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日本核泄漏的分析与反思

对日本核泄漏的分析与反思

对日本核泄漏的分析与反思
2011年3月12日,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8.8级强烈地震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故障,发生核泄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场危机已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人们开始重新评估人类借助科技所获得的能力。

欧盟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从自信变成不太自信。

德国政府暂时关闭7座1980年之前建成使用的核电站,总理默克尔说,日本核危机是科技史上的一个转折。

我国也宣布暂停审批新的核电站,并对所有核电站实施安全检查。

一时间,人们谈“核”色变。

如果我们以为这场核危机只是别人的事,那就大错特错。

正确的方法,是把福岛核泄漏纳入人类事务的范畴,把它看作人类科技进展中遭遇的一次挫折。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深对核电的了解并反思核电对人类的作用及影响,提升我们对科技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认识,以便今后采取正确的行动。

首先,什么是核泄漏呢?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周围的电子构成的。

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都能放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核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核泄漏是指核电站的核反应堆里的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公众受到辐射危害。

其次,什么是核辐射?
核泄漏对人员的影响表现为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它有α、β、γ三种辐射形式。

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最后,公众如何应对核泄漏后带来的核辐射呢?
一旦出现核泄漏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可信的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为此,应通过各种手段(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息沟通,切忌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

1.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减少直接的外照射和污染空气的吸入。

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包括空调、风扇),当污染的空气过去后,迅速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

2.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现场,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

3.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用简易方法(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的剂量减少约90%。

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对人的体表进行防护。

4.服碘保护。

在核泄漏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
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为了使甲状腺受照剂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摄入放射性碘以前就应该服用稳定碘;否则就应在此后尽快实施这一措施。

如果在摄入放射性碘以前6小时内口服稳定碘的话,所提供的防护几乎是完全的;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碘,防护效率约90%。

措施的有效性随措施的拖延而降低,但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碘,甲状腺吸收的放射性碘仍可降低一半左右。

服用稳定碘一般不是单独采用的一种防护措施,它将与撤离和(或)隐蔽一道进行。

对成年人,服用稳定碘的推荐量为100mg碘(最普通的像130mg碘化钾或170mg碘酸钾)。

对儿童和婴儿则推荐较小的量。

与这样的服碘剂量有关的危险,对于饮食中明显缺碘的地区会有所增加。

不过,由于食入稳定碘而所产生的瞬时危险或严重效应一般都很小。

5.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可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形成的污染。

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

6.听从当地主管部门的安排,决定是否需要控制使用当地的食品和饮水。

当食品和饮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水平时,应禁止或限制使用这些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

受污染的食品可采取加工、洗涤、去皮等方法去污,也可在低温下保存,使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自行衰变,以达到可食用的水平。

对受污染的水,可用混凝、沉淀、过滤及离子交换等方法消除污染。

核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是光明还是黑暗?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亦曾同样经历过这样的思索。

今日,核发电研究如火如荼,虽然技术不断更新,但核终究是核,就似一颗埋在地下的炸弹,随时爆炸。

有人说,核电是一把双刃剑,核能帮助人类解决能源不足问题,但如果技术安全系数没有保障,出现设计缺陷和人为失误,对人类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所以我国要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整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停止建设;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

这些举措无疑是必要的。

因为安全毕竟是涉及民生的大事,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或仅考虑局部经济利益蛮干,而要真正从全局着想,从安全第一考虑,慎对双刃剑。

相关主题