表示曲线加宽段起、终点应标注道路桩号,并标注加宽前后的道路宽度,并注明加宽渐变段。
9)挡土墙应编号。
如:1号挡墙10)路面改造设计时,应采用不同图例表示不同贴补厚度既不同路面结构的范围立交、道路纵断面图制图要求:一、线型:设计路面线:粗实线自然地面线:细实线竖曲线切线:细虚线变坡点:直径2mm中粗线圆圈盲沟底线:中粗虚线边沟底线:中粗长虚线地下水位线:双点划线二、表头:表格形式,<选用HY-SZ软件>三、纵断面图中应标注以下内容:1.竖曲线要素2.道路沿线的桥梁、涵洞等构造物、交叉口(标注桩号及名称)3.在互通式立交纵断面图中,匝道端部的位置、桩号应采用竖直引出线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