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
(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具
《措施简表》《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图》等
四、教学要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二)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年
2、土地改革
(1)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
(2)改革地税:征收实物税货币支付
3、殖产兴业——中心措施
(三)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
1、派遣留学生
2、改革教育制度
3、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2、特点
教学过程
A.诊断补偿:
1、封建幕府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对日本资本主义有哪些阻碍?
(七班:房京芬回答;八班:高雪梅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2、倒幕运动成功的意义何在?
(七班:苗德礼回答;八班:马庆松回答。
由学生的回答得出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可能性)
B.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资料,认识明治政府的改革决心)
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废除封建旧体制,确立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史称明治维新。
由此导入新课。
3、明治维新
C.探究: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学生读书,自己掌握“四民”以及“四民”是如何平等的?)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通过本目学习使学生明确:废除旧体制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统一市场、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
过渡:明知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同步典题讲解
同步例题一武装倒幕成功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请回答1~2题。
1、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该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应在:
A.1841年 B.1851年 C.1861年 D.1871年
2、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
C.完善国家管理职能 D.确定土地私有
二、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年
(教师补充解释“金本位”,联系前面金银的兑换比例认识币制改革的必要性)
2、土地改革:(1)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
(2)1873年,改革地税:征收实物税——货币支付
设问: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变化,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思考:明治政府为什么首先进行土地改革?得出结论)作用:(1)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2)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3)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启发学生注意:土地税以货币代替实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3、殖产兴业:——中心措施
内容:(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建立样板企业;
(2)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3)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设问:(1)明治政府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有何特点?(2)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生讨论和处理136页“学思之窗”,让学生深入理解明治政府在兴办工业的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同步典题讲解
同步例题二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确立了“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请回答1-2题。
1、日本初步实现了工业是在
A.19世纪70年代初 B.19世纪80年代初
C.19世纪90年代初 D.19世纪90年代末
2、明治维新中各个封建土地制度的措施
A.土地国有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
C.国家租赁土地,建立私人农场 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三、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
(引导学生阅读137页《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使节出访团》图及资料。
引导学生观察:使节团的规模如此之大说明了什么?主要成员着装有什
么变化?得出结论:明治政府如此大张旗鼓,反映了学习西方文明的迫切愿望。
除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甚至生活方式也大力提倡“西化”。
)
2、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
(设问:明治政府是如何大兴教育的?)
(引导学生处理138页“学思之窗”。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教育的进步性,特别是局限性: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3、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
(引导学生阅读138页《鹿鸣馆》及文字资料,加深认识和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
过渡:富国强兵是明治政府的最终目标,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国家军事力量。
同步典题讲解
同步例题三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允许不同阶层的人通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设问:明治政府建立的近代军队新在哪里?与英美等国军队有何不同?学生阅读得出答案,新的表现即措施,不同即特点。
)
1、措施:(1)实行义务兵役制;
(2)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3)设立军事院校。
2、特点:日本军人享有特殊地位,军部只向天皇负责;日本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
同步典题讲解
同步例题四在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
请回答1-2题。
1、与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时间相同的事件有
A.废藩置县 B.改革币制
C.地税改革 D.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
2、日本军队的特点有
①军队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不向内阁负责②军队称为“皇军”③所有的军人都要接受武士道教育④军人必须效忠天皇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D.小结深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从此,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道路。
E.巩固深化:
一、选择题
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请回答1-3题。
1、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是
A.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C.军事改革 D.废藩置县
2、明治维新对私人企业的政策是
A.限制发展 B.取消限制 C.鼓励扶植 D.给予特权
3、19世纪后半期,以十分优惠的方式将国有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转给私人资本家经营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4、四民平等中的“四民”指
A.天皇、华族、武士、平民 B.皇族、大名、士族、平民
C.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D.皇族、华族、士族、平民
5、明治政府的土地改革不包括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买卖 C.统一征收地税 D.禁止土地买卖6、“文明开化”的实质是
A.维护传统文化 B.发展文化教育
C.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D.屏弃传统文化
7、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措施彻底打破了日本封建割据局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最有利条件是
A.资金 B.市场 C.劳动力 D.技术
8、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最显著的背景是: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D.社会底层全面支持
9、明治政府为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和禄米而采取的措施是:
A.公债补偿 B.发放补助金 C.优惠贷款 D.可以使用姓氏
10、日本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界机初
二、提升题
讨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F.作业:1、简要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