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史复习提纲

工业设计史复习提纲

中国传统设计
1、典型器具设计特点;
2、陶与瓷的异同,五大名窑;陶与瓷的区别在于使用材料和制作时的温度不同;
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3、传统家具的发展脉络;1.席地而坐为主的家具——商周、春秋、秦汉
2.席地而坐与垂足而坐并存(过渡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3.垂足而坐为主的家具——宋代至今
4、各时期家具类型、特点;见书P14
5、明代家具发展背景,兴盛原因及主要特点:
发展背景:
兴盛原因:
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
西方传统时期
1、古埃及家具代表作品,主要特点;
风格特点,(1)埃及家具种类多,床椅柜桌凳俱全
(2)多折叠式或可拆卸式
(3)造型线条大都是僵挺,包括靠椅的靠背板都是直立的
(4)几乎都是带有兽样的腿,而且前后腿的方向一致
(5)装饰手法:雕刻、镶嵌、涂饰
2、古希腊家具代表作品,主要特点;代表作品,克里斯姆斯靠椅:靠椅线条极其优美,从力学角度上来说是很科学
的,从舒适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很优秀的,它与早期的希腊家具及埃及家具那种僵直线条形成强烈对比。

主要特点:
3、古罗马家具代表作品,主要特点;代表作品,
主要特点:
4、古希腊柱式特点;(1)多力克柱式,特点:比例匀称,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笨拙。

柱头是刚挺、简洁的倒立圆
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2)爱奥尼克柱式,特点:比较秀美华丽、轻快,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柱棱上有一段小圆面,并带有复杂而富有弹性感的柱础,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特征。

【代表:雅典伊瑞克提翁神庙】
(3)科林斯柱式,特点:在综合前两种柱式的特征上,柱头上饰以卷草。

5、哥特风格;13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它以其垂直向上的动
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图2-31)、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
6、文艺复兴风格;1.改变了框架嵌板结构,椅子下部全部敞开
2.支柱上常采用花瓶式的旋木装饰
3.常见涡雯雕刻装饰
7、巴洛克风格;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
古典艺术的常规。

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

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物局部不完整;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地跳跃,常用双柱,甚至以三根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

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

早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最主要特征是用扭曲形的腿部来代替方木或旋木的腿。

这种形式打破了历史上家具的稳定感,使人产生家具各部分都处于运动之
中的错觉,后来的巴洛克式家具上出现了宏大的涡形装饰,比扭曲形柱腿更为强烈,在运动中表现出一种热情和奔放的激情。

此外,巴洛克式家具强调家具本身的整体性和流动性,追求大的和谐韵律效果,舒适性也较强。

8、洛可可风格: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
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西方早期工业时期
1.美国制造体系,怀特尼;背景:18世纪时美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工业则迅速起飞,并逐步取
代了英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量。

由于美国缺乏廉价劳动力,机械化的速度大大超过欧洲。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

特点: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

怀特尼: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之父
2.流线型风格;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代表人物:罗维和盖茨 p131
3.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在工业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一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

p72
4.工艺美术运动(主要人物:拉斯金、莫里斯等主要思想);
5.芝加哥学派主要思想,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沙利文(Louis H.Sullivan ),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第二代:莱特(Frank L.Wright ),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整体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适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并十分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相协调
6.卢斯——装饰即罪恶;
7.米斯——少就是多,主要作品;
8.新艺术运动的主要思想,评价;
主要人物:法国吉玛德;(P88)比利时霍尔塔、凡得.威尔德(P87)
比利时:霍尔塔(Victor Horata,1867—1947),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代表作: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9.青春风格;由蜿蜒的曲线因素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

代表认人物:雷迈斯克米德(Richard Riemerschmid,1868—1957),1900年设计的餐具标志一种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贝伦斯,1912年,由德国德累斯顿一家工场生产的挂钟是其代表。

1、新艺术运动的局限与突破;
2、“有计划废止制”的内容,评价;
3.德国工业同盟组织与设计主张;(1)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

(5)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

3、穆特休斯和威尔得的观点;
5.柯布西埃与机器美学;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

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

代表作“新精神馆”。

1926所柯布西埃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即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和自由立面。

6.荷兰风格派;
7.蒙特里安——里特维尔德;
8.俄罗斯构成派;
9.包豪斯的发展,主要人物;
10.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思想;
11.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贡献:
局限:
12.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代表人物、作品;如:“天鹅椅”、“蚁椅”、“蛋椅”-雅各布森
丹麦:维纳(H ans Wegner,1914—),代表作:1949年设计的一把名为“椅”(The Chair)的扶手椅,1945年起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1902-1971),代表作: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195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和“蛋”椅。

13.意大利设计风格,代表人物、作品;
14.德国设计风格,代表人物、作品;
15.波普风格;
16.孟菲斯;
1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