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家长会议程材料(公用)
一、介绍班级总体情况
1、行为习惯
这学年以来,经过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本班同学的行为习惯发生了较大改观,如仪容仪表方面,男生头发短了,女生不着奇装异服;两室卫生方面,卫生值日自觉了,干净整洁了;课堂上,不讲话、不睡觉、不玩手机,认真听讲,整体纪律好了;行为习惯方面,有事请假了,按时上课,按时就寝……这一切逐渐习惯。
2、各项成绩
本学期以来,我们班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能走在同专业级或全校的前列,如运动会上……技能节……文明班级创建……阳光诵读…..优秀学干/团干…….但在学习方面还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有基础较差、学习没有压力、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厌学情绪重。
二、点评个体
1学习进步:某某等
2学习优秀:某某等
3.班主任小助手:某某等
4.守纪律榜样:某某等
5.拾金不昧:某某等
6.违纪情形:
三、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
2.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3.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多与孩子沟通了解真实想法并进行开导,多与班主任老师沟通。
4.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哪怕是改变一个小小的不良行为习惯(如包夜上网、玩手机)。
5.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
(二)给家长们的几点参考:
1.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关心孩子的思想动态使孩子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明确的奋斗目标。
2.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包括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3.要尽量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和上学、回家的时间,教育孩子少与社会上的或其他学校的人搭朋友。
4.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
因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的美好前途!
(三)需要注意:
★要做到十关心:
1.在外留宿。
2.回家很迟。
3.带同学住宿。
4.打电话时间长,次数多。
5.受伤回家。
6.超消费。
7.超出友谊交往。
8.在校表扬突然不好。
9.穿奇装异服,爱好打扮,或沉默寡言。
10.爱玩游戏。
(四)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
⒈控制好上学放学时间及业余时间.
⒉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3.加强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
四、是与个别家长个别交流。
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父母的话都不愿听?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
无论是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一个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这里没有灵丹妙药,但却有许多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技巧
招数一:身教重于言传,教育无他,榜样而已
招数二:“斥责”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达到效果很重要的原则是弄明白孩子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和批评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
自己看不惯的就批评,甚至数罪并罚,常常会让孩子挨了批评还不知道为什么。
为此,在批评孩子前一定要有的放矢
招数三:保持一致,始终如一
家长有劲的时候,能够注意到孩子的问题;自己工作吃力了,或者情绪不好时,就懒得理孩子了。
这种状况常常使孩子感觉到教育只是满足大人的需要。
此外,目前许多孩子教育中还受到祖辈的影响,父母与上辈的教育观点不一致,常让孩子有机可乘,最终影响到教育效果。
招数五:分解目标,逐步实施
无论是培养习惯、改正缺点,还是实现目标,都必须是可以操作的。
所谓“操作”的含义就是孩子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该干什么。
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只是一个理论上成立的计划,那么就无法指望孩子能够如你所愿。
招数六: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真正怜惜孩子的家长,一定允许孩子有失误的时候,并且在孩子失误时抱有强烈的同情心而不是简单的训斥。
如果能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失误而不是站在对立面批评,即使孩子犯错误了,他也会主动告诉你,因为这时候他非常需要有人分忧。
能分忧的家长一定有权威,也一定能让孩子更加珍惜父母给予的这份自由。
招数七:会爱孩子
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孩子的积极性往往反映出家长的积极性,成才的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激励下成长起来的。
相反,家长如果对孩子采取压制、甚至歧视态度,往往会扼杀了孩子的聪明才智。
应该表扬就及时表扬,口头表扬一点不逊于物质奖励,而且往往效果更好。
五、愿望和希望
1、作为班主任,我的愿望是竭力为全班同学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使本班同学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每个同学都有进步。
2、作为班主任,我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提出明确目标,绝不迁就孩子的错误和不良行为习惯;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的学习;多和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多和孩子沟通,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是我们永远的希望,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