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政课论文

思政课论文

XXXXXXXXX大学
2014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月日
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调研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主题:
调查人员:
前言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源泉。

我们这代大学生都属于被称为“叛逆一代”的90后,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而宿舍关系是大学阶段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日常活动最基本的单位。

据统计,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除去学习和娱乐的时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和室友一起度过。

大学生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程度是高校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

在宿舍里,他们朝夕相处,在密切的交往中成员间各自的思想特点、个性爱好、品行修养得到充分暴露,也使别人获得深入的了解,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相互的影响。

所以说小小的宿舍既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场所,也是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标尺。

那些处在未形成良好、合作、融洽的心理氛围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及难于合作的特点;而在同伴关系融洽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心态则以欢乐、注重学习和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及帮助他人为主流。

因此,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正文
当前大学生宿舍关系现状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对的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

大学生寝室是学生最为集中,滞留时间最长的社区,是学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递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阵地,但也是人际关系紧张的高危地带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

我们之前在学校及网上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经总结整理,其中关于“你和室友发生过矛盾吗?”一项有77.14%的被调查者选择“有过,偶尔”,有5.71%的人选择“有过,经常”,只有17.14%的人选择“没有过”。

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会和室友发生矛盾的,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和室友发生矛盾。

从数据中来看现阶段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关系不和睦
比如现在寝室通宵供电,先睡的人要求关灯,还没睡觉的人觉得不满——“你自己睡觉早凭什么让我也失去光明”;用电脑的敲键盘的声音大了些,甚至没有耳机用的是音响,都足以让人欲睡不能;还有就是煲电话粥到半夜,又不注意控制音量;另外就是寝室的卫生以及个人卫生问题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摩擦不胜枚举,室友间也因此嫌隙日长等等。

(2)室友间的背景与家庭收入产生的心理鸿沟
在“你认为你与舍友间的背景及家庭收入差距”的问题中,有11.43%的人表示“很大”;有37.14%的人表示“比较大”;有42.86%的人和8.57%的人分
别表示“比较小”、“很小”。

由此可以见得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还是很大的,有的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

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

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两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常会在一些观点上产生摩擦。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往往有一种优越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家庭贫困的同学内心又比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里这两类人很容易形成敌对的战线。

(3)利己主义、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关系紧张
人们常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

既然有社会就会有勾心斗角,虽然这发生在大学生中看起来很可怕,但大学里总会有些功利心很重的人。

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评奖评优以及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较敏感的学生有时也会因为无法分享利益而对别人获得利益耿耿于怀甚至
产生妒忌心理,从而影响室友的和谐共处。

另一方面,某些同学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相对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妒忌和猜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小团体主义破坏宿舍人际关系
很多大学的宿舍都有喜欢拉帮结派,在寝室里结成小集体、孤立其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我行我素的学生。

数据在“宿舍里有没有分门派、小团体(搞分裂)?”的问题中有60%的人表示“没有”;而有11.4%的人甚至表示“没有,我们基本不搭理”;余下的则表示“有或可能有”。

上述状况长期下去也很容易导致寝室气氛压抑沉闷,从而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

当矛盾、分歧已经产生时大学生们又是如何解决化解的呢?我通过浏览贴吧、qq空间等即时社交工具了解到大家一个看法:就是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你绝不能伤害他,基于人都在乎情面,不能戳破局面,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所以有部分同学选择忍气吞声,这种做法不是很可取,人事有尊严的,当他伤害你时,你要适当保护自己;当别人做错时,你也要适当的指出。

因为在“室友对你提意见或建议,你会怎样”中,有近九成的人选择“听取并改正”。

但是还有同学选择不顾对方的感受去责骂对方,这是更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贬低了自己的人格,也会伤害别人的尊严。

从这问题出发,舍友之间会存在或明或暗的矛盾,处理方式或方法不同,舍友关系也会被影响到。

在另一个而问题“当宿舍出现矛盾如何解决?”,选择“双方彼此不交流,任由时间随时间淡化慢慢和好”的占了40%。

这也说明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解决宿舍矛盾。

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宿舍关系呢?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面对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真诚的沟通是心理相融的基础。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心态,即家长心态、成人心态和孩童心态,几乎每个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有过这三种心态,只是比重不同。

如果单独发展自我的任何一种角色心态,都会使自己的性格发展不平衡,这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是不和谐。

1)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用家长心态与人交往,就应该注意客观地观察,学会聆听,少批评和挑剔别人,积极采纳别人的正确建议。

2)如果你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你最好把自己的成人心态放低一点。

可以试着让自己放松放松,允许自己的感情适当地得到宣泄。

3)假如你经常处于孩童心态,那么你遇事最好能冷静分析,避免感情用事;最好多训练自己,对他人负责,而不是过多地依赖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正处在什么心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真诚友善地与人沟通,这样不但可以消解误会,还可以帮助大家拥有一份好人缘、好心情。

另外,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还要把心敞开,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多看看他人身上好的地方,在宽容理解的基础上,学着接纳他人。

而只有接纳了他人,我们才可能与其好好相处。

总是去看别人身上不好的地方,不但自己不舒服、不开心,而且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失去一个好同学,甚至好朋友。

再次,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

平时说话、做事时,要多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一下。

说话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真的吗?这是友善的吗?这是必要的吗?”,如果能够深思熟虑而说出的话,就不会轻易的得罪或伤害朋友。

结尾
寝室,是大学生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她对我们大学生而言就是我们的一个“家”。

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宿舍人际关系中没有所谓的万全之策,既要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又要关心他人的需要,还要与他人多进行沟通交流。

平等真诚的对待舍友,将心比心,多进行换位思考,就可以大大减少矛盾的产生。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多关心宿舍中的其他成员,别人有事时要全力帮助。

宿舍内部应该多进行交流沟通,如果对别人有意见时,要及时提出来一起协商解决。

平时有时间宿舍成员可以一起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就可以加深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集体观念,建立更好的合作意识,为以后我们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我们也需要多交流,多沟通思想更有利于我们相处。

宿舍就是一个集体,如果我们能在一个小集体中好好的发挥自己,以后走出校门就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所长了。

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段时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