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1000字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1000字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字
小巷深处,余音绕梁。

小河潺潺,身影依驻。

小桥傍水,迎春相缠。

早晨的小巷,仿佛沉寂了。

不知过了多久,早蛙的叫声,在一丛青青的菖蒲下面。

也就那么断续的一两声,像试嗓子似的。

满巷的绿,因这活泼的一两声,轻轻地抖了抖,天空倾下半个身子来倾听。

没有谁知道,天空已偷偷用了这巷的绿,洗了一把脸,望上去,又洁净又碧青。

接着,小巷活泼了许多,家家户户都起来洗衣服,淘米。

孩子们都站在老地方,等待一个人。

“卖糖葫芦喽!卖糖葫芦喽!”我们组队的小朋友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他们人手几块硬币,像是约好了似的,他们手里拿着的硬币不由自主地晃了起来。

老人渐渐往我们这走了过来,他们抓硬币的手渐渐松了。

老人手中抓着一根插满糖葫芦的棒子乐呵呵地走过来。

我和孩子们一起拥到老人面前买上那几元的糖葫芦。

一颗颗红红的粘了芝麻的葫芦包了保鲜膜,小心翼翼的撕下,吃着那略带冰凉的糖葫芦,很满足。

小朋友们手上粘粘的粘着糖,朝老人笑着说:“老人家,明天一定要来哦。

”老人家抚摸着他们的头笑了:“只要小朋友们想吃,我天天都来哦。


那时,我也是其中一员。

当时拿着硬币给那位老人,老人从上面拔出一根糖葫芦给我,我蹦蹦跳跳地回去了。

老人家见我们已经吃到心中的美味,便拿起插满糖葫芦的棒子朝另一个方向走去,继续喊着:“糖葫芦,卖糖葫芦喽!”每天下午,我们都会听到老奶奶的声音。

由远到近,变得有力。

那时,糖葫芦是我们心中的美食。

每次听到这声音,家家户户的孩子相约走到老地方,去享受自己的美食天地。

木桥。

轻轻地搭在小溪上,这边是水,那边也是水。

来到小巷,便会听到那声音:“卖糖葫芦,卖糖葫芦喽!”整个小巷弥漫着糖葫芦的香味。

梦中,仿佛又回到了那里,又听见了那记忆深处的声音,由远到近……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字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匣子里,当它再次响起,你是否会回忆……
幽幽的月光透过窗撒在床边,落在床被上。

静静地,我睡了……
不知何时听见一个声音“不要急嘛!慢慢来啊!来我教你。

”这声音好生熟悉,感觉好像是……对!这就是外公的声音啊!眼前浮现那天清晨……
在一个深巷里,有一个娃娃头的咿呀哇呀的小女孩,还有个头发花白、年过花甲的老人。

老人有点儿胖,脸上泛着红光,笑眯眯地。

就这样看着活像一个弥勒佛。

小巷边上还立着一个锈迹斑驳的单车。

单车看起来很旧,有些漆已经掉了,但是,它还能骑!那个老人在教那个女孩骑单车。

小女孩还很小,大概五、六岁的样子,背着一个小巧的书包。

书包上绣着两个大大的“嘉”字,特别引人注目!小女孩儿在老人的细心指导下艰难地试骑了几次,但都失败了。

她怎么也学不好,气恼地用力踢了几脚单车。

小小的脚和金属碰撞发出刺耳的响声。

老人轻轻的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小女孩脸上胀得红彤彤的。

她发疯似的撕扯着老人的衣服。

老人慢慢蹲下来,笑呵呵地说:“嘉嘉,不要着急嘛,慢慢来啊,呵呵。

”小女孩安静下来了。

老人接着说:“你这么急躁可怎么行呢?呵呵。

”老人耐心地教导,就像沁凉的溪水滋润了女孩燥热的心,深深地浸在她的心里。

我就是那个小女孩,那个老人就是已经飞向天国的外公。

那种温暖和蔼的声音,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听到。

但它却依然如昨日般地清晰。

再一次地响起,又会是什么时候呢?我使劲地回想着,思绪随着时光的隧道再次寻找着那个熟悉的声音,我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看到了那个长大了的小女孩。

她已经变成了一个五、六年级的小姐姐了。

但,她还是和当年一样那么浮躁。

又是一个清晨。

阳光穿过树叶透着玻璃散落在小女孩的课桌上,小女孩正在做作业。

枯燥的几何题加上她烦躁不安的心,使得周围的阳光明媚一下子变成了毒日高照。

她躁动起来,不停地挠头抓耳。

突然,一个声音窜进她的耳朵。

“来,过来,这个题目其实很简单的,你莫要急嘛,慢慢来,我教你吧!”女孩心想:这声音好熟悉啊!又是那么耐心、那么温柔。

怎么像是……外公!难道……她抬头看了一下,那不是“外公”吗?她眨了眨眼睛不敢相信。

亲切的王老师就和外公一样。

都是那温柔、那和慈祥。

王老师的轻言细语一点儿也不像刀子刻在心上,却一样地被她记住了,深深地,深深地……
小女孩现在已经十二岁了,她依然很浮燥。

但她永远不会忘记有一种声音叫“慢慢来,不要着急”,有一种爱叫“我来教你”。

记忆中的声音没有停息,一直在耳畔萦绕,那是爱的回忆……
如今,王老师已经没有教小女孩了,外公也已经离去。

但那种感觉一直还在,并且会陪伴着小女孩度过人生中的种种困难……
懵懂地睁开惺忪的双眼,一束阳光射进来,还是一个清晨!阳光正好!梦虽结束,情仍继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