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意义

2019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意义

我校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当代青少年
克山县第二中学
2019
21世纪的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文化在世人面前日渐自信,国家层面也在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出台了发掘、整理、弘扬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是乐观的。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而某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青少年这一特点进行文化渗透。

鉴于此,我校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学生中弘扬中华民传统美德。

一、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学校,青少年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在不同程度上被过度形式化和弱化;家庭中,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导致很多家庭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毫不重视,反而会起阻碍作用;社会上,激烈的竞争让很多人一再降低做人的底线,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不屑一顾。

有相当多的青少年不愿诵读古典文学作品,因为感觉非常艰涩难懂,对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毫无兴趣,却热衷于西方"洋节"。

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不仅不被重视,许多青少年反而觉得早已过时,在当代不适用。

2.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时间学习传统文化。

学校的课程安排都是围绕科学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学生从踏入小学的那一刻起到高中毕业,大半时间都是在上课、写作业、考试中度过,稍微有一些空闲也被家长安排的各种补习班占满,他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没有时间发掘自己的爱好,没有时间专门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觉得学习内容枯燥无味。

现实中使用的语言均为白话文,简单通俗易懂,而传统文化典籍多为文言文,晦涩艰深,很不容易让人
接受。

第三,传统文化无用论。

中国一贯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家长的态度使青少年认为传统文化无用,读书只是为了升学,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学了等于做无用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